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介入治疗妇产科急性大出血69例的观察

钟丹鹤

关键词:介入治疗, 动脉栓塞术, 妇产科, 急性大出血
摘要:目的 对妇女科的急性大出血采用动脉栓塞治疗相配合治疗的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保守方式治疗无效的急性大出血女性患者69例,对她们采取动脉栓塞治疗,抢救配合,同时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 在采取动脉栓塞治疗之后,其子宫出血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制止,并且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 通过动脉栓塞术与影像技术相结合的形式,能对出血位置予以准确定位同时实行止血处理,它的疗效非常显著,并且具有并发症少、止血快速等优点,与此同时,它还能确保年轻患者具有生育能力,因而它在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无创通气治疗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 总结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在使用无创通气治疗时所引起的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急诊收治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28例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加强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28例患者护理效果明显,无并发症发生,均好转出院.结论 对使用无创通气治疗的慢阻肺合并二型呼衰患者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宗秋梅;王巧云;戴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62例患者病例资料(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采用西药治疗的62例盆腔炎患者病例资料(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后,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7.09%)明显高于对照组(75.81%).结论 采用中医辨证,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的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战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15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观察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术后护理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的11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上述病例随机分威两组,即对照组(65人)与实验组(60人).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临床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已有的常规护理之下,再进行精心护理干预.结果 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实验组的内瘘使用时间与开放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行动静脉内瘘的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内瘘感染等并发症,有效地延长内瘘使用时间,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张艳丽;宋秀芝;马静静;马会敏;张云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接诊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观察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次数.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的次数上,研究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的护理中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次数,提高护理的满意度.因此,患者沟通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静;王学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目的 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诊治的冠心病态者100例,按照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低HDL-C发生率、三支病变发生率明显较单纯冠心病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其各项危险性指标明显增高,应该加强冠心病患者各种危险性因素的预防干预,调控患者血糖、血脂及血压的变化,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可延缓冠心病患者的病程进展.

    作者:丁英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对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6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糖尿病组和健康组,对共展开血脂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比较发现,糖尿病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两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血脂异常发生率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会发生显著的血脂异常现象,对血脂指标展开检测可为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治疗中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7月到2012年9月期间临床诊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患者都进行高血压常规药物治疗,但试验组在进行临床用药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基于数据统计对比结果进,行二者的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试验组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护理干预治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护理干预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结论 高血压临床治疗过程中在进行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痛,且临床护理干预能优化临床用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肖黎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动静脉内瘘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手术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50例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经过.结果 150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为90%.结论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安全、创伤小、感染率低、可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术前准备及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对患者的手术成功起到关键的作用.

    作者:王亚静;王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药物流产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认清降低剖宫产的必要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瘢痕子宫中孕引产的孕妇16例,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观察用药到宫缩发动时间,用药到分娩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及产后感染情况.结果 用药后,96%在用完米索前列醇后12h内分娩且产后2h出血量平均约110ml,一例发生瘢痕子宫破裂,无一例产后感染.结论 药物流产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相对安全有效,也要注意发生瘢痕子宫破裂的危险.

    作者:李凤芝;彭淑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心血管专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 对心血管专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关的对策.方法 此次研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20例,同时对同期的2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引发我院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和患者缺乏一定的沟通、医院的环境、管理者所造成的不安全性因素、医生和患者所造成的不安全性因素.结论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对护理文书进行必要的规范等.

    作者:王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T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的价值(附30例报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例脾外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已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脾外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平扫后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 30例患者,平扫即可确诊脾破裂的23例,可疑脾破裂4例,未见异常3例,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76.7%.7例增加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皆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CT平扫对脾破裂诊断快速有效,对可疑脾破裂患者,CT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满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者:肖古华;陈宝芝;姜晓燕;冯波;夏文骞;刘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后勤保障能力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先进医疗设备的购置和使用已成为了各个医院提高诊疗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手段.随着医疗设备资产的不断增加,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也变得愈加复杂和繁重,怎样提升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做好医院后勤保障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层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本文从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出发,从设备采购、设备使用、设备维修、设备淘汰、设备档案等方面,阐述了加强医疗设备管理的相关策略.

    作者:刘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治疗,包括调节饮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服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40例患者总有效38例(95.0%),对照组总有效31例(77.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多种手段相结合,并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西咪替丁注射液静滴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清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论彩超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和探讨关于利用彩超辅助诊断老年颈脉粥样硬化的结果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过磁共振成像(MRI)与CT、临床病理学来确诊的50例老年脑梗死的患者采用彩超进行诊断,之后在将50例患者运用彩超进行诊断的结果和临床病理学的诊断结果再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使用彩超诊断患者血管内膜增厚的终检查准确率为100%,患者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检查准确率为92.7%,检查患者管腔轻度狭窄的准确率为100%,检查患者血管明显狭窄的准确率为85%.终的检查总体准确率为93.76%.结论 对患者使用彩超诊断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和正确率是很高的,是能够帮助临床治疗脑梗死的跟踪和随访提供相关的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的.

    作者:于希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60例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把16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根据临床路径给予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差异明显(P均<0.05),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把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房丽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 对于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对220例肝胆管结石痛患者进行分型之后,经过不同的外科治疗方法对于同一种临床病理类型进行治疗,并且对结石的清除率以及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根据肝胆管结石病的类型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收到不同的效果.结论 治疗肝胆管结石疾病,依据临床病理类型的不同,其治疗的方法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临床上要依据病理类型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治疗.

    作者:刘淑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幽门螺杆菌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比观察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后摒弃传统抗生素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伴消化性溃疡,通过临床试验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用药的两组不同联合用药的效果观察,确定对小儿幽门螺杆菌伴消化性溃疡的显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02例幽门螺杆菌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的基础用药均为奥美拉唑,试验组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对照组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结果 用药后观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和幽门螺杆菌的复发,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从数据上有优势.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对小儿幽门螺杆菌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肝素锂抗凝血用于门急诊临床化学检验的可行性评价

    目的 本研究将对门急诊临床化学检验中肝素锂抗凝血的使用可行性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肝素锂抗凝血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80例门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静脉血液标本进行收集,每位患者的血液标本均采用肝素钠真空管、肝素锂真空管、普通干燥真空管这三种标本收集管进行放置,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来对患者血液标本中的26个生化项目进行常规测定.结果 在本研究的26个检测项目中,三组标本中的肝素钠、肝素锂、乳酸脱氢酶(LDH)血清、钠(Na+)、钾(K+)的抗凝血浆测定值存在明显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标本中的其它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对门急诊患者进行化学检验的过程中,除了肝素钠、LDH血清、Na+、K+可用于其临床化学检验外,肝素锂同样可以应用到门急诊临床生化项目检测的过程中,因此,在对门急诊临床化学进行检验时,可以对肝素锂抗凝血浆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特殊故障及警示

    目的 探讨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特殊故障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观察仪器运行情况,根据检测结果人工比对,根据故障分析原因并采取处理方式.结果 实施跟踪观察仪器运行,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结论 在FAME仪器运行时,进行动态观察和检测结果人工比对,可避免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的特殊故障造成重要影响.

    作者:王富强;王新梅;秦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超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讨论彩超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3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其进行彩超检查,观察血栓形成的大小、涉及范围、发生部位、深静脉管壁、管径及其周围结构等等.结果 38例患者中共检出患肢46条,下肢静脉完全栓塞24例,不完全栓塞14例.结论 彩超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明确血栓形成的大小、部位、范围及其阻塞程度,对下肢深静脉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其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