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调查分析

伍谟英

关键词:营养风险, 临床结局, 营养支持, 调查结果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营养风险筛查2002工具的支持下,患者营养风险及临床结局.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210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无营养支持,对比析两组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及临床结局.结果 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对患者临床结局有影响,且给予营养支持会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性传播疾病是指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组疾病,主要指梅毒、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病肉芽肿、细菌性阴道炎、艾滋病等20多种.其中以梅毒、尖锐湿疣、淋病、艾滋病较常见.性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其次是血液传播,再次母婴传播.随着经济的发达、信息的传播,无保护性行为的增加,性传播疾病呈上升趋势,尤其同性之间传播更为严重,性传播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卫生的问题.

    作者:付香君;付加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核象分析

    目的 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核象,目的 是增强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了解及其骨髓象特征的认识.方法 取本院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并对所有病人基本情况、骨髓像情况、染色体以及细胞形态观察并记录总结、分析.结果 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中,核象极度活跃的病人共有24例(80%)、活跃6例(占20%).粒细胞与红细胞比值无特异性病人3例(10%)、比值升高病人21例(70%).巨核细胞增高18例(60%)、降低9例(30%).结论 核象总结分析分析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来说是一项基础的实验室辅检方法,熟悉掌握其特征对该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均有帮助.

    作者:王洪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配伍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6年2月--2008年12月我院不能手术ⅢA-ⅢB期NSCLC患者70例,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同步放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放疗时同步予多西他赛(20mg/m2)配伍顺铂(30mg/m2)化疗,每周1次,连用5-6次.观察两组疗效、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5.71%)显著优于对照组(40.00%),P<0.05;随访12-48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1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68.57%、42.86%,P<0.01;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20.8±3.5)个月,(17.4±3.1)个月,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多西他赛配伍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黄东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疗效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30例(33眼)白内障青光眼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手术,观察手术前和手术后的视力、房角、前房深度以及眼压,随访3-6个月.结果 30例患者在手术后眼压明显下降,视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房角有所增宽并重新开放,前房深度与手术前相比明显加深.结论 对白内障青光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使前房加深、眼压下降、视力提高、房角增宽.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治24例分析

    目的 分析讨论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结果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6例、迟发血肿10例、重度肺挫伤肺水肿2例,腹腔内脏破裂2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4例.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有弥漫性脑肿胀、颅内血肿、脑水肿等,提高术前认识,加强手术期的管理,时机的把握,正确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不同的病因采取行对应的治疗措施,可以降低急性脑膨出的重残率及病死率

    作者:刘文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2010年至2012年郑州市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方法 对金水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构成比,对死亡原因构成及死亡地点和年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金水区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乡镇有显著性差异,乡镇高于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是死亡的重要成因,途中死亡和发弃治疗的比例偏高,应提高5岁以下儿童监护人对儿童的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新生儿死亡占46.5%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点人群,提示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工作中加强全区产科及围产期保健门诊的业务技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管理,要加强Nicu和儿科抢救设备的更新及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全面提高婴幼儿的救治成功率,从而降低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吕全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加强疾控中心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当前社会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作为单位工作开展和效益提高的重要凭证和依据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关注和重视,它的重要性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本文就疾控中心中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讨论和提出相应的强化方法和措施,从而更好的推动疾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者:杜素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关于对胃癌患者护理干预的探讨和研究

    目的 对胃癌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01月份至2012年05月份,在我院诊治的胃癌患者共计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了两个护理干预小组,分别为,综合护理组:6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方式.对照组:64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结果 综合护理组:64例,胃管脱落3例,营养管堵塞4例,其他并发症2例,基础护理达标率95.31%,患者满意度93.75%;对照组:64例患者中,胃管脱落6例,营养管堵塞12例,其他并发症15例,基础护理达标率79.68%,患者满意度75%.结论 在胃癌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和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韩涛;李元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剖宫产初产妇各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2及24h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压积下降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2及24h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红细胞压积下降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缩宫素的同时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对于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止产后出血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梁淑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子宫切口妊娠局部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加甲氨蝶呤(MTX)与单独使用肌注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5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采取子宫动脉插管,经导管灌注甲氨蝶呤50-100mg入子宫动脉,完成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对照组采取肌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记录两种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实验组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流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统计学比较,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加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疗效好、创伤小、副作用少,并可预防子宫大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率,是值得妇产科合理应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侯雅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探讨医院药学管理的发展

    在医院的工作中,药学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各行各业的服务理念在不断提升,医院药学管理也在持续拓展.虽然,当前医药管理工作遇到了许多的麻烦,但是只要医务人员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就可以推动医院药学管理工作持续发展.

    作者:崔力;高杰;邵蓉;姚东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探讨

    目的 外伤性脾破裂往往病情危重,院前急救能够为临床进一步治疗争取治疗时机,本文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措施.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急救医疗中心急救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明确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等一系列院前急救措施,完善检查,为临床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结果 23例经抢救后送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治疗,4例经积极抢救治疗后送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治疗,3例经急救后送普外科进一步治疗.无死亡病例,抢救成功率达100%.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是急重症,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才能为临床进一步治疗争取时机.

    作者:顾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护士心理素质与静脉穿刺的关系

    静脉穿刺通常总被误认为是技巧、手法以及熟练程度的简单问题,但它没有考虑到实际操作中护士的心理作用.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操作技术,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其中影响静脉穿刺的因素主要有内界和外界两个方面.内部因素包括性格特征、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外界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患者自身、物品等因素.其中护士心理素质的增强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重要的方面.

    作者:李小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信息化管理对提高病案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中的广泛使用,电子病案慢慢产生并逐步在临床使用.电子病案管理,一方面解决病案存储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病案的利用价值,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促进了医院数字化的建设.

    作者:郭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1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情观察以及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我科3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密切的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对出现的症状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经过密切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后显效率48.3%,有效率38.7%,无效率12.9%.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患者做好临床病情观察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出院速度,减低了死亡率.

    作者:沙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恢复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以了解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内收治的66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并对所选患者进行治疗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患者实行干预护理,统计分析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其中主要包括躯体不适状态、精神状态、恢复情况等,以分析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临床的干预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相较于病人接受护理之前,病人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地改善,大大提高了病人恢复的时间,以及有效地避免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老年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治疗.

    作者:程剑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基层医院外来器械的管理

    外来器械主要是指由外单位(厂家)带到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外来器械是在普通手术器械的基础上,增加了局部专项操作的手术器械[1].这类器械具有手术针对性强、组织创伤小、省时、高效等特点.根据统计,用于骨科的外来手术器械占外来手术器械中的90%左右,其中有骨关节置换器械、内固定器械和电钻等.其他专科的外来手术器械只占10%左右.

    作者:郝英营;程爱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病例、护理资料,了解围手术期护理过程.结果 结合手术方法,在围手术期给予相应护理,发生并发症3例,对患者实行紧急手术,并使用特殊护理,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均治愈.结论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发生,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郑国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与护理对策

    本文分析了内科病房目前发生医院感染主要的几个危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厉静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吉诺通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吉诺通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吉诺通胶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再出现中耳感染的情况.结论 使用吉诺通治疗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显著效果,患者在服药后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昌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