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葛根粗提物和葛根素对胎鼠海马神经元活力的影响

韩萍;段理清;李娟;余增丽;时宝庆;朱明君;王旗;李文杰

关键词:葛根粗提物, 葛根素, 海马, 细胞活力, 小鼠
摘要:目的:观察葛根粗提物(CP)和葛根素标准品(SP)对胎鼠海马神经元活力的影响.方法:取孕18 d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培养,以不同浓度CP和SP处理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CP和SP的安全剂量范围分别为0.05~12.8 mg/L,0.05~6.4 mg/L.CP浓度≥25.6 mg/L时,SP浓度≥12.8 mg/L明显抑制细胞活力(P<0.01与0.05).结论:一定浓度的CP和SP均可抑制细胞增殖,表现出神经毒作用,CP的安全性高于SP,为葛根及其制剂的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贲门癌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37例贲门癌患者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贲门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从正常组(1/30,3%)→不典型增生组(4/16,25%)→贲门癌组(16/30,43%),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升高趋势(x2=10.991,P<0.05).结论:COX-2可能在贲门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梅;王立东;王俊宽;郭涛;冯笑山;李寒冰;李琮宇;李吉林;焦新英;范宗民;何欣;樊慧;申秋;郭军辉;罗平;王能超;吴爱群;邢国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根尖诱导成形50牙疗效观察

    对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多采用氢氧化钙制剂,但其抗感染作用较弱,渗透差,作用慢,治疗周期较长.作者将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的Vitapex糊剂应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进;石爱梅;刘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构建TAT-EGFP原核表达载体,在E.coli BL21中高效表达并纯化.方法:人工合成编码TAT蛋白转导区的DNA片段,插入载体pET28a后得到pET28a-TAT重组质粒,再连接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组成pET28a-TAT-EGFP重组表达子.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TAT-EGFP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用十二烷基硫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鉴定,组氨酸亲和层析柱纯化融合蛋白.结果及结论:成功地构建了TAT-EGFP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在诱导后获得了高效表达并纯化,为进一步研究TAT的蛋白转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海珍;许予明;赵莘瑜;陈奎生;李惠翔;张云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成人牙周病21例方丝弓矫治体会

    牙周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发病越晚、年龄越大的成人牙周问题越严重[1].由于牙齿支持组织的病理性改变致使牙齿出现漂移、松动、扭转、偏斜,出现创伤性咬合,使邻接关系丧失,前牙外扇,出现间隙,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影响.随着口腔正畸科学的发展,正畸治疗已成为成人牙周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2-4].作者近3 a对21例成年牙周病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掌义;彭利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投稿须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A549细胞株增殖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549肺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①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消化后于96孔板上按1×10-5 mol/L,1×10-6 mol/L,1×10-7 mol/L 3组ATRA药物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ATRA作用2 d,4 d,6 d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②用Hoeche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1×10-5 moL/LATRA培养24 h后A549细胞胞核形态变化.③利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经1×10-7 mol/L,1×10-6 mol/L,1×10-5 mol/L ATRA作用12 h,24 h后A549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ATRA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经1×10-5 mol/L ATRA处理后的细胞呈典型的凋亡核固缩表现,胞核呈致密浓染的颗粒状或块状荧光.ATRA处理组的Caspase-3蛋白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结论:ATRA可抑制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增殖,并通过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诱导细胞的凋亡.

    作者:陈建丽;曹婷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166例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因能解决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提高生存质量,已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但由于术后患者功能锻炼康复不及时可导致肢体功能受限,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1].1996年1月至2005年10月,作者行TKR 166例(187膝),通过系统的护理,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经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评价为中、重度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58例,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29例,共治疗7 d.观察治疗期间感染发生情况,记录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留院时间.手术前后均测量体质量指数(BMI),同时抽取静脉血检测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和白蛋白(AL).结果:2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肛门排气时间提前(P<0.05),术后留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EN组术后BMI和PA明显高于PN组(P<0.05).结论:EN治疗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临床恢复多个方面均优于PN治疗.

    作者:李立涛;赵春临;朱阿丽;张德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芹菜素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增强作用

    目的:观察芹菜素(API)能否增强人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系细胞对顺铂(DDP)的化疗敏感性.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分为API组、DDP组、API+DDP组与空白对照组.API组加入API,终浓度为1.0 μmol·L-1,DDP组加入DDP,终浓度分别为1.0 mg·L-1,2.0 mg·L-1,4.0 mg·L-1,API+DDP组API终浓度为1.0 μmol·L-1,DDP分别为1.0 mg·L-1,2.0 mg·L-1和4.0 mg·L-1,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等量完全培养基.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另取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分组同上,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另取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分为3组,前2组加入1.0 μmol·L-1API,分别培养24 h,48 h,对照组仅加入等量完全培养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观察API对HL-60细胞NF-κB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1.0 μmol·L-1API无细胞毒作用,不能有效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但它与不同浓度的DDP合用,可增强DDP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1.0 μmol·L-1API可抑制HL-60细胞NF-κB和Bcl-2的表达(P均<0.01).结论:API可增强DDP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和Bcl-2的表达有关.

    作者:胡太平;陈伟强;曹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37例疗效观察

    自2005年6月以来,作者对37例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俊福;蒋欣;武玉东;魏金星;梁宏;赵亚冰;高建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低抗凝肝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抗凝肝素对胎牛血清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肝星状细胞经体积分数为0.4%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同步化48 h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处理,实验组分别以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和不同质量浓度(8 g/L,40 g/L,200 g/L,1 000 g/L,5 000 g/L)低抗凝肝素处理,应用MTT法测定其对肝星状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低抗凝肝素(40~5 000 g/L)对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在不同的作用时间,低抗凝肝素(200 g/L)均对肝星状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在其作用48 h后肝星状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结论:低抗凝肝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李文才;张锦生;朱虹光;张秀荣;张月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食管血管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食管各部的血管来源和分支分布特点,为食管微创外科的治疗和食管病变机制的分析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50例体积分数为10%福尔马林固定和红色乳胶血管灌注的成人尸体标本进行大体解剖,观测食管的动脉来源、血管口径及其分支分布特点.结果:①食管颈、胸和腹部的主要动脉分别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胸主动脉、肋间后动脉以及胃左和膈下动脉的食管支;②分布于食管各部的动脉口径和密度存在差异;③食管的静脉血分别经同名静脉回流至奇静脉和半奇静脉,食管胸部下段的静脉行程迂曲,且口径较粗.结论:①食管各部的动脉口径和穿壁分支密度不同,各来源动脉之间存在吻合;②食管切除术中应保留各部来源的动脉主干,将可有利于植入器官的局部血循环重建,避免食管切除后器官吻合端坏死;③食管胸部中、下段静脉迂曲较粗,呈现淤血征象.

    作者:吴爱群;王立东;党瑞山;刘镇;常志伟;刘宝池;姬瑞娟;黄会龙;龚杰;张传森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法乐四联症术前体肺动脉侧支血管介入栓塞及外科结扎18例体会

    2003年7月至2006年10月,作者应用介入栓塞和(或)手术结扎术处理法乐四联症患者体肺动脉侧支血管1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素强;乔晨晖;张伟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替尼泊甙对胃癌细胞BGC-823体外增殖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尼泊甙对胃癌细胞BGC-823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取1.25 mg/L,2.50 mg/L,5.00 mg/L,10.00 mg/L,20.00 mg/L的替尼泊甙作用于胃癌细胞BGC-823 48 h,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另取1.25 mg/L的替尼泊甙作用于BGC-823细胞0 h,12 h,24 h,48 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1.25~20.00 mg/L的替尼泊甙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15.99%~80.83%,细胞生长抑制率随替尼泊甙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凋亡细胞随替尼泊甙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在48 h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结论:替尼泊甙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凋亡细胞随替尼泊甙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诱导凋亡的能力与细胞的G2/M期阻滞有关.

    作者:罗执芬;周云;刘明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蛋白质组学

    目的:对河南省林州地区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食管癌组)和健康人血清(对照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研究,确立食管癌的蛋白质指纹诊断模型,并筛选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蛋白质.方法:采用IMAC3芯片及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检测61例食管癌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清,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对芯片检测得到的蛋白质相对含量进行处理及方差分析.并对25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转移组),36例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未转移组)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以相对分子质量(Mr)为9 439.58、6 627.21、2 867.65、4 494.08、7 762.68、6 835.32、4 095.94 7种蛋白质组建立的决策树模型,对食管癌测试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88.5%和82.0%.转移组、未转移组与对照组3组相比,有15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转移组和未转移组相比有2种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分别为11 742.48、9 294.44).结论:以上述7种蛋白质建立的诊断模型用于食管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2种与食管癌转移密切相关蛋白质,后者为进一步建立食管癌转移相关肿瘤标志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作者:冯笑山;王立东;单探幽;郭涛;李吉林;范宗民;焦新英;常智慧;高社干;韩晶;宋昕;申秋;樊慧;王能超;李韶华;高珊珊;何欣;郭军辉;刘宝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身亚低温治疗中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临床生命体征的变化.方法:49例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为低温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肛温维持在36~37 ℃.低温组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并于出生后12 h内即给予全身系统性亚低温治疗,维持肛温在33.5~34.5 ℃,持续72 h.治疗期间监测2组心率、呼吸及血压变化.结果:低温组患儿治疗期间心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温后,心率逐渐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在检测过程中相对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温组患儿在低温治疗结束后12 h,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密监测下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相对安全可行的.

    作者:吉玲;程秀永;朱长连;李同川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针对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mRNA的siRNA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对转染细胞中GCS表达的影响.方法:根据人GCS mRNA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3对针对GCS的发卡状RNA的寡核苷酸,各64个碱基,退火后插入pSUPER EGFP载体重组构建RNAi质粒,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用脂质体包裹转染入SGC7901/VCR细胞,采用RT-PCR检测GCS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重组构建的载体经酶切鉴定与测序分析,显示特定位点靶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转染SGC7901/VCR细胞后,GCS mRNA表达明显降低.结论:GCSsi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可有效抑制人胃癌耐药SGC7901/VCR细胞中GCS的表达,为后续研究及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艳;周慧聪;陈辉;乐晓萍;夏彬;陈香红;张钦宪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物中MMP-2和MMP-9的表达

    目的:检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物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2者在P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使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检测20例PDR和10例正常对照玻璃体切除物中MMP-2、MMP-9 mRNA的表达与MMP-2、MMP-9的含量.结果:PDR玻璃体切除物中MMP-2、MMP-9 mRNA与MMP-2、MMP-9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P<0.05).结论:MMP-2和MMP-9可能在P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宏;张效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 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吴会芳;王立东;范宗民;高珊珊;任景丽;王俊宽;李吉林;焦新英;刘小莉;邵珊;李琮宇;李苹娟;张彦霞;郭花芹;尹艳春;李江曼;何欣;邢国兰;刘保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河南汉族深静脉血栓患者胱硫醚β-合成酶基因844ins68多态性检测

    目的:探讨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844ins68多态性与河南汉族人群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关系.方法:运用PCR方法,对103例河南汉族DVT患者和250例健康对照进行CBS基因844ins68多态性检测,并进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结果:河南汉族人群CBS 844ins68共存在2个等位基因(D和I)和3种基因型(D/D,I/I和I/D).DVT组与对照组相比,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S基因844ins68多态尚不能作为河南汉族人群DVT发病的遗传风险因子.

    作者:贺颖;于海东;连建华;齐华;郑红;董子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