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笑山;王立东;单探幽;郭涛;李吉林;范宗民;焦新英;常智慧;高社干;韩晶;宋昕;申秋;樊慧;王能超;李韶华;高珊珊;何欣;郭军辉;刘宝池
全麻气管内插管和气管拔管可引起剧烈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1].手术中的一些剧烈刺激如劈胸骨,剥离骨膜,游离肺门,腹腔镜气腹等也可以引起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过去常采用加深麻醉的方法来达到抑制应激反应的目的,但副作用较大[2].美托洛尔为心脏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过去常被用来抑制麻醉诱导插管和术后拔管时的应激反应[3].2006年1至5月作者应用美托洛尔抑制开胸肺叶切除术中牵拉肺门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和应激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富林;韩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模型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和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于伤后1 d、3 d、5 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用于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于免疫组化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伤后不同时点比较:TBI、WB和PRBC 3组第3 d的脑含水量高,LRBC组第1 d的含水量高;4组间比较:1 d时LRBC含水量高,3 d时PRBC和WB组含水量均高于另2组.在WB、PRBC和LRBC组,TNF-α的阳性表达与脑含水量的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可使TICH大鼠的脑含水量增加,TNF-α表达增强,且2者的变化趋势一致,提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与炎症反应关系密切.
作者:史保中;范波;孟晓峰;刘劲芳;徐立新;刘运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利用转Gαq和Gαq/ACⅥ基因小鼠探讨心脏功能衰竭的细胞机制及病理生理学特性.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转Gαq、Gαq/ACⅥ基因和野生型小鼠左室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APD)、L-型钙电流(ICa,L)、一过性外向钾电流(Ito)的变化.结果:转Gαq小鼠心肌细胞APD50%和APD90%延长,Ito减小.转Gαq/ACⅥ小鼠上述指标有所改善.结论:心脏直接过表达Gαq可导致左室功能衰竭,增加心肌ACⅥ表达可明显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章茜;王书春;乔鹏;何玉霞;董子明;Valeriy Timofeyev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外显子6多态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检测中国汉族96例PCOS患者和56例对照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多态性,并分析PPAR-γ基因的多态性与PCOS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HOMA-IR)、促卵泡素(FSH)等的关系.结果:PCOS组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基因型(CC、CT、TT)频率分别为69%、17%、14%,对照组以上各基因频率分别为89%、7%、4%,PCOS组中CT/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COS组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分布分别为77%和23%,对照组分别为93%和7%,PCOS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COS患者中PPAR-γ基因外显子6突变者BMI明显高于未突变者(P<0.05).结论:中国汉族PCOS患者PPAR-γ基因外显子6的碱基突变与PCOS肥胖的发生有关,可能是PCOS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刘惠娜;谭丽;黄玉荣;张梅;王艳丽;郭华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替尼泊甙对胃癌细胞BGC-823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取1.25 mg/L,2.50 mg/L,5.00 mg/L,10.00 mg/L,20.00 mg/L的替尼泊甙作用于胃癌细胞BGC-823 48 h,用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另取1.25 mg/L的替尼泊甙作用于BGC-823细胞0 h,12 h,24 h,48 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变化.结果:1.25~20.00 mg/L的替尼泊甙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为15.99%~80.83%,细胞生长抑制率随替尼泊甙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凋亡细胞随替尼泊甙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在48 h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结论:替尼泊甙可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凋亡细胞随替尼泊甙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诱导凋亡的能力与细胞的G2/M期阻滞有关.
作者:罗执芬;周云;刘明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方法检测37例贲门癌患者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贲门正常组织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从正常组(1/30,3%)→不典型增生组(4/16,25%)→贲门癌组(16/30,43%),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升高趋势(x2=10.991,P<0.05).结论:COX-2可能在贲门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梅;王立东;王俊宽;郭涛;冯笑山;李寒冰;李琮宇;李吉林;焦新英;范宗民;何欣;樊慧;申秋;郭军辉;罗平;王能超;吴爱群;邢国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对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多采用氢氧化钙制剂,但其抗感染作用较弱,渗透差,作用慢,治疗周期较长.作者将日本森田株式会社生产的Vitapex糊剂应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进;石爱梅;刘爱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其中24例行PCI术.另选16例CAG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冠心病各亚组与对照组及PCI术后血清PAPP-A、IGF-1水平.结果: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1).SAP组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患者血清PAPP-A、IGF-1水平高于术前(P<0.01);AMI组、UAP组患者血清PAPP-A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r=0.48,P<0.01).结论:PAPP-A、IGF-1参与动脉硬化粥样斑块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预测斑块稳定性的标志物,可能与PCI术后再狭窄有关.
作者:刘志远;张金盈;张彦军;张力;张曙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芹菜素(API)能否增强人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系细胞对顺铂(DDP)的化疗敏感性.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分为API组、DDP组、API+DDP组与空白对照组.API组加入API,终浓度为1.0 μmol·L-1,DDP组加入DDP,终浓度分别为1.0 mg·L-1,2.0 mg·L-1,4.0 mg·L-1,API+DDP组API终浓度为1.0 μmol·L-1,DDP分别为1.0 mg·L-1,2.0 mg·L-1和4.0 mg·L-1,空白对照组仅加入等量完全培养基.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另取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分组同上,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另取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分为3组,前2组加入1.0 μmol·L-1API,分别培养24 h,48 h,对照组仅加入等量完全培养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观察API对HL-60细胞NF-κB和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1.0 μmol·L-1API无细胞毒作用,不能有效诱导HL-60细胞的凋亡,但它与不同浓度的DDP合用,可增强DDP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1.0 μmol·L-1API可抑制HL-60细胞NF-κB和Bcl-2的表达(P均<0.01).结论:API可增强DDP对HL-6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和Bcl-2的表达有关.
作者:胡太平;陈伟强;曹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发生部位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特征,加深对贲门癌,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以及食管下段原发性腺癌分类和分型的认识.方法:以食管鳞状上皮和贲门柱状上皮交界部的齿状线为参照,将贲门癌区分为4-种类型:A型:肿瘤全部位于齿状线下方;B型:肿瘤2/3位于齿状线下方;C型:肿瘤1/2位于齿状线下方;D型:肿瘤1/3位于齿状线下方.分析比较河南贲门癌高发区595例贲门癌患者肿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征.结果:595例贲门癌患者中,男女性比例为3.5∶1.男性和女性贲门癌发生部位均以A型和B型为主(>95%),高于C型和D型(P<0.05).青年贲门癌患者以A型为主(78%),高于中老年患者(P<0.05).除男性和女性30~年龄段A型多于B型(P<0.05),女性60~年龄段B型多于A型(P<0.05)外,其余男性和女性各年龄段A型和B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95%以上属A型和B型,主要发生于解剖学贲门部位,与西方国家食管/贲门交界部腺癌发生部位明显不同,建议将贲门癌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
作者:王立东;李吉林;张彦霞;焦新英;王俊宽;杜娴娟;吴会芳;范宗民;何欣;宋昕;申秋;樊慧;高姗姗;常扶保;常智慧;吴爱群;邢国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的耐药情况,并探讨Hp对克拉霉素耐药与23S rRNA基因点突变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Hp,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实验,按酚-氯仿法提取Hp的DNA,PCR方法扩增23S rRNA基因中的片段,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克拉霉素耐药菌株的点突变.结果:Hp菌株对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9.3%、18.6%、53.5%、0%;8个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有7个存在23S rRNA基因的A2143G点突变,进行PCR-RFLP的29个敏感菌株均无23S rRNA的点突变.结论:Hp菌株对甲硝唑耐药率高,对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敏感;23S rRNA基因A2143G点突变与Hp对克拉霉素的耐药相关.
作者:郑云鹏;郑鹏远;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喉罩相对于气管插管对咽喉部位的刺激较轻,能减轻术后咽喉部不适,故其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1].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药效强、起效迅速、易于控制,常用于气管插管全麻中的麻醉诱导及维持[2],而喉罩麻醉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及维持的剂量选择未见报道,为此,作者进行了如下研究.
作者:马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自2005年6月以来,作者对37例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俊福;蒋欣;武玉东;魏金星;梁宏;赵亚冰;高建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青年食管鳞癌(SCC)和贲门腺癌(GCA)组织中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蛋白的表达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河南省林州地区青年SCC和GCA组织RASSF1A蛋白表达,将癌组织阳性结果分为弥漫型、灶性、镶嵌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变化的关系.结果:SCC和GCA组织中RASSF1A阳性表达频率均较高(83%(10/12)vs 89%(8/9)),与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表达类型并不相同.食管鳞癌以镶嵌型(4例)和灶性(4例)较多,弥漫型(2例)次之;食管正常组织以乳头性(3例)和灶性(3例)较多,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腺癌组织以灶性为主(6例),镶嵌型(2例)次之,无弥漫型表达;贲门正常组织以弥漫型(5例)较多,另有灶性(4例)表达.RASSF1A蛋白表达与SCC和GCA的转移、分化和浸润程度无相关性.结论:RASSF1A蛋白阳性表达是河南高发区青年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组织中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和贲门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作者:吴会芳;王立东;范宗民;高珊珊;任景丽;王俊宽;李吉林;焦新英;刘小莉;邵珊;李琮宇;李苹娟;张彦霞;郭花芹;尹艳春;李江曼;何欣;邢国兰;刘保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如何获得高浓度的兔血管内皮祖细胞(EPC).方法:抽取兔双下肢骨髓,应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应用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bFGF联合诱导培养传代细胞,观察诱导前和诱导后第2代、3代细胞形态的变化,并对培养所得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测CD34、CD133、CD31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培养细胞第2 d出现簇状贴壁生长,第4 d由圆形变成纺锤形,呈条索状排列.与诱导前相比,诱导后第2代细胞CD34、CD133和CD31阳性细胞率无明显变化,诱导后第3代细胞CD34细胞阳性率无明显改变,CD133细胞阳性率明显下降,CD31细胞阳性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兔骨髓源的单个核细胞可以在体外分离培养,诱导所得细胞具有EPC的特性.
作者:李泸平;杨玉齐;范应中;杨帅平;张春英;张谦;王家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激动剂抗心律失常肽(AAP10)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AAP10低浓度组、AAP10中浓度组、AAP10高浓度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灌流正常台氏液稳定后停灌40 min再灌.AAP10组灌流正常台氏液+AAP10(100 nmol/L、500 nmol/L、1 000 nmol/L)稳定后停灌40 min再灌.采用程序刺激诱发室性心动过速(VT).观察刺激反应间期(SRI)、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VT的发生率、IR后心肌恢复时间.实验结束后测量左室楔形心肌块质量、左室质量、全心质量.结果:①各组左室楔形心肌块质量与左室质量之比、全心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AP10组用药前后其心内膜及心外膜的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③不同浓度AAP10组,SRI较IR组均明显缩短(P均<0.01).④缺血再灌注组、AAP10低、中、高浓度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分别为100%(10/10)、50%(5/10)、20%(2/10)和1%(1/10),P<0.05.⑤不同AAP10浓度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恢复时间均较IR组明显缩短(P均<0.01).结论:AAP10可以在不影响动作电位形态和时程的前提下提高缝隙连接的传导速度,降低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保护受损心肌,有望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一个新方法.
作者:黄琼;党瑜华;邱春光;申文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输血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也是外科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然而输血对免疫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受到关注[1].为了解异体血输注对肿瘤患者术后感染及伤口愈合的影响,作者对本院55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爱萍;王志新;汪群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脑裂畸形为神经元移行异常疾病中严重者,表现为大脑半球的横行裂隙,边缘内衬灰质.脑裂畸形临床较罕见,且症状缺乏特征性.自CT及MR应用于临床以来,该病的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1-2作者收集了2000年至2004年确诊的脑裂畸形18例,对其MRI表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焱;程敬亮;高剑波;杨涛;任翠萍;高雪梅;李荫太;张战利;卢国庆;赵艺蕾;周志刚;郭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作者选用5 g/L罗哌卡因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其对肛门会阴区阻滞的完善程度、大阻滞平面、大阻滞时间等,并与布比卡因相比较,为临床肛肠手术麻醉选用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胡允梅;张研;田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儿皮肤血管瘤各阶段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凋亡鲻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3例增生期、20例消退期血管瘤和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TRAIL蛋白的相对含量,细胞增殖指数(PI)和细胞凋亡率(AR).结果:增生期血管瘤、消退期血管瘤和正常皮肤组织中TRAIL蛋白的表达分别为1.26±0.56,1.74±0.68,1.00±0.23,PI分别为(40.98±12.02)%,(20.05±3.67)%,(15.64±4.01)%,AR分别为(11.96±4.02)%,(20.29±3.53)%,(6.61±1.29)%.3组间以上3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瘤组织中TRAIL蛋白的含量与AR呈正相关(r=0.36,P<0.05).结论:TRAIL蛋白诱导的凋亡可能参与了血管瘤由增生向消退的演变,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关系的改变可能是血管瘤自行消退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王琪影;牛扶幼;翟晓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