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增殖的抑制作用

朱艳琴;王凯娟;徐玉芳

关键词:苦参素, MGC-803胃癌细胞, 增殖抑制
摘要:目的:观察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接种培养24 h后,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苦参素(0.25 g/L、0.5 g/L、1g/L、2g/L、4 g/L),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分别加入氟尿嘧啶(2g/L)和培养液,继续培养12 h,24 h,36 h,48 h,采用MTT法测定苦参素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判定苦参素的剂量与MGC-803细胞增殖活性间的关系,计算细胞抑制率和群体倍增时间.结果:苦参素在0.25~4 g/L范围内,对MGC-803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该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增加.结论:苦参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剂量效应关系.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先天性肌强直家系24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肌强直发病率为0.3~0.6/10万[1],常见有2种遗传类型:Thomsen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Becker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均表现为骨骼肌在随意收缩或刺激而收缩后出现肌强直,不易立即放松,Becker型较Thomsen型起病较晚,且有的在肌肉用力后有短暂的肌无力现象.该病在临床上极为罕见,国内仅有零星的家系报道,本研究中作者报道了有24例患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肌强直家系,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张博爱;王海珍;李增富;郑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股骨粗隆间骨折滑动鹅头钉治疗257例体会

    1998年3月至2005年3月,作者应用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重;田克;张立贵;朱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E-选择素的表达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法对2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4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16例,重度24例)的胎盘组织进行E-selectin定位,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结果:子痫前期组中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E-selectin的表达(53.5±0.5)低于对照组(53.8±0.4)(P<0.05),而在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E-selectin的表达(63.0±0.5)高于对照组(62.6±0.4)(P<0.05);轻度、重度子痫前期间胎盘绒毛合体滋养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E-selectin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electin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病过程.

    作者:王瑜;张曦;程国梅;任琛琛;崔世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血病患者700例医院感染调查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患者入院时既不存在又不处于潜伏期的感染.作者对700例住院白血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讨白血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明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带状疱疹1297例受累神经节分布分析

    为了解带状疱疹受累神经节的分布规律,作者详细记录自1993年至2005年1297例带状疱疹所属的神经节位置,并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守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根治术30例

    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一种肠道发育畸形,临床表现为部分性或完全性结肠梗阻[1].2003年至2005年,采用骶管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行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HD 3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丽伟;张卫;王家祥;艾艳秋;花瑞芳;马君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放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

    2004年7月至2005年7月,本科将循证护理运用于160例放化疗患者口腔护理实践中,与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常规法护理的180例放化疗患者相比,口腔黏膜炎(OM)发生率及强度均有所下降,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梅;杨志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前列腺素E1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22例

    2003年至2005年,作者采用吡格列酮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22例,并与常规方法及单用吡格列酮相比较,以探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方案.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及红霉素对小鼠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抑制作用

    目的:通过衣原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不同因素干预,探讨并比较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红霉素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影响,探索新的抑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方法和思路.方法:用经过筛查的8~12周清洁级小鼠72只,制成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模型,分别用EGF及红霉素干预,统计并比较不同时间每组小鼠阴道感染率及阳性感染者阴道排菌量情况.结果:由对照组第8 d CT阳性感染率为79.2%可知沙眼衣原体动物感染模型制作成功;在感染第8 d、第18 d EGF干预组感染率分别为45.8%、33.3%,红霉素干预组为33.3%、4.2%,与对照组的79.2%、7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阳性感染者中阴道脱落菌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EGF及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抗菌机制降低小鼠生殖道CT感染的发生率并能降低衣原体的毒力,从而为预防衣原体感染找到浇新的策略打下了实验基础.

    作者:王聪霞;陈红峰;李红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顺铂、TRAIL单独或联合应用对横纹肌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讨顺铂、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单独或联合应用对横纹肌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不同质量浓度的TRAIL和顺铂单独或联合作用于培养的RD型人横纹肌肉瘤细胞,通过MTT比色法、电镜、流式细胞仪(FCM)观察RD型人横纹肌肉瘤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结果:TRAIL质量浓度为1.0 μg/L、10.0μg/L、100.0μg/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8.9±0.4)%、(20.8±0.5)%、(43.5±0.9)%;顺铂质量浓度为1.0 mg/L、5.0 mg/L、10.0 mg/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8±0.2)%、(23.4±0.5)%和(43.8±0.9)%.而质量浓度为100μg/L的TRAIL与质量浓度为5 mg/L的顺铂联合作用时,细胞生长抑制率达(66.4±1.4)%.FCM分析显示2者联合应用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透射电镜下观察顺铂和TRAIL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诱导细胞凋亡,表现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性变化.结论:TRAIL和顺铂联合应用对横纹肌肉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效果,这一作用可能与降低线粒体跨膜电位有关.

    作者:徐玉生;许建中;苗金红;杨迪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12例治疗体会

    乳糜胸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6月行食管癌手术608例,术后发生乳糜胸12例,发生率1.97%,经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尚长海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髂内动脉化疗泵注药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54例体会

    1994年3月至2005年6月,作者采用髂内动脉置化疗泵,依次注射抗癌药物预防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59例,其中54例获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红林;姬彤玉;宋少康;杜涛;李启忠;范小玲;任风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51眼原因分析

    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角膜损伤、虹膜前后粘连、前房角关闭、白内障形成或加速原有白内障发展、视力下降等[1].因其形成浅前房原因不同,轻、重不同,其处理方法与预后各不相同.现将本院近年收治的青光眼手术患者139例(212眼)发生浅前房的比例、原因、类型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路剑英;张清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3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人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32(hSAMP32)mRNA在体外细胞NIH3T3中的表达.方法:利用RT-PCR及亚克隆技术构建pcDNA3.1(+)-hSAMP32质粒,实验组以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法将pcDNA3.1(+)-hSAMP32真核表达载体导入NIH3T3细胞中,同时设置空白和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载体pcDNA3.1(+)).原位杂交检测hSAMP32 mRNA在3组细胞中的表达.结果:①RT-PCR扩增产物与预期的目的基因hSAMP32长度一致.亚克隆酶切鉴定可见目的片段.②实验组阳性细胞胞浆中可见hSAMP32 mRNA的表达,镜下可见蓝紫色阳性颗粒,空白和阴性对照组未见蓝紫色阳性颗粒.结论: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法能够将pcDNA3.1-hSAMP32真核表达载体高效导入NIH3T3细胞中,实现了hSAMP32基因的体外表达.

    作者:臧卫东;陈雪梅;任秀花;赵青赞;曹静;郝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氦氖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元生长发育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目的:研究氦氖激光照射对培养神经元生长发育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随机取足月新生1 d内的Wistar大鼠12只,分离并培养双侧海马及额前叶皮质神经元,于饲养培养12 h后分4组处理.空白对照组:单纯饲养培养液培养.普通红光照射组:饲养培养第2 d开始,用普通红光进行照射,输出功率3 mW,光斑直径3 mm,每次3 min,垂直照射,距离4~5 cm.脑活素组:饲养培养液加入脑活素,浓度200 mg/L.氦氖激光照射组:饲养培养第2 d开始采用波长为632.8 nm的氦氖激光进行照射,输出功率、光斑直径及照射方法同普通红光照射组.普通红光和氦氖激光照射组照射时将另外2组培养神经元同时取出,同样放置但不照射.每组于培养第7 d、14d、21d、28 d计数存活神经元数目;于培养第3 d、7 d、14 d测神经元突起长度;于培养第14 d进行HE、Nissl化学染色;于培养第21 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培养液中SOD含量,用TBA法测定MD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普通红光照射组比较,各测定时间点脑活素组和氦氖激光照射组存活神经元数目、神经元胞体面积及大直径、神经元突起长度较大,尼氏体灰度值降低,培养液中SOD含量较高,MDA较低(P均<0.05).结论:氦氖激光照射可以促进神经元生长发育,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作者:张顺清;李宛青;张伟宏;吴爱群;张华;陈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海绵窦病变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海绵窦的结构十分复杂,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1、2支、颈内动脉及其神经丛通过,并有许多小神经节的存在[1,2].海绵窦病变综合征的病因繁多且治疗措施、效果各异,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本科15a来收治的16例海绵窦病变综合征(包括非Tolosa-Hunt综合征7例;Tolosa-Hunt综合征9例)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病理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冯树涛;崔月梅;巴庆华;王惠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转染血红素氧化酶-1基因大鼠肝细胞系BRL体外抗凋亡作用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HO-1)基因转染对大鼠肝细胞系BRL的抗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BRL细胞转染HO-1基因后(对照组采用转染空载体pcDNA3的BRL细胞),应用RT-PCR检测肝细胞系BRL中HO-1基因的表达.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进行细胞计数,TUNEL染色等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转染的肝细胞系BRL中均有HO-1 mRNA表达.转染HO-1的BRL细胞经TNF-α诱导凋亡后,细胞凋亡率(55.42%±3.12%)明显低于同等刺激下转染pcDNA3的BRL细胞(81.29%±3.08%)(P<0.05).结论:BRL肝细胞系中HO-1表现出较强的抗凋亡能力,为以细胞凋亡为主要病理表现的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陈国勇;曲青山;孙建军;钱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实验性隐睾大鼠生殖细胞凋亡及Bcl-xl、Bad蛋白表达检测

    目的:检测实验性隐睾大鼠生殖细胞凋亡及Bcl-xl、Bad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50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隐睾组(n=23)和对照组(n=27).建立单侧隐睾动物模型,术后3 d,7 d,10 d取材隐睾侧睾丸,对照组同侧取材.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生殖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Bcl-xl,Bad蛋白表达.结果:凋亡细胞主要是初级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隐睾组生殖细胞凋亡指数术后3 d组((5.54±1.93)%)、7 d组((7.33±1.61)%)、10 d组((9.48±2.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26±0.92)%,P<0.01);隐睾组Bcl-xl蛋白表达术后3 d组((67.30±6.11)%)、7 d组((54.00±8.75)%)、10 d组((35.85±6.55)%)均低于对照组((76.00±6.83)%,P<0.01);Bad蛋白表达术后7 d组((46.22±9.30)%)、10 d组((41.30±5.81)%)均高于对照组((13.88±3.58)%,P<0.01).结论:实验性隐睾大鼠生殖细胞凋亡增多,可能与Bcl-xl蛋白表达降低、Bad蛋白表达升高相关.

    作者:范应中;万清廉;王家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6例

    随着心肌保护技术的发展、体外循环设备的不断改良等,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技术已相当成熟,但体外循环(CPB)本身导致的并发症如全身炎症反应等仍不可避免[1].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bypass grafting,OPCAB)避免了体外循环,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为有体外循环高危因素或者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可能,成为现代微创冠脉外科的重要术式[2,3].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本院完成OPCAB216例,现就OPCAB手术方法和围术期处理等报道如下.

    作者:田海峰;程兆云;张志东;权晓强;张立;孟凡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膜肿瘤抗原的筛选

    目的: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入手,筛选出食管癌高效细胞膜肿瘤抗原的大致范围.方法:采用敏感的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来确定Eca-109细胞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HLA)基因分型,用HLA血清学分型技术筛选健康志愿者;改良的Neville法结合超滤法纯化膜蛋白并分组:<3000、3000~10000、<10000、10000~30000、30000~100000、>100000、总膜蛋白共7个组,各组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C),以DC激活的T淋巴细胞为效应细胞,Eca-109细胞为靶细胞,设效靶比为8:1、16:1、32:1,用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率.结果:Eca-109细胞HLA的基因分型为A*03,A*24;B*35,B*37;DRB1*01,DRB1*12;DR52;DRB3;筛选到1例表型为A03杂合子的健康志愿者.根据MTT检测,在效靶比为8:1、16:1和32:1时,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 000组的肿瘤细胞杀伤率与未使用去垢剂的总膜蛋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000组的杀伤率高,与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a-109细胞膜蛋白中存在能引起特异性的抗肿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肿瘤抗原,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 000的膜蛋白成分中可能存在人食管癌的高效肿瘤抗原.

    作者:李付广;杜英;孙涛;董子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