邓建中;赵燕民;阎小海;陈品
目的:探讨河南汉族人群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与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R353Q、5'F7多态性的关系.方法: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103例DVT患者和25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FⅦ基因R353Q、5'F7多态性分析.结果:2种多态性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DVT组和对照组R353Q、5'F7 2种多态性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多态性可能不是河南汉族人群DVT发病的遗传学风险因子.
作者:于海东;齐华;连建华;贺颖;郑红;董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急性发作时常用的祛痰方法为药物配合胸部物理疗法[1].作者比较了机器振动排痰与人工叩击胸部排痰2种物理疗法对COPD患者心率、血压、呼吸、排痰量、护士工作强度等指标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蔡萍;许爱国;刘淑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逐渐增高[1],病因目前尚不清楚,手术矫正是惟一治疗途径.尿道下裂术后并发症多,尤其尿道瘘发生率高,已发表的手术方法多达300余种[2-3],但效果均不满意.2003年至2006年本院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尿道下裂18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艳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1982年到1999年18 a间中国北方城市食管、贲门癌城市低发区与农村高发区居民中新发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的肿瘤TNM分期分布特征.方法:根据北京同仁医院和河北磁县人民医院的病例资料记录,动态分析这2个医院18 a间首次确诊时的食管癌和贲门癌TNM分期,并依据TNM分期,将患者分为早期(TNM 0和Ⅰ期),中期(TNM Ⅱa和Ⅱb期)及晚期(TNM Ⅲ和Ⅳ期).结果:18 a间农村居民患者首次确诊的4 928例食管癌(3 074例)和贲门癌(1 854例)中,早期患者仅占5%和2%,95%以上的患者均为中、晚期.城市居民患者首次确诊的751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中,早期食管癌(14%)和早期贲门癌(10%)均略高于农村患者(P<0.05),但是城市患者中,90%的贲门癌和86%的食管癌患者仍为中、晚期.结论:城市低发区和农村高发区首次就诊的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仍以中、晚期为主,这是导致食管贲门癌预后差、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冯常炜;王立东;侯晓华;李吉林;李学民;刘宾;罗平;王能超;郭军辉;赵建波;宋昕;樊慧;郭涛;张梅;刘保池;吴爱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 hemoglobin,HbAlc)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反映测定前6~12周受检者血糖的平均水平,且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而是反映糖尿病(DM)的药物疗效及控制程度的良好指标[1].
作者:赖泽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入脑和脊髓而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麻痹性痴呆是神经梅毒严重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可治的痴呆[1].现将作者接诊的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卜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并探讨其与ACS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1例ACS患者(包括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和1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16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血清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IL-18水平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可作为预测ACS发生的血清标志物.
作者:张彦军;张金盈;刘志远;张力;张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气管拔管可引起剧烈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1].手术中的一些剧烈刺激如劈胸骨,剥离骨膜,游离肺门,腹腔镜气腹等也可以引起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过去常采用加深麻醉的方法来达到抑制应激反应的目的,但副作用较大[2].美托洛尔为心脏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过去常被用来抑制麻醉诱导插管和术后拔管时的应激反应[3].2006年1至5月作者应用美托洛尔抑制开胸肺叶切除术中牵拉肺门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富林;韩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携带株幽门螺杆菌(Hp)的基因分型方法.方法:对Hp标准株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非胃炎非溃疡患者携带株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PCR扩增空泡毒素基因(vacA)和致病岛基因(cag-PAI)的cagA、cagE、cagT片段,并测定全部菌株的VacA活性.采用聚类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单纯RAPD分型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别Hp与不同疾病结局无关(P=0.068 5).依据vacA +cag-PAI分型结果显示不同基因型别Hp与不同疾病结局无关(P=0.268 5).将RAPD分析结果与vacA+cagPAI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聚类,全部菌株可分为3个型别,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非胃炎非溃疡分别有自己的优势基因型,且各型间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7).VacA的活性表达情况在各基因型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5 5).结论:Hp基因型与疾病类型有关,空泡毒素基因和致病岛基因可作为Hp基因分型的靶基因,RAPD是有效的基因分型手段.
作者:许庆党;段广才;张军喜;郗园林;张卫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对249名从事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36份有效问卷中,赞同在农村推广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医生占50.4%,可以推广的占41.1%.影响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为管理层重视程度、技术收费价格、医生是否进行了培训及医院的激励机制等.结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应用,应分层次有重点地推广应用.加强管理、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激励机制是卫生适宜技术在基层农村顺利推广应用的关键环节.
作者:高三友;郭金玲;林艳丽;宗上纲;董新刚;王宇明;卢祖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属于高侵袭性良性肿瘤,术后肿瘤易复发、易恶变[1].传统手术采用鼻侧切开术进行治疗,损伤大、出血多,同时影响患者容貌,近来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NIP疗效满意[2].1999年至2003年,作者行鼻内镜下NIP切除术36例,报道如下.
作者:骆宝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盐酸倍他洛尔片剂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水为空白对照,273 nm为测定波长,测定盐酸倍他洛尔的含量.结果:盐酸倍他洛尔质量浓度在50.02~300.04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可靠,适用于盐酸倍他洛尔片含量的快速测定.
作者:张红岭;吴春丽;王照川;周天洋;邵红;张振中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数目可变性串联重复序列(4a/b VNTR)多态性与布加综合征(B-CS)的相关性.方法:河南汉族正常人60例,B-CS患者40例,取2组外周血,PCR法扩增eNOS基因第4内含子的特异片段,对2组VNTR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NOS基因VNTR均存在a、b 2种等位基因以及a/b、b/b和a/a 3种基因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CS组eNOS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eNOS基因4a/b VNTR多态可能不是河南汉族人BCS发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作者:连建华;贺颖;于辉;齐华;于海东;郑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价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9例,共治疗7 d.观察治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留院时间.手术前后均测量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和白蛋白(AL).结果:2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P<0.05),术后留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EN组术后BMI和PA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EN治疗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多个方面均优于PN治疗.
作者:李立涛;赵春临;朱阿丽;张德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监测乳癌患者蒽环类药物(ATC)化疗后心脏毒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10月在本院住院的乳癌患者共72例,按是否接受化疗分为2组:对照组22例,未接受化疗;化疗组50例,又按化疗剂量分为2个亚组:低剂量化疗组25例,蒽环类药物化疗剂量≤150 mg/m2;中高剂量化疗组25例,蒽环类药物化疗剂量>150 mg/m2.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房内径(dLA),左室内径(dLD),右室内径(dRV),右心房上下径和左右径,室间隔舒张末厚度(lIVS),左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期E峰、A峰速度之比(E/A),Tei指数.结果:各房室内径、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3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E/A<1为异常标准,对照组正常,低剂量化疗组、中高剂量化疗组分别有2例(8%)、8例(32%)有舒张功能指标E/A的异常.各组间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剂量化疗组与对照组Te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作为评价乳癌患者ATC心脏毒性有价值的临床监测手段.
作者:刘琪;郑玉琴;赵红梅;王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颈部淋巴结窦腔结构.方法:以胎儿颈部淋巴结为研究对象,采用淋巴结窦腔显色观察,淋巴结及淋巴结窦腔铸型体扫描电镜观察,确定淋巴结窦腔结构特点.结果:被膜下窦包绕整个淋巴结,为淋巴结接受淋巴液的主要部位,其次为小梁周窦和髓窦;淋巴结各个窦腔通过窦腔间隔小孔相互通连;窦腔内衬上皮为网状内皮细胞,可见较多的网状突起伸向窦腔.结论:淋巴结的窦腔结构是重要的淋巴通道.各相邻窦腔相互连通,构成一网状通路结构.
作者:韩新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与其病灶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发病72 h内急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次日晨空腹血糖(FBG).FBG升高者为高血糖组,FBG正常者为正常血糖组,每组各40例.根据头颅CT记录80例患者的病变部位、大小,并行2组患者入院时、发病7 d、28 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及发病3个月Barthel指数(BI)比较.结果:高血糖组血糖升高水平与病灶的大小、部位有关;病程中,高血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BI值与正常血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应激性血糖值在不同病灶部位、大小间差异显著,且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
作者:刘柳;晁志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 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吴会芳;王立东;范宗民;高珊珊;任景丽;王俊宽;李吉林;焦新英;刘小莉;邵珊;李琮宇;李苹娟;张彦霞;郭花芹;尹艳春;李江曼;何欣;邢国兰;刘保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葛根粗提物(CP)和葛根素标准品(SP)对胎鼠海马神经元活力的影响.方法:取孕18 d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培养,以不同浓度CP和SP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CP和SP的安全剂量范围分别为0.05~12.8 mg/L,0.05~6.4 mg/L.CP浓度≥25.6 mg/L时,SP浓度≥12.8 mg/L明显抑制细胞活力(P<0.01与0.05).结论:一定浓度的CP和SP均可抑制细胞增殖,表现出神经毒作用,CP的安全性高于SP,为葛根及其制剂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韩萍;段理清;李娟;余增丽;时宝庆;朱明君;王旗;李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脑死亡状态下巴马小型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的变化及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以及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处理对它们的影响.方法:15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脑死亡组(B组)、NAC处理组(N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5只.C组持续麻醉维持24 h,不建立脑死亡模型;B组应用缓慢间断颅内加压法建立脑死亡模型,呼吸、循环支持维持实验动物脑死亡状态24 h;N组于建立脑死亡模型后静脉给予NAC 24 h.脑死亡后24 h取肺脏组织,测定各组动物24 h后BALF蛋白含量,观察肺组织常规及超微结构.结果:C、B、N组BALF蛋白含量分别为(1.14±0.21)g/L,(6.34±1.22)g/L,(2.45±0.36)g/L,B组、N组BALF蛋白含量均高于C组,但N组BALF蛋白含量低于B组(P均<0.05).B组动物肺组织光镜下见肺间质弥漫性水肿,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有渗出液,局灶性肺不张,肺泡萎陷,肺毛细血管充血,肺微血管中有嗜中性粒细胞聚集附壁,肺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嵴存在排列紊乱、消失,微绒毛缺失,板层小体数量减少、脱颗粒,结构有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有吞饮小泡.N组光镜及电镜下有轻微病理改变,C组未见明显的损伤性变化.结论:脑死亡状态可导致BALF蛋白含量增加,肺组织出现损伤性改变,NAC干预处理可降低BALF蛋白含量,减轻肺组织损伤.
作者:孙振涛;韩雪萍;张水军;翟文龙;宋燕;史冀华;郭文治;李捷;李震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