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王春山;闫晓梅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癌, 发病率, 诊断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108例甲状腺肿并发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108例作为治疗组;并随机选取同期单纯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92例作为对照,并分为对照组.后对两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结节中钙化发生率为45.38%,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9.35%,两组患者结节中钙化发生率有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高,采取早期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效果显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伤口门诊护理的现状及对策

    伤口护理作为专科护理的重要领域,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从初始的模糊处理到现代的科学护理,经历了漫长的改良和创新.作者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搜集,分析了伤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作者:荆淑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2012年昌吉州儿童健康管理指标分析

    1 儿童保健全州11170活产数,73537例7岁以下的儿童人数,5岁的儿童人数56454人,3岁以下36274人.1.1 儿童保健服务情况1.1.1 新生儿访视率,在2011年至2012年我州儿童保健管理率,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变化不大,3岁以下新生儿访视率呈现小幅上涨趋势.主要是由于该项目的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

    作者:李冬梅;李冬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1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组80例,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麝香保心丸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日3次,每次2粒,观察期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电图变化及心绞痛的疗效.结果 对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4%(P>0.05);对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麝香保心丸组为87%,对照组为67%(P<0.05).结论 长期应用麝香保心丸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作者:王青;杜海晴;周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08年--2013年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96例,以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四妙勇安汤,2周为1个疗程.在1个疗程之后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显效率为39.6%(19/48),总有效率为72.9%(35/48);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2.9%(35/48),总有效率为93.8%(45/48),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临床疗效病死率,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还有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耿;黄云兰;韦凯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1例,其中Ⅰ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Ⅱ组给予格列吡嗪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性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均出现显著性下降,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结论 二甲双胍和格列吡嗪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面均显著的临床疗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析化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

    分析化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课程,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医学生对课程不重视,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建议,并已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危妊娠在超导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在超导无痛人工流产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了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确诊为高危妊娠孕妇共60例,对选取的孕妇行超导无痛人工流产术,并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等.结果 行超导无痛人工流产术的60例高危妊娠孕妇均一次性成功取出胚胎,无漏吸及吸宫不全的情况,同时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术后复查恢复良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对于高危妊娠患者选取超导无痛人工流产术进行流产,手术的风险较少,且手术彻底,对女子子宫伤害小、无扩宫且手术安全,可以在临床上给予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郝淑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医学院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动态研究

    目的 本研究以潍坊医学院在校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每年职工体检报告资料,对其进行动态研究,阐明医学院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规律,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 利用潍坊医学院教职工2008至2012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资料.采用率、构成比等相对数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年份间的比较研究.结果 ①2008年排在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脂血症、高血压、脂肪肝、高血糖、高尿酸症;2012年排在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脂肪肝、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高血糖.②高尿酸症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08年为3.75%;2012年为13.37%.脂肪肝、高血压、高血糖患病率基本稳定,2008年分别为20.25%、21.05%、6.60%;2012年分别为21.60%、21.10%、5.28%.高脂血症呈下降趋势,2008年为32.76%;2012年为10.18%.③以2012年体检结果为例,从性别来看,男性患病率普遍比女性高.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32.40%,女性8.55%;高血糖男性为9.56%,女性为0.52%;脂肪肝患病率男性为32.87%,女性9.07%.从年龄来看,40-60岁人群患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血糖体检结果显示40-60岁的患病率为5.28%,血脂体检结果显示40-60岁的患病率为9.81%,其他年龄段合计患病率为0.37%.结论 医学院校教职工虽然具有更多医学知识,但是其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重视男性特别是35岁以上教职工的健康干预,加强具体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做到定期体检,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尹凤玲;孙广宁;周文宾;陶恩学;王洪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介入治疗技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介入治疗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40例,所有患者发病到溶栓的时间距离在3-24小时之间,对患者进行尿激酶的持续泵入,泵入速度为每分钟1.0万U,总共需要泵入尿激酶总量为120万U,再对患者进行其它的常规性治疗以辅助,连续接受治疗时间为14天,观察患者相对于接受治疗前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的溶栓总有效率为87.5%(35/40),显效率为67.5%(27/40),血管再通率为80.0%(32/40),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对于治疗前有出现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介入治疗使用动脉内溶栓,有着安全高效的特点,对于患者再通闭塞动脉有着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雪松;单媛媛;杨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细菌学检验在医院感染检测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在医院感染中细菌学检验的作用.方法 我院选择2009年10月--2012年10月间出现院内感染的患者,对其细菌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传染源的存在、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每个环节都与微生物学检查息息相关.医院内出现感染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外源性感染以及内源性感染.结论 我国医院感染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抗生素的滥用情况比较突出,对手术室等消毒灭菌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和适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与医院感染的关系非常密切,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面对的任务还很艰巨,但是我们相信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我国医院感染的几率降到低水平,将医院感染监控及预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众多患者消除不必要的痛苦.

    作者:洪淑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3例颅脑创伤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各不同类型的颅脑创伤患者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希望能够使目前国内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技术的提高有所帮助.方法 对抚顺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到2013年1月共10个月内收治的13例颅脑创伤病患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死亡病历包括死亡患者及自动出院放弃治疗者).结果 13例患者中青少年和儿童伤员共2例,占总体的13.1%;65岁以上老年伤员共3例,占总体的23.1,其中坠落伤和摔伤3例,占老年颅脑创伤的75.0%;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型颅脑创伤共6例,占总体的46.2%;多发颅脑创伤中四肢骨折及骨盆合并颅脑损伤患者共3例,其中进行内固定手术和早期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共2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例,占总体的7.69%,数据显示开放性颅脑损伤死亡率明显低于闭合性颅脑损伤[1].行规范化分级胃肠内管饲营养患者共5例,其平均带气管套管时间比单纯鼻胃管肠内管饲有所缩短(P<0.05).13例创伤病患中1例死亡,总体的死亡率为7.69%.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老年伤、以颅脑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内开放性颅脑损伤(脑脊液漏)及儿童伤等特殊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案、临床特点及临床效果皆各有特点,对特殊类型的颅脑损伤应根据病患个体进行相应个性化治疗方案,这样有助于颅脑创伤患者救治水平的整体提高.

    作者:陈明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观察以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妇产科手术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有助于其术后疼痛程度的减轻,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海拔地区无症状性脑梗塞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高海拔地区无症状性脑梗塞(silent Cerebral infarction,SCI)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居住在高海拔地区的83例无症状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变化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田威;宋朝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监测

    目的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对手术室空气、物品、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的情况进行监测.方法 2011年1--l2月期间对本院普通手术间、感染手术间、无菌间空气及其手术室内物品和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等消毒结果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标准严格消毒后所有消毒结果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采用生物监测方法证明手术室目前消毒程序完全达标.

    作者:崔敏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局部并发症后心理护理的干预

    目的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局部并发症后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采取冠心病介入疗法治疗患者235例,其中4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2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 在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2例(8.3%)出现焦虑、紧张,1例(4.2%)出现恐惧情绪,1例(4.2%)存在羞怯等心理问题;对照组8例(33.3%)出现焦虑、紧张,5例(20.9%)出现恐惧情绪,4例(16.7%)存在羞怯等心理问题,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出现局部并发症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地配合治疗,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目的 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108例进行分析,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36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三组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在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1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拔管后即刻和拔管后1h意识状态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 相对于静吸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更加稳定,患者痛苦小,苏醒质量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忠荣;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家庭病床科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 讨论总结对家庭病床科病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我院在2008年3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050例患者所进行的健康护理方法,分析总结.包括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而主要是心理护理.结果 2050例患者,配以经验丰富的全科医生,以及娴熟,细致,有耐心,素质好的护理人员,在经过精心的各项护理后,尤其是心理方面的护理,均取得了不同程度比较满意的疗效.99.1%的患者表示满意该项服务.结论 对于家庭病床科的患者,我们除了需要对其身体上,即有关于疾病方面的照料外,还需要对其心理全方面的护理,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帮助患者减轻负担,减轻病痛.

    作者:周梅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CT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CT在胸部创伤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86例胸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分析86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及检查资料.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创伤性肺囊肿3例,创伤性湿肺5例,心包积液1例,肺挫伤60例,肺血肿10例,合并脏器损伤7例,纵膈皮下气肿15例.结论 CT对于创伤诊断的精确度很高,在胸部创伤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是现阶段下胸部创伤常用的检查方法.

    作者:姜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成效

    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要以患者为中心,全院护士一盘棋,依据患者数量的多少,患者病情的轻重;依据护士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和经验,调整护士数量,调整护士的配比,使护士工作负荷适量,才能使优质护理服务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虹;罗万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93例临床总结

    目的 探讨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93例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93例病例中,出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有12例,占12.9%.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阻力估计不足,手术创伤大,保护措施不到位和术中产热量大,是造成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结论 采用涡轮机钻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可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