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凤
目的 研究分析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垂体后叶素结合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接受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咯血病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100例老年中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传统护理,实验组进行改进后的优质护理.结果 实验组50例患者中有47例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94.0%,而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36例对护理工作满意,满意度为72.0%,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表明改进后的优质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不舒适感.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中风患者护理中,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身心健康.
作者:文贵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保障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分段保健护理对孕妇糖代谢异常所发挥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各5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对照组孕妇采取常规治疗,对治疗组孕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分段保健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孕妇在各个时间点血糖水平和血糖控制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治疗组孕妇血糖的控制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孕妇血糖的控制效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分段保健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孕妇的护理过程中能够对孕妇的妊娠初期、中期和晚期提供全程、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了孕妇的血糖,保障了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提高了孕妇的满意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月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分析化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医学生对课程不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并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处方.方法 以自微乳化效率为指标对不同的油和乳化剂进行配伍选择,确定可行的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基础处方.结果 与结论 通过处方研究确定了一系列微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处方.
作者:徐卓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及家长的防病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儿童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儿童,一组儿童实施常规的门诊检查为对照组,另一组儿童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儿童以及家长的疾病认识程度以及防病意识度.结果 观察组的儿童及家长的疾病认识程度以及防病意识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儿童心理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的提高儿童及家长的预防意识,提高儿童的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作者:陈云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研究对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工作意义重大,参与式教学法可激发护生见习中积极性,驱动护生自主学习,培养护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见学成效.
作者:刘兴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统计我院2008年--2010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2008年--2010年我院抗菌药物消耗品种、金额、用药频度进行分析.结果 3年来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逐年下降,其中头孢菌素类,硝基唑类占主导地位.结论 抗菌药物种类繁多,临床应用广泛,应提倡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
作者:邹敬伟;阎丽丽;杨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灾后传染病的控制措施效果以及报告分析.方法 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疾病防控措施.进行随机性抽样的灾民问卷调查.对防控的效果实施快速评估.结果 重灾区住户消毒比例为96.1%.消毒平均的频次1.8.生活垃圾集中处理81.6%.厕所消毒的比例92.6%.厕所消毒平均的频次1.6.厕所粪便清运比例51.7%.轻灾区相应数据为95.4%.1.7.59.3%.87.8%.1.5.51.6%.同时灾区人民仅饮用瓶装水占比0.9%.饮用瓶装水或集中供水占比10.6%.饮用井水(未消毒比例)为88.3%(2.2%).饮用河沟水(未消毒比例)为3.9%(35.7%).自制食物为99.2%.食用凉拌菜为5.1%.食用剩饭菜为12.9%.结论 实施的控制措施具有科学有效的特点.但也还需要着更长时间对其加以验证.
作者:史志来;马峥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研究奥氮平对阿尔兹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阿尔兹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患者73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患者比较,以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且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病伴有精神行为症状期间给予奥氮平治疗的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康红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门诊小儿氧驱雾化吸入治疗时的依从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从2012年11月1日--2013年3月31日在门诊氧驱雾化吸入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4人雾化吸入治疗仅1天,占29.3%,其中3岁以内患儿共60名,占63.8%,分别是小于1岁28人,1至2岁19人,3岁13人.226人雾化吸入治疗≥2天,占70.6%.196人雾化吸入治疗≥3天,占61.2%.87人反复多次在门诊雾化吸入治疗,占27.2%.结论 小儿在门诊进行氧驱雾化吸入治疗有较好的依从性,另分析3岁以下小儿依从性较差.
作者:沈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介绍作者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和教学体会,针对医学院校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的专科职业教育的特点,从加强学习目的 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等方面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案.
作者:司小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用于磁共振检查过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行磁共振检查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则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SCL-90)等.结果 对照组和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3%,100.0%;人性化护理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性化护理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焦虑、强迫及偏执等SCL-90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检查过程人性化护理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减轻不良心理状态.
作者:钱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情况,并总结相关的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护理路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统计学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评价护理质量,P<0.05,两组护理效果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临床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X2=6.9818,P<0.01),研究组患者护理及格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及格率(X2=6.1714,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更加标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和探讨.方法 取我科自2011年6月以来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74例,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37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视为对照组;另外3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视为实验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 实验组有效35例,总有效率达到94.6%;对照组有效27例,总有效率达到73.0%,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并稳定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车飞;刘博;毛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75例多发肋骨骨折采用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1-12个月的随访,拍x线复查骨折线模糊或消失,无骨折不愈合,术后胸廓稳定性增加.结论 应用爪形肋骨接骨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江曙光;洪松;张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的结节,多伴后方回声衰减,钙化及液化较少见,血供多较丰富,且多表现为高阻动脉血流,部分可见腋窝淋巴结肿大.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张苗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是儿童常见的儿童肘部外伤,因该部位骨骺因年龄差异而造成尚未出现或部分出现.由于骨骺未骨化,X线征象发现较少,极易发生漏诊和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X线征象认识水平,统计2007--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肱骨远端骺离型骨折60例X线征象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庄玉东;梁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无痛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8月--2013年2月胃镜检查的患者15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7例,观察组采用脉推注0.5μg/kg瑞芬太尼,然后缓慢静脉推注2mg/kg丙泊酚20ml,丙泊酚追加1ml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利多卡因喷雾咽喉表面麻醉.结果 观察组出现肢动1例,占1.3%,对照组出现恶心10例,占13.0%,出现呛咳9例,占11.7%,出现肢动18例,占23.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麻醉处理,观察组优良率为100.0%,对照组优良率为74.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刺激,使胃镜检查顺利进行.
作者:杨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玻璃纤维桩和镍铬合金铸造桩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上颌中切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用玻璃纤维桩和镍铬合金铸造桩固定修复,观察1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玻璃纤维桩40例中39例使用良好,1例松动;镍铬合金铸造桩40例中34例成功,5例出现牙龈黑线,1例牙根裂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玻璃纤维桩比镍铬合金铸造桩具有更好的组织相容性与修复效果.
作者:李跃茹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