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芳
目的 探讨护理诊断在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内科患者232例,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16例,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之外,又对其实施护理诊断工作;同时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而不采取任何其他额外的措施.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患者的康复情况、有无复发,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为82.76%,复发率为11.21%,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率为95.69%;相比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仅为62.93%,复发率为19.83%,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率为56.03%.数据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内科患者进行护理诊断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春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情况.方法 收集呼伦贝尔市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临床上报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事件6例,对这6例不良反应事件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上报的6例静脉推注地塞米松致不良反应事件中,涉及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小的18岁,大的67岁,平均年龄为(42.12±1.12)岁;由于过敏进行静脉推注地塞米松的3例,术后常规治疗用药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例,抗炎激素治疗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例,化疗预防性用药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例;临床表现为皮疹的3例,眼睛红肿、皮肤发痒的1例,呕逆的2例;经原因分析初步认为,患者高敏体质的3例,患者身体虚弱的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1例,患者紧张、心理因素1例.所有患者经停药、减量或有针对性临床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 静脉推注地塞米松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及时处理.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NRDS患儿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在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kg.d,分四次,用0.9%氯化钠5ml稀释,静脉注射,﹥5分钟.观察两组治疗后12小时、48小时的临床表现及PaO2、PaCO2变化.结果 治疗组30例治疗12小时及48小时后,呼吸困难和呻吟明显减轻或消失,血PaO2升高,PaCO2降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63.3%.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可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成活率,尤其在基层没有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利香;李虎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低钠血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后有1/3到1/2的患者会发病,是常见的电解质及水平衡紊乱.低血症钠常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或者脑耗盐综合征(CSWS)引起,或者两者的组合.本文从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熊海兵;熊莉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综述抗生素耐药菌增多的原因、抗生素耐药菌的传播、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化机制,以及对抗生素耐药菌的控制与抗菌治疗策略.
作者:杨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护患沟通与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应用护理语言前,对全部护士进行有效沟通、护理语言等培训,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间的沟通与交流,注意语言应用的艺术.结果 对全部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患者评分为79-98分,平均得分(92.3±10.6)分,患者对整体护理质量较为满意.结论 加强护士护理语言艺术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沟通,可有效促进护患沟通,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郭艳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放化同步治疗晚期青年型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等.方法 对32例晚期青年型肺癌采用放射治疗同步EP方案联合化疗.结果 中位生存20个月以上者13例(40.6%),三年生存7例(21.8%),5年生存2例(6.25%).结论 晚期青年型肺癌放化同步可耐受,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欠佳.减少误诊,早期诊断是改善预后关键.
作者:祁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54例,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防治措施.结果 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共15例,其中骨折不愈合1例,骨折延迟愈合5例,远端锁钉松动、退出6例,远端锁钉断裂1例,主钉断裂1例,取出髓内钉后再骨折1例.结论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是可以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江银;邓贵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临床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4月--2012年3月间收治的71例急诊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与医生配合方面及护患关系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从急诊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的患者也明显比对照组多.结论 通过对急诊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从而促进其病情快速改善.
作者:朱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社区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1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随访管理;治疗干预;健康教育.分别对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服药依从情况进行观察、调查并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87.10%,对照组为64.52%(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96.77%,对照组为83.87%(P<0.05).结论 通过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供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率.
作者:慕淑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探讨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68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实验组则进行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1.6±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1.9±0.3)分,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起效快且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在院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结核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观察临床表征,并做出临床分析.结果 在62例患者中,共有45例患者被误诊和漏诊,约占72.6%,其中39例患者为漏诊,均表现以咳痰、咳嗽和喘息发病,同时仅与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相符合;6例患者为误诊,4例被误诊为肺炎,另误诊肺脓肿2例.结论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结核病在临床上并无特异性,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确诊率,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尹龙德;李华;李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如果抗菌药使用不当,会造成一连串不良反应.本文对怎样杜绝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李杰;马清华;付洪喜;刘胜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妇科患者的护理,来检测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入院的30例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其中研究组15人,对照组15人.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方法为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中,无论是患者的满意度,还是手术的治疗效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妇科护理中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的手段.
作者:刘艳丰;刘亚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运用胸部CT影像来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对其进行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确诊为MPP患儿的治疗资料和其CT影像.结果 有26例男(54.2%),22例女(45.8%).有1例小于1岁的患儿(2.0%).有9例年龄在1-3岁的患儿(18.8%),14例年龄在3-7岁的患儿(29.2%),17例年龄在7-10岁的患儿(35.4%),有7例大于10岁的患儿(14.6%).只发生单侧的病变病例中有19例右侧病变(63.3%),有11例左侧病变(36.7%).数据表明,左侧病变明显小于右侧病变.本组中有64.6%的多个叶段受累,发病率明显高于占总数据35.4%的单个叶段受累.其中又以占35.4%的右下叶受累情况多,共有17例;右中叶受累情况占18.8;左上叶受累情况占18.8%.在病变影像中占比由高到低分别为,81.2%的大片实变影,35.4%的胸腔积液、22.9%的肺不张、12.5%的肺门淋巴结肿大和10.4%的散在斑片状影.结论 MPP患儿中,年龄大的发病率也相对高;右肺病变比例大于左肺发生病变;病变中以大片实变影为常见;影像差异与年龄段不同有密切关系;胸部CT影像学对于临床诊断儿童MPP非常有帮助.
作者:曹沛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致病原因、临床诊断及抢救方法.方法 选择58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分析其治病原因,并总结临床诊断以及抢救措施.结果 本组58例患者有中,24例(41.4%)为急性中毒昏迷,17例(29.3%)为原发性脑部疾病昏迷,11例(19.0%)糖尿病并发症昏迷,6例(10.3%)继发性脑部疾病昏迷;53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1.4%;5例抢救失败死亡,死亡率为8.6%;不同昏迷程度的患者经抢救以后,GC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改善(P<0.05).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致病原因复杂,其中,急性中毒以及原发性脑部疾病是诱发昏迷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病史及病情,及早确诊病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师占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随着国家对妇幼卫生事业的要求,保证产科质量,保障母儿安全是产科医护人员的神圣使命,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丰富孕产妇的保健知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需要理论知识丰富,专科技术过硬,应急能力强的产科护理人员.因此,如何提高产科年轻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是目前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
作者:杜玉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加强对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 加强巡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并从护理环节提出积极措施,能阻止病情发展,为治疗提供依据.结论 加强临床观察与护理能有效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
作者:杨小平;邓永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营养风险筛查2002工具的支持下,患者营养风险及临床结局.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0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无营养支持,对比析两组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及临床结局.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对患者临床结局有影响,且给予营养支持会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作者:伍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复发性流产,属妇科常见病,我们临床对7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治愈率为94.3.%.现总结如下:流产大约占全部妊娠的15%.主要临床表现为有停经史,腹痛伴阴道流血,治疗不力,会造成流产.笔者近几年来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0例,获满意疗效.
作者:马翠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