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亚伟;马杰;刘永刚;孔烨
自2000年5月至2002年5月,作者采用伤指的指浅屈肌腱游离移植修复Ⅱ区指深浅屈肌腱同时损伤72例,随访65例,其中58例手指活动正常或接近正常,7例出现肌腱粘连,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树东;王秀超;王必胜;沙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结核分支杆菌对乙胺丁醇(EMB)产生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建立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支杆菌EMB药物敏感性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PCR扩增技术对10株耐乙胺丁醇结核分支杆菌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在ABI377型全自动测序仪上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10株EMB耐药株的embB基因测序有7株(70%)发现点突变,其中Met(ATG)→Lle(ATA) 2例,Met(ATG)→Lle(ATC)1 例,Met(ATG)→Lle(ATT)2例,Met(ATG)→Val(GTG)2例,另外3株EMB耐药株的embB基因测序未发现突变位点.结论:embB306位氨基酸Met被置换是结核分支杆菌对乙胺丁醇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测序分析可确认耐药基因的突变位点,是快速检测耐乙胺丁醇结核菌的有效方法.
作者:伍学强;张舒林;王庚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原因和机制.方法:选择21名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者为研究对象,同时设22名强应答者为对照组.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和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特异性抗原HBsAg和非特异性抗原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水平.结果:经HBsAg和PHA刺激后,无、弱应答组的PBMC培养上清中IL-2水平明显低于强应答组(P<0.05),而sIL-2R水平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BMC分泌IL-2水平低下可能是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弱应答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之一.
作者:谢婧;徐慧文;王学良;庄贵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对氨基酸、糖类的层析分析方法进行改进.方法:糖类层析分析时用V(体积分数95%乙醇)GA6FA V(浓氨水)=10 GA6FA0.5 (pH=10)作展开剂;氨基酸层析分析时,将显色剂茚三酮直接溶于展开剂中.计算各种糖类及氨基酸的Rf值.结果:各种糖类、氨基酸展层时间、斑点展开距离及显色结果令人满意.结论:改进后的方法简单、快速,结果满意.
作者:王桂红;寇娴;张雁冰;薛华珍;殷明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国目前约有100万~150万骨关节炎患者需要行人工关节手术[1],因此有必要将关节置换手术护理工作进行标准化.为了做好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教育,作者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报道如下.
作者:刘凤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胀亡与凋亡的存在及2者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利用透射电镜、TUNEL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中的胀亡、凋亡细胞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存在胀亡及凋亡细胞,凋亡指数(AI)和胀亡指数(OI)分别为(1.7±1.2)和(3.2±1.9).与MVD低表达组比较,高表达组OI较低,而AI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存在凋亡和胀亡两种细胞死亡方式,2者的存在及分布与MVD有关.
作者:赵高峰;僧靖静;卫战文;田川;高冬玲;陈奎生;马长路;李全荣;齐宇;马继红;屈清荣;张云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左房扩大对高血压病心脏受累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323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2组:高血压1级为1级组(n=134),高血压2级和3级为2级3级组(n=189),并设正常对照组(n=157),用超声心动图测量3组左房内经(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二尖瓣E峰和A峰大流速比值(E/A)及左室射血分数(EF),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对比,1级组左房扩大较显著(P<0.05),而LVMI、E/A及EF无显著变化(P>0.05).2级3级组与正常组相比,左房扩大更显著(P<0.01),LVMI、E/A及EF均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早期LVMI、E/A及EF尚无明显异常时,已出现左房扩大.高血压早期左房扩大是高血压病心脏受损的早期表现,比左室肥厚及E/A<1更有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李存效;鲁风云;李志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自1999年至2001年采用以音频电加红外线电磁波为主的方法治疗经药物或局部封闭治疗效果不理想的35例阴茎硬结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病灶清除术后常遗留大小不一的骨缺损,其充填材料往往取自体骨或异体骨,但手术取自体骨植骨给患者造成新的创伤,增加患者痛苦,应用异体骨常常出现免疫反应.脱钙骨具有诱导成骨作用[1~3].作者1995年3月至2002年5月应用自制的脱钙骨治疗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清除后遗留的骨缺损93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新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高血压患者36例,以观察其降血压和降低尿蛋白排泄率作用.
作者:杜书章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利用简并引物扩增盐藻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方法:根据衣藻、矮牵牛花等真核生物hsp70氨基酸高度保守序列DIDLGTT,DQGNRTTP,PAYFNDS 和 ATKDAG设计2对简并引物,以盐藻hsp70 cDNA为模板进行巢式PCR扩增,产物经T-A克隆转化至JM109大肠杆菌中,经筛选后测序,将测序结果推导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得到2个分别为372 bp和354 bp编码126及118个氨基酸残基的部分cDNA片段.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衣藻、矮牵牛花、番茄、果蝇和酵母hsp70和hsp70b比较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所克隆的序列为盐藻hsp70和hsp70b 部分cDNA 片段.利用简并引物筛选cDNA文库是克隆基因家族重要的方法.
作者:姜国忠;袁保梅;范天黎;薛乐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检测非风湿性房颤(NRAF)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左心耳(LAA)功能和血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水平.方法:NRAF左心房血栓形成患者11例(血栓组),非风湿性房颤无血栓形成患者75例(无血栓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测①LAA射血分数(LAA-EF)、②LAA大排空速度(LAA-PEV)、③LAA自发超声对比现象(LASEC)等指标,同时检测血清Lp(a)、D-D含量.结果:①血栓组LAA-PEV、 LAA-EF明显较无血栓组低(P=0.009,0.01).②血栓组LASEC(≥2级)出现率(100%)明显较无血栓组(21.3%)高(P=0.001).③高Lp(a)、D-D水平组血栓发现率(21.1%, 22.5%)明显较低Lp(a)、D-D水平组血栓发现率(6.3%, 4.3%)高(P=0.043,0.021).结论:高水平的Lp(a) 、低LAA-PEV及LAA-EF是NRAF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子,高D-D水平和LASEC是血栓形成的重要表现.
作者:李牧蔚;张菲菲;沈玉祥;袁建军;翟亚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8年5月至2001年11月,本科共收治大型组织瓣移植修复口腔颌面术后缺损20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活动总结如下.
作者:李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5`-核酸酶法荧光定量技术在乙肝检测中应用状况.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0份阳性对照考核批内及批间变异;采用50份HBsAg(+)、HBeAg(+)、HBcAg(+)的血清,结合肝功能及HBeAg滴度考核阳性率、病毒含量范围以反映病毒复制状况;对5份本法检测阳性的标本,4 ℃保存,并隔日检测,确定佳检测时间.结果:批内CV为41%,批间CV为40%.阳性标本为46份(92%),其中4份肝功能正常;阴性标本为4份(8%),其中1份肝功能异常.病毒量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从0.11×104~5.1×104 CID/ml.阳性标本所测病毒量与HBeAg滴度相关系数为0.77.在15 d内隔日所测病毒量相近.结论:本法应用于乙肝检测,有较好的特异性;定量结果能够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状况;病毒含量因患者而异;在严格操作条件下,本法有一定的重复性;正确保存标本时,在半月内均可以检测病毒.
作者:郭小兵;张钦宪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晚期食管癌并发穿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往往被胸外科医生视为手术禁忌证,一般采用食管内放置记忆合金支架,空肠造瘘或采用姑息性结肠旁路代食管等保守治疗[1~4],甚至放弃治疗.作者1995年5月至1999年5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此类患者 13例,患者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师晓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胀亡.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腺癌组织中MVD和VEGF的表达,用透射电镜检测胃癌细胞的胀亡情况.结果:40例胃癌组织中,MVD 9~78,平均(36.5±16.5);16例VEGF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0%.胃癌组织中可出现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胀亡指数为(2.594±0.157).VEGF的表达与胀亡细胞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血管形成抑制了细胞胀亡的发生.
作者:僧靖静;赵高峰;王公平;杨振;韩立志;卫利民;张斌;李向阳;张谢夫;僧国珍;李惠东;陈奎生;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心血管并发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常见并发症[1],是腹膜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因此,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院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用左旋卡尼汀(L-carniyine,L-CN)治疗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心功能获明显改善,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明;李中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胀亡与血管生成素-2(angiopotietin-2, Ang-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胃腺癌组织及3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中Ang-2的表达,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中细胞胀亡情况.结果:①胃腺癌组织中Ang-2阳性表达率为78.69%(48/61),在正常胃粘膜中未见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胃腺癌组织中发现有不同时期的胀亡细胞,胀亡指数(OI)在Ang-2阳性和阴性组中分别为0.73±0.93,2.98±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有淋巴结转移组Ang-2阳性率较高,而OI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OI、Ang-2与胃癌的大体分型、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胃腺癌中Ang-2在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时,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抑制胀亡的发生.
作者:僧靖静;赵高峰;王公平;杨振;卫利民;张斌;张谢夫;僧国珍;李惠东;陈奎生;高冬玲;张云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硒对高氟所致雄性大鼠生殖损害的拮抗作用。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氟(NaF 150 mg/L)组、氟加低硒(0.5 mg/L亚硒酸钠)组、氟(NaF 150 mg/L)加中硒(2.0 mg/L亚硒酸钠)组、氟(NaF 150 mg/L)加高硒(4.0 mg/L亚硒酸钠)组5组,通过饮水加氟、加硒的方法染毒10周。观察氟、硒对大鼠体重、睾丸和附睾质量及其脏器系数,精子计数、活动率及畸形率,睾丸、附睾生化标志酶,血清性激素,睾丸组织病理切片以及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形率的影响。结果:①右侧睾丸质量对照组为(1.80±0.22) g,氟加高硒组为(1.61±0.11) g,2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精子计数:氟组(9.23×107ml-1)、氟加中硒组(37.67×107ml-1)与对照组(28.60×107m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子畸形率:氟组(36.33%)氟加中硒组(12.70%)与对照组(1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精子活动率:氟组(62.07%±6.50%)氟加中硒组(68.21%±4.99%)与对照组(73.67%±6.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 LDH:氟组((579.47±97.16)u/g)、氟加中硒组((726.13±115.55)u/g)与对照组((736.80±86.03)u/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Na+K+-ATPase :氟组((1.04±0.18)μmol*mg-1*h-1)、氟加中硒组((1.28±0.12)μmol*mg-1*h-1)与对照组((1.37±0.21)μmol*mg-1*h-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g2+-ATPase :4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④睾丸酮:氟加中硒组(422.3 ng*L-1)、氟加高硒组(339.0 ng*L-1)与对照组(260.7 ng*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生成激素:氟加低、中、高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睾丸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氟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构较疏松,氟加低、中、高硒组与氟组比较结构相对完整。⑥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形率结果显示,4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硒可以拮抗高氟的雄性生殖毒性,尤以中等剂量硒效果好。
作者:崔留欣;姜春霞;程学敏;王锡林;吕文戈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脑肽精 (BPC)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4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12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Ⅱ组为AD模型组,Ⅲ组为AD模型+生理盐水组,Ⅳ组为AD模型+脑复康0.3 g/kg治疗组,Ⅴ组为AD模型+BPC 15 mg/kg治疗组,Ⅵ组为AD模型+BPC 30mg/kg治疗组,Ⅶ组为AD模型+BPC 60 mg/kg治疗组.采用大鼠脑组织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技术,用鹅膏蕈氨酸(IBO)损毁大鼠双侧迈纳特基底核(nbM).手术后BPC连续灌胃20 d,1次/d,每次2 ml.灌胃期满后即做迷宫实验及跳台实验以测学习、记忆能力.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显著下降(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生理盐水组无明显改变(P>0.05);③与模型组比较,脑复康组及BPC各浓度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脑肽精对AD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安玉会;郭茂峰;孟庆瑞;张维娟;李怀洲;王志超;章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