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骨科内固定取出术患者中的应用

徐永理

关键词:以人为本, 护理理念, 内固定取出术
摘要:目的 探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骨科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本文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取出内固定物的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全面深入的护理,并进行出院指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缩短了住院天数,节约了医疗成本,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且没有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通过应用以人为本的护理新理念和方法,提高了病人对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内固定取出术围手术期护理质量(表1).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60例活动期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单独用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2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观察组30例患者,2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90%;对照组30例患者,1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总有效率7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时间短,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 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阳;赵迪;杜鹏程;齐庆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普米克令舒和沙丁胺醇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普米克令舒和沙丁胺醇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反复次数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儿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米克令舒和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有助于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李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探析

    预见性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骨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医护质量和效果.预见性骨科护理能够使护士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占有更多的主动权,从而对病情的康复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通过预见性护理和传统性护理对比的角度出发,对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医治效果和意义进行了阐述.

    作者:宋如;贺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感染防护

    目的 防止口腔科职业感染的发生.结果 完善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职业防护措施.结论 加强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作者:韩金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通过采用MRI方法诊断的下颈椎韧带损伤的案例分析对其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下颈椎前后纵韧带损伤患者的MRI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使用MRI进行诊断分析的纵韧带损伤患者的诊断精确度高,且诊断过程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结论 采用MRI确诊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是否损伤,可以更加精准全面的帮助临床医护人员设计治疗方案,且不对患者产生电离辐射伤害,是一种更加适用于临床的优良影像技术.

    作者:曹沛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后一年内中孕引产中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索一种剖宫产术后一年内中孕要求引产的安全、有效、简单、经济的方法.资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7--2010年25例剖宫产术后一年中期妊娠要求引产病人中米索前列醇运用的临床资料.结果 25列剖宫产术后一年内中孕引产病人中都使用了米索前列醇,结合正规临床引产观察与处理,均能安全有效的终止妊娠.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术后一年中期妊娠引产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赵清;王智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拖出术患儿护理进展

    目的 探究对先天性巨结肠患者行肛门拖出术围手术患儿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我科就诊的患有先天性巨结肠需进行经肛门拖出术的患儿20例,护理措施包括在术前的一周进行清洁灌肠,加强患儿的抗炎、补液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在患儿术后进行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肛门创口以及尿管的护理等,术后2周后进行扩肛治疗,进行耐心的出院指导等.结果 20例患儿均治愈后出院,没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随访无便秘或者大便失禁情况的发生,排便次数正常.结论 对先天性巨结肠行肛门脱出术的患儿进行加强的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收到明显、确切的护理效果,帮助患儿获得治愈.

    作者:赵莹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预防方法及工作体会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为主要病变并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它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危害极大.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及体液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和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传播等.预防乙肝的关键是科学规范的接种乙肝疫苗,增强机体抵御HBV的能力.

    作者:贺爱秋;焉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农村公共卫生现状和管理措施

    公共卫生是保证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基本的卫生保健,目前,城镇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农村医疗条件差、人们保健意识缺乏、有关部门支持力度差等,严重影响着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70%的人口来至于农村,做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农村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寿命,对我国生产力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本文就目前农村公共卫生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管理措施.

    作者:杨丽;吕燕;吕莉;李静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颈脊柱推拿对减轻慢性颈痛患者肘屈肌抑制机制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颈脊柱推拿对减轻慢性颈痛患者肘屈肌抑制机制展开分析讨论.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32例慢性颈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颈脊柱推拿水平为C5-7,采用肌电描记以及插入颤搐法来对患者的肘屈肌在大活动范围内随意收缩时对二头肌的激活作用进行评定.对压痛阀以及颈活动度用痛觉计和关节角度计进行测量.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表现为典型的压痛敏感性增高、颈部活动侧面受损、二头肌抑制.通过对患者进行脊柱推拿后,患者的二头肌抑制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出现了肌力增强的情况,其压痛阀以及颈活动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 在对慢性颈痛患者进行治疗时,脊柱推拿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疼痛敏感性、颈部活动度以及肌肉功能,在临床治疗慢性颈痛的过程中,可以对颈脊柱推拿法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李达春;周德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肺部CT检查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对照研究

    目的 对照分析肺部CT检查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各个方面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收治有高度胸部病变的患者60例,对他们然后将这6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分比为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平均每组30例肺部病变患者,常规剂量组进行常规剂量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于低剂量组进行低剂量胸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然后对照观察胸部多层螺旋CT检查对病变的定量、病灶数量以及诊断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且还要研究辐射剂量的差异,后,总结肺部CT检查低剂量与常规剂量的各方面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通过将其与肺部CT检查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进行比较后,发现低剂量多层肺部螺旋CT检查不但对肺部的主要观察部位的图像质量影响较小,而且还降低了群体辐射剂量过大的问题,并且其在检查中对病变的定量、诊断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 首先,21mAs成本效益低,能够防护患者的胸部受辐射,并且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影像质量;其次,肺部CT检查对于一些肺部病变的确诊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各种肺部疾病分频发,这就使得定期做相应的肺部CT检查是相当有必要的,这样有助于在早期发现病变并且较早的接受治疗,降低了患肺部疾病导致死亡的概率.后,随着CT检查技术的普及,在检查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降低群体辐射剂量,预防患者受到不必要的辐射.

    作者:王克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富马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分析富马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49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7例患者接受葡萄糖酸亚铁治疗,治疗组22例患者接受富马酸亚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治疗前相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富马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较易被患儿接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大大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的结节,多伴后方回声衰减,钙化及液化较少见,血供多较丰富,且多表现为高阻动脉血流,部分可见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3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前1天及术后第3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伤后椎体前缘高度与俯卧后穿刺前伤椎前缘高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俯卧后穿刺前伤椎前缘高度与穿刺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是一种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

    作者:张森;刘应开;邹坤明;单海洋;公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6例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02月到2013年03月收治的86例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患者单独使用利多卡因治疗,B组患者单独使用胺碘酮治疗,C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结果 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独用药,存在的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作者:赵红卫;郭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直接影响手术成败,占外科医院感染的8.00%-40.00%,一方面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另一方面增加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可并发脓毒血症,增加死亡率,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何降低手术部位感染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就手术切口感染高危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作者:陈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图像分阶段方法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

    目的 探讨分阶段方法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的异位妊娠图像进行分阶段分析.结果 第一阶段:单纯盆腔积液阶段5例;第二阶段:孕囊样阶段5例;第三阶段:孕囊内见卵黄囊阶段9例;第四阶段:孕囊内见胎芽阶段15例;第五阶段:混合性回声团块阶段67例.101例中手术证实异位妊娠96例占94.1%,误诊5例占5.9%.结论 图像分阶段诊断异位妊娠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邢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连素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笔者从2009年起用黄连素治疗多种心脏疾病所致的室性早搏患者24例为治疗组,并以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75%,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18.7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黄连素是一种有效的、不良反应轻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苏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中早期干预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疾病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方法 以2011年2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护理采用早期健康教育,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优,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工作中采用早期积极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血糖,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鲍永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春西汀对血管性痴呆(VD)疗效和作用机制

    目的 观察使用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4月--2012年9月收治入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HDS评分及血浆Ac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使用长春西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并提高血浆Ach含量水平.

    作者:王心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