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蒋丽芳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老年病人, 应用, 护理
摘要:静脉留置针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笔者在静脉输液操作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观察与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了达到促进护理业务进步的目的,总结出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应用输液中应注意的五项技巧:配制液体的技巧;选血管的技巧;控制滴速的技巧;更换液体的技巧;拔针的技巧.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黄疸的诊疗新进展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生理及病理现象,及时准确的判断新生儿黄疸的性质,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国内外医学人士一直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医学界对于新生儿黄疸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通过对新生儿黄疸的诊疗总结,从而不断促进新生儿黄疸的诊治.

    作者:何麓郦;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注意舒适护理程度在手术全过程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8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前准备、宣传教育以及护理;对观察组则进行手术期全过程的舒适护理.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相同;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主动配合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可有效地降低病人SAS评分,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配合度,同时也增加了护理满意度,有必要临床推行.

    作者:任丽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病例、护理资料,了解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 结合手术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相应护理,发生并发症3例,对患者实行紧急手术,并使用特殊护理,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治愈.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郑国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不同时间窗实施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ADL评分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时间窗实施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ADL评分的影响.方法 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从发病到实施高压氧的不同时间随机分为三组,Ⅰ组t〈12h共30例,Ⅱ组t≥12h且t〈7d共30例;Ⅲ组t≥7d共30例,另选择同期行药物治疗的30例设立为Ⅳ组,为对照组,未予高压氧治疗.比较治疗后患者的NIHSS、ADL评分.结果 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同样疗程的高压氧治疗中,越早进行高压氧治疗,患者的NIHSS、ADL评分结果越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越早,越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姜兰英;林常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低收入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低收入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132例低收入家庭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血压危险度的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依从患者到第5年,低-中危组从治疗前比例的43.2%升高到53.4%,高-极高危组比例从治疗前的56.8%下降到45.8%;不依从患者到第5年,低-高危组从治疗前比例的43.2%下降到38.1%;高-极高危组比例从治疗前的56.8%上升到61.8%.73.5%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满意.结论 护理干预对低收入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及治疗依从性有显著影响.

    作者:吕素珍;翟玉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

    通过对90例出院精神病患者的随访调查,结果发现,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患者自身心理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患者缺乏相关用药知识;精神病专业康复组织缺乏等.以调查结果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使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王珊珊;韩风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士长现代护理管理技巧

    1 现代护理管理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的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过程.护理管理水平将影响到医疗质量及医院的管理水平.现代护理管理应具有科学的计划性,符合客观要求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合理的设置组织机构及人员编配、可测量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全面质量管理措施,有效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达到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1]

    作者:杨秀娥;王为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眩晕证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眩晕证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例痰湿中阻眩晕证患者,均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 76例眩晕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4.74%;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3个月后,治疗后的痰湿中阻症状Dix-Hallpike试验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眩晕证,通过健脾和胃,气行湿化,燥湿化痰、止晕定眩,临床效果确切,实为治脾虚痰湿眩晕之良药,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姚伟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音乐疗法对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

    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急性期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0%[1],它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加重痛苦,甚至增加致残率、病死率.为改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抑郁状态,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我们通过音乐疗法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明显.现将我科60例接受音乐疗法患者的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薛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987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资料,对比地区其他医院感染情况,分析院内感染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9870例呼吸科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50例,感染率为0.50%,明显低于地区其他医院的1.92%(P<0.0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多;呼吸科疾病院内感染主要原因有病人因素、工作人员因素、病室环境、抗生素的使用等.结论 应根据院内感染的具体原因,多措并举,切断呼吸科院内感染传播途径.

    作者:杜志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体会

    手术室工作因其特殊性,是一个易发生差错事故的科室,一旦发生失误,轻则影响病人治疗,延误手术时间,重则病人致残甚至死亡.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是手术室管理工作者工作的重点,也是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回首我们的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蒲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输血科的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在日常工作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满足临床用血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血库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在输血科工作中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性、规范管理工作流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松;张海娟;扬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儿支原体肺炎54例临床治疗

    目的 临床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笔者将选择本院近两年间收治的5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综合分析临床诊断方法与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疗效.结果 本组54例病例经一周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而在4个疗程之后X线胸片显示均恢复正常,全部患儿经临床治愈后出院,住院时间3d-15d,平均为6.5d.结论 在临床上小儿支原体肺炎表现出多样性且常伴有合并症,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易出现误诊.目前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采用阿奇霉素,药物释放速度缓慢且半衰期较长,对患儿的肠胃影响较小,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临床疗效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众新;李盈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试论临床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实施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加强,而临床医学教学则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方法.为了使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必要的质量监控必不可少.我院在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的同时,将开展一系列的临床医学教学的教学督导信息反馈工作.将由教学管理者、学生代表、同行教师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以座谈和书面的形式对平时的课堂、实习和见习的三大环节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估计在两年的具体评估中,教学质量监控委员会将会提供多条反馈信息,对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也将为我院对此的下一步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王铃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赖诺普利对高血压病肾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赖诺普利对140例高血压病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总结经验.方法 将于2010年3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40例)与对照组(1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赖诺普利治疗,口服应用剂量18mg/d,对照组患者为同期选择住院患者,且检查显示相关指标相近的高血压患者,予以缬沙坦治疗,口服应用剂量为90mg/d,对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胆固醇、血肌酐、血压变化及血尿素氮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一个疗程6周治疗后,经口服赖诺普利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5.9%,口服缬沙坦治疗患者,其总有效率为70.6%.结论 赖诺普利可使尿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平稳有效抗压,改善了高血压病肾功能,且安全有效.

    作者:胡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BL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目的 探讨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可行性.方法 将骨科临床实习的特点与PBL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可行的学习方案,实施该方案后,进行教学考核以及教学反馈.结果 采取PBL教学模式教导出的学生主动性较高.结论 PBL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医学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邓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中药组及针灸联合中药组各30例.针灸组30例交替针刺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和脾俞、肾俞两组穴位,每组留针20min,每天治疗1次,疗程30天.中药组30例单纯服用中药固浮汤加减治疗,每天1剂,疗程30天.针灸联合中药组30例针灸及中药治疗同时进行,每日一次,疗程30天.观察90例患者的漏尿量、伴随症状、尿失禁发作频率等指标.结果 3组治疗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漏尿量(P<0.01)、减轻患者的气短、失眠、腰膝酸软等伴随症状(P<0.01),并明显降低患者的尿失禁发作频率(P<0.01),以针灸联合中药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组及单纯中药治疗组(P<0.05).结论 针灸联合中药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作者:周云晓;陈军;金晓东;王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有关心内科护士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分析

    临床用药是否正确且安全规范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健康,因此作为直接接触临床用药的护士人员而言,能够保障用药的安全,熟知药物知识和用药安全技巧是每一个护士开始护理病人的首要条件.目前,由于对考取护士人员的要求相对比宽松,因此很多护士人员在没有熟练掌握用药技巧的情况下就直接开始护理病人,造成很多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出现,因此对护士临床用药进行安全管理分析将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作者:赵丽霞;彭秀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本院就诊的72例骨折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6个月,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术后康复效果较为理想,患者均没有出现再次骨折的现象.结论 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具有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临床治疗效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肥胖病人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ESA)在肥胖病人子宫全切术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2月--2012年3月在我院择期行子宫全切术的肥胖病人6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ESA),对照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CEA).麻醉过程中察麻醉效果及监测循环及呼吸的相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脊神经阻滞达上界平面时间少于硬膜外麻醉组.硬膜外局麻药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优良率10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86.7%,两组麻醉效果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是肥胖病人子宫全切除术主要麻醉方法.

    作者:陈艳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