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硒对氟致雄性大鼠生殖损害的拮抗作用

崔留欣;姜春霞;程学敏;王锡林;吕文戈

关键词:氟, 硒, 拮抗作用, 雄性生殖毒性
摘要:目的:探讨硒对高氟所致雄性大鼠生殖损害的拮抗作用。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氟(NaF 150 mg/L)组、氟加低硒(0.5 mg/L亚硒酸钠)组、氟(NaF 150 mg/L)加中硒(2.0 mg/L亚硒酸钠)组、氟(NaF 150 mg/L)加高硒(4.0 mg/L亚硒酸钠)组5组,通过饮水加氟、加硒的方法染毒10周。观察氟、硒对大鼠体重、睾丸和附睾质量及其脏器系数,精子计数、活动率及畸形率,睾丸、附睾生化标志酶,血清性激素,睾丸组织病理切片以及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形率的影响。结果:①右侧睾丸质量对照组为(1.80±0.22) g,氟加高硒组为(1.61±0.11) g,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精子计数:氟组(9.23×107ml-1)、氟加中硒组(37.67×107ml-1)与对照组(28.60×107m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子畸形率:氟组(36.33%)氟加中硒组(12.70%)与对照组(1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子活动率:氟组(62.07%±6.50%)氟加中硒组(68.21%±4.99%)与对照组(73.67%±6.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 LDH:氟组((579.47±97.16)u/g)、氟加中硒组((726.13±115.55)u/g)与对照组((736.80±86.03)u/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Na+K+-ATPase :氟组((1.04±0.18)μmol*mg-1*h-1)、氟加中硒组((1.28±0.12)μmol*mg-1*h-1)与对照组((1.37±0.21)μmol*mg-1*h-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g2+-ATPase :4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睾丸酮:氟加中硒组(422.3 ng*L-1)、氟加高硒组(339.0 ng*L-1)与对照组(260.7 ng*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生成激素:氟加低、中、高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构较疏松,氟加低、中、高硒组与氟组比较结构相对完整。⑥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形率结果显示,4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可以拮抗高氟的雄性生殖毒性,尤以中等剂量硒效果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河南省健康人群中壳三糖酶基因型分布

    目的:研究河南省健康人群中壳三糖酶不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07例健康献血员为研究对象,采取多聚酶链反应技术(PCR)扩增其基因组DNA,进行壳三糖酶基因型分析.结果:107例健康人中,HH纯合子突变基因型29例(27%),TT正常基因型52例(49%),HT杂合子携带者基因型26例(24%).H、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93、0.607.结论:河南省健康人群的壳三糖酶基因型分布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壳三糖酶基因型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作者:王军;冯建飞;朱绍先;王宏;栾斌;张利;李玉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及微血管密度检测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及微血管密度(MVD).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6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癌组织进行细胞胀亡和MVD检测,分析胀亡指数(OI)与肿瘤MVD、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胀亡细胞;N0期癌组织中OI高于N1期(P<0.05);随分化程度的升高,OI升高(P<0.005);MVD高表达组OI高于低表达组(P<0.001),OI与T分期无关.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胀亡细胞, 其与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赵高峰;僧靖静;鲁显浩;高冬玲;田川;王善磊;刘文超;付明倜;马继红;屈清荣;赵松;张云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完全或部分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20例体会

    2000年10月至2002年6月,完成20例完全或部分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敬;李金花;舒礼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化疗后肺鳞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和凋亡检测

    目的:检测化疗后肺鳞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和凋亡情况.方法:收集16例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手术切除肺鳞癌标本,利用透射电镜、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中胀亡、凋亡细胞及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并与8例非化疗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化疗组肺癌组织内胀亡细胞及凋亡细胞均明显多于非化疗组,MVD则明显缺乏.化疗组中MVD高表达者OI低于低表达者,而AI则高于低表达者.结论:肺鳞癌的辅助化疗可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胀亡和凋亡.

    作者:赵高峰;僧靖静;刘文超;高冬玲;马继红;孟红印;韩立志;田川;胡伟;付明倜;屈清荣;张云汉;李胜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VI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38例疗效观察

    小细胞肺癌占各型肺癌的20%,具有高度恶性、早期转移和对化疗敏感的特点.未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4个月,寻求高效、稳定、能耐受的化疗方案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措施之一.1997年8月至2002年12月,本科收治了3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异环磷酰胺与顺铂、Vp-16联合(VIP)化疗方案,获得较高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冬青;王丽萍;梅其达;高国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2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2例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的救治经验和教训.方法:回顾2例重症SARS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及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抗感染药物和综合治疗,症状很快改善,胸部X线示阴影吸收.但1例因应用广谱抗生素品种过多、时间过长而出现药物热;1例因激素应用时间过长继发上消化道出血.2例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均救治成功.结论:早期诊断,加强支持治疗,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感染药物,适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望降低重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死率.

    作者:郑素歌;马希涛;孙培宗;安敬军;王静;范秋萍;崔应麟;徐立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N-硝基-L-精氨酸甲酯对兔主动脉舒张反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兔主动脉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30只大白兔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N),高脂对照组(H)与实验组(E).N组饲普通饲料,H组、E组饲胆固醇饲料,E组饲胆固醇饲料并加用L-NAME.实验8周后,检测各组兔主动脉环对Ach的舒张度.结果:与N组相比,H、E组对Ach的舒张度均明显降低(P<0.05),E组明显低于H组(P<0.05),E组主动脉舒张反应性明显低于其他2组(P<0.05).结论: 高脂饮食可降低兔主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加用L-NAME后,兔主动脉对Ach的舒张反应性更低,推测为L-NAME抑制NO合成有关.

    作者:贾敏;董建增;张金盈;赵晓燕;张艳;魏经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研究表明,他汀类调脂药物可减少冠心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1].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作者采用氟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彦生;蒋秋焕;李学枝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阴茎硬结症35例治疗体会

    作者自1999年至2001年采用以音频电加红外线电磁波为主的方法治疗经药物或局部封闭治疗效果不理想的35例阴茎硬结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562例临床分析

    2000年5月至2001年9月应用腹腔镜进行各类妇科手术共562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边爱平;李红雨;刘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易感儿童血清锌、铜与心肌酶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易感儿童血清锌、铜与心肌酶含量.方法:易感儿童100名,正常对照组150名,均空腹静脉抽血,检测血清锌、铜、CK、CK-MB、LDH、LDH-1、HBD、AST等.结果:100名易感儿童中87例CK-MB不同程度升高,占总数的87%,其中合并心肌炎患儿55例.与正常儿童相比血清锌含量明显降低,血清铜含量升高.结论:血清中锌降低导致儿童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心肌损害.

    作者:刘红春;孙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细胞胀亡检测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胀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胀亡指数及VEGF表达情况,分析2者的相关性.结果:VEGF阳性的细胞很少发生细胞胀亡,VEGF高表达的癌组织中较少存在细胞胀亡.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细胞胀亡的发生呈负相关(q=7.264,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胀亡的发生可能与新生血管缺乏有关.

    作者:张红;赵高峰;李全荣;僧靖静;屈清荣;李省海;秦建军;程会芳;马继红;王善磊;高冬玲;田川;马长路;张云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食管癌胃转移14例诊治分析

    食管癌胃转移临床上较少见,本院1976年至2001年5月共手术治疗食管癌6 868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发生胃转移1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安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右美沙芬对兔急性脑外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影响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研究右美沙芬治疗兔颅脑急性损伤后脑血流速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健康雄性白家兔20只,随机分为2组.A组(n=10)为脑外伤组,B组(n=10)为脑外伤后右美沙芬治疗组.应用TCD分别测定外伤前、伤后5 min、6 h、72 h、168 h兔大脑中动脉(MCA)脑血流速度.观察指标为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和脉动指数(PI).结果:A组伤前、后5 min、168 h vS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伤后6 h、72 h vS((39.45±7.5) cm/s,(41.20±5.94) cm/s)与B组((51.68±10.32) cm/s,(52.41±8.56) 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伤前、后5 min、168 h vD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伤后6 h、72 h vD((26.33±3.46) cm/s,(25.84±5.69) cm/s)与B组((33.64±4.27) cm/s,(34.86±7.48) cm/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伤前、后5 min PI值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伤后6 h、72 h、168 h PI(2.06±0.58,2.25±0.36,1.53±0.39)与B组(1.26±0.29,1.38±0.29,0.96±0.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提示右美沙芬可通过改善脑血流速度、降低脉动指数,从而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损伤后局部缺血性病理损害.

    作者:阎东明;杨波;宋来君;张志强;徐国本;冯祖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珍珠口泰药膜抑菌、镇痛及抗口腔溃疡作用实验观察

    目的:观察珍珠口泰抑菌、镇痛及抗口腔溃疡的作用.方法:珍珠口泰低、中、高剂量按临床等效剂量的1、3、5倍配制.①通过抑菌实验观察珍珠口泰各剂量及谷固醇的抑菌效果.②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珍珠口泰高、中、低剂量组,谷固醇阳性对照组和蒸馏水空白对照组,采用小鼠热板法观察珍珠口泰模型的镇痛作用;③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珍珠口泰高、中、低剂量组,谷固醇阳性对照组及模型组,采用电灼烧制造口腔溃疡模型,观察珍珠口泰的抗溃疡作用.结果:珍珠口泰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轻度抑制作用;能明显提高小鼠热板刺激的痛阈值,3个剂量局部给药均可明显改善豚鼠口腔溃疡的面积及周围受累面积,溃疡修复时间提前.结论:珍珠口泰药膜有轻度抑制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和镇痛及抗口腔溃疡的作用.

    作者:吴红霞;冯国清;付润芳;刘昌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IL-2、sIL-2R水平测定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原因和机制.方法:选择21名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设22名强应答者为对照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特异性抗原HBsAg和非特异性抗原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水平.结果:经HBsAg和PHA刺激后,无、弱应答组的PBMC培养上清中IL-2水平明显低于强应答组(P<0.05),而sIL-2R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MC分泌IL-2水平低下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之一.

    作者:谢婧;徐慧文;王学良;庄贵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荧光定量PCR在乙肝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5`-核酸酶法荧光定量技术在乙肝检测中应用状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份阳性对照考核批内及批间变异;采用50份HBsAg(+)、HBeAg(+)、HBcAg(+)的血清,结合肝功能及HBeAg滴度考核阳性率、病毒含量范围以反映病毒复制状况;对5份本法检测阳性的标本,4 ℃保存,并隔日检测,确定佳检测时间.结果:批内CV为41%,批间CV为40%.阳性标本为46份(92%),其中4份肝功能正常;阴性标本为4份(8%),其中1份肝功能异常.病毒量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从0.11×104~5.1×104 CID/ml.阳性标本所测病毒量与HBeAg滴度相关系数为0.77.在15 d内隔日所测病毒量相近.结论:本法应用于乙肝检测,有较好的特异性;定量结果能够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状况;病毒含量因患者而异;在严格操作条件下,本法有一定的重复性;正确保存标本时,在半月内均可以检测病毒.

    作者:郭小兵;张钦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输血前抗体筛选的临床意义

    为保证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自2000年11月起作者对本院所有需输血的患者输血前进行抗体筛选,发现阳性结果11例(其中假阳性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先萍;汪群英;胡利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电容式射频热化疗113例护理

    2000年9月至2001年11月,采用电容式射频(Radio Frequency,RF)透热技术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13例,部分病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将在治疗中对患者的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张利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胃管状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的表达

    目的:探讨胃管状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管状腺癌进行MMP-2和TIMP-2的检测.结果:MMP-2和TIMP-2均在胃癌细胞浆内呈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3%和78.7%;MMP-2和TIMP-2表达与胃管状腺癌淋巴结转移(P<0.05)及浆膜浸润相关(P<0.05).结论:MMP-2和TIMP-2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行为重要生物学标志.

    作者:花亚伟;马杰;刘永刚;孔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南省教育厅

主办: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