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于存琦;刘晓馨;于洁

关键词:经阴道超声, 子宫内膜, 息肉
摘要:目的 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阴道超声对均匀高回声型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较高.结论 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价值,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重要手段.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三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伤手术麻醉的效果观察

    手作为人类活动中灵活的部位,在人类的生产劳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人体容易受到伤害的部位,当手受到伤害时如何麻醉,在无痛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手术,是摆在我们麻醉医师面前的重要任务.由于臂丛神经分布不集中,不同的麻醉方法中或多或少地造成麻醉阻滞不完善,从而造成病人的痛苦,是我们麻醉医师不愿意看到的.本文主要是选择三种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外伤手术的麻醉,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三组间的麻醉效果观察.

    作者:李恒然;姜春华;王幸巧;孔连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目前药物治疗上广泛采用注射剂给药且常常多种注射液配伍在一起注射,这样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中药注射剂与其它注射剂之间的配伍使用,从而使其在化学,药理方面出现一定的不合理配伍.

    作者:李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动态研究

    目的 本研究以潍坊医学院在校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每年职工体检报告资料,对其进行动态研究,阐明医学院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规律,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 利用潍坊医学院教职工2008至2012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资料.采用率、构成比等相对数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年份间的比较研究.结果 ①2008年排在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高血糖、高尿酸症;2012年排在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脂肪肝、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②高尿酸症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为3.75%;2012年为13.37%.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率基本稳定,2008年分别为20.25%、21.05%、6.60%;2012年分别为21.60%、21.10%、5.28%.高脂血症呈下降趋势,2008年为32.76%;2012年为10.18%.③以2012年体检结果为例,从性别来看,男性患病率普遍比女性高.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32.40%,女性8.55%;高血糖男性为9.56%,女性为0.52%;脂肪肝患病率男性为32.87%,女性9.07%.从年龄来看,40-60岁人群患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血糖体检结果显示40-60岁的患病率为5.28%,血脂体检结果显示40-60岁的患病率为9.81%,其他年龄段合计患病率为0.37%.结论 医学院校教职工虽然具有更多医学知识,但是其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男性特别是35岁以上教职工的健康干预,加强具体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做到定期体检,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尹凤玲;孙广宁;周文宾;陶恩学;王洪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1——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2011--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结果,总结其流行病学特征和防控措施.方法 选取2011--2012年我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案例46起,对其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起案例中,检出病原菌的有35起,未检出的有11起,在不同发生月份、不同年龄段、不同场所的食物中毒发生率有着一定差异(P<0.05).结论 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以4-9月份、餐饮场所及青少年儿童检出居多,呈现出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应根据其特征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出积极防控对策,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

    作者:朱传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

    目的 做好护理管理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查阅2011年院病历结合床旁询问、体检.分析医院感染与护理管理之关系.结论 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无菌操作,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介入导管治疗盆腔脓肿两例

    目的 经皮介入导管治疗盆腔脓肿的疗效判定.方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介入导管治疗盆腔脓肿,观察疗效.结果 两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100%,随访至今无症状复发.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作者:郑杰;董云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了解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32例丙泊酚静脉麻醉行无痛人流术者(实验组)和140例行传统人流术者(对照组)的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发生人流反应综合征例数比较.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人流反应综合征发生率则少于对照组.结论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已成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有效的镇痛药,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厚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部再次手术切口两种缝合方法比较

    目的 探讨腹部再次手术切口新的缝合方法效果.方法 将82例再次原切口进腹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常规缝合方法和改良缝合方法的耗时及愈合效果.结果 改良组腹部切口缝合时间远短于对照组,改良组41例腹部术后切口无一例裂开,对照组4例切口裂开.结论 改良组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切口缝合方法.

    作者:吕志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胆肠吻合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在治疗肝胆管结石中胆肠吻合术的作用.方法 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胆肠吻合术,对照组患者采用T管引流术.结果 对照组3例失访,37例患者中,25例优,5例良,7例差,治疗有效率为81.1%.观察组2例失访,38例患者中,34例优,3例良,1例差,治疗有效率为97.4%.P<0.05,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胆肠吻合术,除胆道梗阻、去除肝内病灶的方式保持畅通引流,修复狭窄胆管,根据患者的胆管肝脏病例以及结石部位、手术指征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效的降低结石残留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严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癌症患者护理体会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充分说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护理工作,给癌症患者提供合理的护理,对居世界顽症之一的癌症患者来说尤为重要.为了尽力使患者临终前处以舒适宁静安详的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是关键.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从精神上和身体上护理安慰他们,尽量延长和提高生命质量,我在护理中得到几点启示,现分述如下.

    作者:李会清;郑金萍;李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通过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76例,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通过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5例患者为实验者,剩下的通过常规手术治疗的31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他们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治愈6例,显著改善4例,有效率仅为32.26%;而实验组的45例患者中治愈26例,显著改善12例,有效率达到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能够使患者在治疗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顾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医院信息管理的分析

    在对数据挖掘技术基本定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医院信息管理过程中数据挖掘的基本步骤,从财务管理、经营目标管理、经营决策管以及医院资源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杨长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认知度与支持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在校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认知程度及其态度,为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走访对学院在校临床医学生的认知和支持度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知情况上,78.6%的在校医学生部分了解,有18.4%的在校医学生完全不了解,完全了解的人仅占3.0%.在支持情况上,47.1%的同学表示非常支持,有30.0%的同学觉得无所谓,不支持的同学达22.9%.结论 加强该政策在学生群体中宣传力度,并在待遇、师资、管理等方面对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作者:顾文义;陈小彬;唐仁杰;吴江林;蔡婷;顾文平;徐晶晶;李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00名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情况及其危害,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500名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血脂水平异常有124例,设为观察组,血脂水平正常有376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各血压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24h脉压均值、日间收缩压、24h收缩压、2日间脉压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间舒张压标准差、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夜间舒张压标准差、夜间收缩压标准差、24h收缩压标准差均高于对照组(P<0.05).均经高血压药物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较对照组差(P<0.05);随访2年,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并高血脂是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注意改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与血脂水平,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以预防高血脂及相关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继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IV检测中的S/CO值意义

    目的 分析HIV检测中S/CO值重要意义,比较S/CO值与OD值的差异.方法 对2010年--2012年HIV检测中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CO值大小能对确证结果具有重要意义,S/CO值≥6.0与确证结果具有一致性,可以作为确证实验的替代策略,可以较早确定艾滋病感染疫情.结论 在HIV确证结果未出来时可提早采取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王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专科护士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作用

    目的 评价PICC专科护士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PICC置管患者120例,其中由PICC专科护士护理的置管者为观察组,由非PICC专科护士护理的置管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专科护士能有效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昌娇;钟小玲;黎宝珍;王燕平;卢小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的临床急诊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如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急诊护理.方法 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以及并发症护理.结果 观察组再通率为79.38%,死亡率为6.18%,并发症发生率为10.3%;对照组患者再通率为50.0%,死亡率25.0%,并发症发生率为12.5%.两组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静脉溶栓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并配合科学的急诊护理,从围手术期以及常见并发症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功能方面的改善有显著效果,能够很大程度的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兵飞;宋元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去痛片致小肠穿孔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XXX,男性,58岁,主因突发腹部疼痛1天入院,于入院前1天,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呈胀痛,无放射痛,无恶化及呕吐,无腹泻,无发热及黄疸,查体:生命体重平稳,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胃肠及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下腹脐周为重,无肌紧张,化验血常规WBC2.4×109/L,腹平片示:膈下游离气体,以消化道穿孔收住院,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胃十二指肠未见穿孔,肝胆胰脾未见异常,沿十二指肠悬韧带向下探查小肠,可见距回盲部45cm,30cm处回肠2处穿孔,且穿孔处有炎性胼胝,肠这无狭窄及僵硬,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再沿回盲部,查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正常.术中诊断小肠穿孔,行肠穿孔修补术,并下腹胫引流管,术后化验白蛋白16g/L,术后2天挨药切口裂开,腹水较多,转上级医院行小肠部分切除(约40cm)并减张缝合.术后经抗炎,静脉高营养治疗后,治愈出院,术后病理穿孔部位为炎症所致.

    作者:许艳东;李彬;西占军;李刚;刘秋乐;刘亚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孕产妇短P-R间期50例分析

    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的医疗水平,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孕产妇短P-R间期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 对我院在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0例孕产妇进行ECG健康检查,并对短P-R间期的孕产妇进行随访.结果 在经过检查和治疗后,50例P-R间期≤0.11s患者当中,共有48例患者得到治愈,治愈率为96%,2例患者未得到治愈,比例为4%.结论 在针对待产孕产妇进行日常检查和护理过程中,当孕产妇出现短P-R间期现象时,需要结合患者的孕周、身体健康情况等方面综合进行考量,给予孕产妇相应的治疗和处理措施,从而有效的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保证胎儿的健康成长和发育.

    作者:张玉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彩色超声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彩色超声诊断价值,为以后的临床诊断作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的彩色超声诊断资料,对比两组彩色超声诊断资料的颈总动脉和颈总动脉分叉处内-中膜厚度,分析彩超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总动脉和颈总动脉分叉处厚度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级别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以为及时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高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