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增强CT扫描患者用造影剂的护理经验交流

黄荀英

关键词: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护理经验交流
摘要:目的 准确护理增强CT扫描患者以提高检查效果和影像质量.方法 掌握好检查前,中,后使用造影剂护理注意点.结果 预防用造影剂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肿瘤化疗的护理

    通过对肿瘤病人化疗的护理,总结了常用化疗药物的稀释浓度、静注速度,对静脉的选择以及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对化疗出现的恐惧、悲观、抑郁等情况给予心理支持,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统一整体的方式为病人实施优质护理,减轻或完全缓解各种症状,并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斗争,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

    作者:王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2011年8月所接诊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0例,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的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为49例,观察组为51例.对照组所采用的方法为,先用1%双氧水清洗掉外耳道脓液,然后再滴入氯霉素滴耳液3-5滴,并且患者要将耳朵朝上,保持10分钟,每天两次,治疗一周时间,即一个疗程.而观察组则采用氧氟沙星滴耳液5-6滴,治疗时间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在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对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进行比较,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在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郭文生;徐正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调查60例分析

    目的 为了把抗茵药安全合理应用在颌面外科手术中,我院对2012年中治疗的颌面外科手术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中抗菌药的应用情况全面的调查分析.方法 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及文件,对2012年1月--12月我院随机抽取的60例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的用药时机、药物的选择和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 在我院随机抽取的60例颌面外科手术病人的病历中,所有病人手术后全都使用了抗菌药,其中14例为I类手术切口,46例为Ⅱ类手术切口.药物使用频次的前三位分别是头孢硫眯、青霉素钠、头孢替安.结论 经过对我院60例患者的病历分析表明,在术前预防性用药的时间和联合用药方面比较合理,但是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如选择手术预防性抗菌药、预防用药给药途径、追加术中抗菌药、药术后用药时间等方面,在临床治疗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作者:陈鸿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临床滥用糖皮质激素浅谈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对小儿方法呼吸道的影响.方法 将14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激素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激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了糖皮质激素,通过两组患儿的资料制定调查表进行临床分析统计.结果 ①临床医生滥用糖皮质激素现象很严重‘②临床医生应用糖皮质激素退热'③糖皮质激素延长了呼吸道感染的病程并增加了每年的发病次数‘④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诱发了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糖皮质激素的适应症,权衡利弊,决不能为某种目的 而滥用糖皮质激素.

    作者:王俊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X线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X线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苯CT检查进行诊断;对照组30例,采用普通的X线片检查进行诊断,分析比较两组的骨折漏诊率、骨碎片漏诊率、骨碎片误诊率.结果 观察组的骨折漏诊率为0%、骨碎片漏诊率为3.33%、骨碎片误诊率为3.33%,;对照组的骨折漏诊率为32.0%、骨碎片漏诊率为33.3%、骨碎片误诊率为6.67%;观察组的骨折漏诊率、骨碎片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骨碎片误诊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X线片与CT检查在复杂性髋关节骨折方面比较,CT检查比X线片检查有更高的准确性,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郑刚;王新波;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现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病人的医疗保健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有所提升,随之而来的医疗纠纷也呈逐渐上升趋势.急诊科是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阵地,也是医院的窗口.由于患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来源复杂,有很多不可预见性,工作压力大,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与患者的生命安危息息相关[1].急诊是患者就医比较集中的地方,极易发生纠纷[2].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急诊护理纠纷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其防范措施.浅谈如下:

    作者:常秀芬;王桂艳;房锡桂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拟疏肝利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27例

    目的 观察自拟疏肝利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疏肝利胆汤结合西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两组均以15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9%,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疏肝利胆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郑学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超声雾化吸入和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哮喘的临床治疗方面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治的80例小儿哮喘病例,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儿选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对照组40例患儿选用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治疗组40例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经过一个疗程后分别记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95%,而对照组则仅为77.5%,观察组的疗效较为显著(P<0.05).结论 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在小儿哮喘的治疗方面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作者:张夫玲;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开展优质护理对提高妇幼保健院服务水平的探讨

    目的 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服务水平的探讨.方法 将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相应疾病的开展优质护理工作,分别在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与优质护理服务后进行问卷调查.对于调查后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评估开展优质护理对提高妇幼保健的影响效果.结果 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对妇女调查的结果表明,在相关疾病知识、意识、行为等方面均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进行前后比较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的促进妇女对保健知识的理解并能更好的参与保健活动,使医院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谢丽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青春期子宫出血临床治疗分析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青春期少女常见的临床问题,久而久之,容易发生贫血,影响身体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通过对多名青春期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出青春期子宫出血的真正病因,确定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非常重要,临床资料表明,在青春期子宫出血的患者中,比例多的就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通过超声与诊断性刮宫相结合的方法,诊断非常准确,采用雌孕激素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袁翠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析中法两国的药学教育与药学服务

    众所周知,法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96年.当时法国所建立的大学已经有药学专业了.中国药学教育起步晚.两国在教育体制上是不同的,因此把法国的教育模式生搬硬套是不合适的,但有些地方却值得我们借鉴,前人研究不乏涉及到此.启发了本人撰写这篇论文.

    作者:惠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情况.方法 收集呼伦贝尔市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临床上报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事件6例,对这6例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上报的6例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事件中,涉及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小的18岁,大的67岁,平均年龄为(42.12±1.12)岁;由于过敏进行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的3例,术后常规治疗用药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例,抗炎激素治疗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例,化疗预防性用药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例;临床表现为皮疹的3例,眼睛红肿、皮肤发痒的1例,呕逆的2例;经原因分析初步认为,患者高敏体质的3例,患者身体虚弱的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例,患者紧张、心理因素1例.所有患者经停药、减量或有针对性临床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探讨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58例幽门螺杆菌胃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29例,使用莫西沙星治疗,B组129例,使用阿莫西林治疗.服用两周后,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两周治疗后,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A组患者总有效率100%,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68%,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检测,A组患者为阴性结果120例,显效率为93.02%,B组患者显效率为81.40%,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莫西沙星在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病时优于阿莫西林治疗,效果很好,是治疗此病的首选药物.

    作者:何江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带蒂组织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带蒂组织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佳护理模式,为临床护理工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将2007年2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患者4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带蒂组织瓣修对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恐惧抑郁情绪降低,对疾病认可程度提高,睡眠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的各个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带蒂组织瓣修复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护理工作中采用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作者:袁留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方式的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24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孕妇,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与同期住院分娩非瘢痕子宫孕妇3000例.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120例阴道试产中74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61.6%.阴道试产成功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次剖宫产产时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非甲级愈合,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应给予阴道分娩时可行的.

    作者:田胜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与实习护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比较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临床护士与实习护生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为护理管理者与教育者的干预提供措施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研究人群为便利抽取厦门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60和实习护生100名.研究工具包括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及一般情况调查表.结果 临床护士在自我实现、均衡饮食这两方面与实习护生有统计学意义,在运动保健、职场安全、人际支持发展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管理与教育者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运动保健意识,鼓励多参与;另外对实习护生加强护理事业的认识,提高自身技能,并且对实习护生的日常生活予以建设性意见.

    作者:陈莹莹;许巧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评价结核感染斑点实验对肺外结核诊断的敏感性

    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斑点实验(T-SPOT.TB)对肺外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 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明确诊断的肺外结核患者36例,统计相关临床资料,后对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TB-Ab),PPD皮试3种方法诊断肺外结核的敏感性进行比较.结果 T-SPOT.TB,PPD皮试,血清TB-Ab 3种方法敏感性分别是91.7%(95%CI,78%-98%),37.5%(95%CI,19%-59%),12.1%(95%CI,3%-28%),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与后2种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T-SPOT.TB诊断肺外结核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假阴性低,优于PPD皮试及TB-Ab检测,有助于排除结核感染,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周乐亮;马亚楠;艾飞艳;沈守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幼托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形势风险评估报告

    1 背景2012年全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097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048例,实验室诊断病例49例.报告发病率为126.67/10万,比2011年同期上升了57.78%(2011年发病率为80.28/10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去年重症1例,无死亡病例.

    作者:谈小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的临床护理体会.结果 本资料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术后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

    作者:郭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

    随着人类步入老年化时代,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越来越多.早期治疗,早期下床活动已经成为治疗这类骨折的原则.我科自2007年10月--2012年6月共收治老年人股骨颈骨折71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江银;蔡秀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