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电图对儿童早期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廖丽红;何文钦

关键词:脑电图, 儿童早期病毒性脑炎,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在儿童早期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临床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其早期EEG改变.结果 35例患儿中,脑电图检查异常33例,异常率94%,异常脑电图多为多灶性或弥漫性中高波幅及慢波增多,α波节律减弱或消失,部分可见棘波、尖波、棘慢波;EEG异常类型:弥散性异常24例(73%);弥散伴局限性异常9例(27%).结论 EEG检查可作为儿童早期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依据,并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谈抗生素在骨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分析抗生素在骨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此次收治的160例骨科感染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0例;对照组:给患者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患者使用头孢硫脒治疗.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试验组:痊愈患者60例,占75.0%;有效患者16例,占20.0%;无效患者4例,占5.0%;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患者40例,占50.0%;有效患者20例,占25.0%;无效患者20例,占25.0%;治疗有效率为75.0%.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1.5)d明显低于对照组(12.0±2.0)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骨科感染性疾病患者中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清除葡萄球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朱成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激素治疗5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激素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出血情况分为A组(不规则出血型)36例、B组(急性大出血型)14例,A组优先选用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无效情况下转为激素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时间及疗效.结果 5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 (46/50),其中A组总有效率为91.67%,B组总有效率为92.86%.B组止血时间(1.86±1.02)d明显短于A组(4.75±1.23)d,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激素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止血时间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庆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镜手术治疗32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和住院时间短,出血少,可快速恢复排气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高凤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指导在老年口腔拔牙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心理护理指导在老年口腔拔牙中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年8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86例接受口腔拔牙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拔牙手术过程中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7.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口腔拔牙手术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指导,可有效抑制患者产生的焦虑、疼痛病症,其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药师有效参与一例肺栓塞病人的治疗

    目的 通过临床药师对一例肺栓塞患者实施药学监护,保障肺栓塞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肺栓塞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与随访,制订相应的药学监护措施,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结果 通过药学监护,明显提高了肺栓塞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尽量避免了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结论 临床药师积极开展药学监护,协同临床优化给药方案,有利于患者的用药安全与有效.

    作者:岳东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营养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有效的营养护理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在自身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上产生的相应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2月接收的在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实行有效的营养护理.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分.结果 经过对实验组50例患者进行半年的营养护理后,观察到实验组较进行常规护理的50例对照组患者在营养不良炎症的评分上明显降低了,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的50例患者的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也明显的得到了升高,且P <0.05,具有显著差异.而在生活质量方面,如一般的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等,实验组的患者都较对照组的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维持性血压透析的患者加强对其的营养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汪学芸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子宫内膜癌合并恶性肠梗阻患者的药学监护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子宫内膜癌合并恶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此类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的切入点.通过药学监护,患者肠梗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对子宫内膜癌合并恶性肠梗阻患者提供全程化的药学监护,有利于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夏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在医院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我们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市级医院,省医疗保险、市医疗保险、社区医疗保险、新农合都可以在我们医院看病,鉴于患者对疾病的一些模糊认识,我们感染科负责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我们根据主要病种利用板报进行健康宣传.1颈椎病防治DIYDIY是英文缩写,译为自己动手做.下面介绍一些颈椎病患者的自我治疗经验,以供参考.1.1按摩后颈法我得了颈椎病,又长期坐办公室,整天头晕、脖子痛、肩膀酸,医院要我每周去做“牵引”,因工作忙,坚持不了.后一位朋友教我自我按摩,办法是双手十指交叉,放在脖子后,用手掌按摩后脖颈100次,然后单手各按摩50次.按摩时下颌微抬,以使后颈处于松弛状态.半年多来,我每天早晨起来按摩,天天坚持,有时晚上也做一次.现在,我的颈椎病已好了.

    作者:林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总结了本院45例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表现及对他们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老年患者的心理表现主要包括焦虑和恐惧、抑郁、情绪不稳定、易激动、自尊心强、疑病等.认为应为老年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和休养环境,给予理解与体贴,对老人全面照顾,建立信任感,以消除孤独寂寞的心理,并努力满足老年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及有关知识的需要.

    作者:李美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运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和分析舒适护理在产妇剖宫产术后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并且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患者230例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并通过疼痛分级标准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在手术以后48小时内对产妇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以后,全部患者中疼痛的发生率为30.87%;共有224例患者的母乳喂养成功(占97.39%),产妇出院时经抑郁评分数值为(54.20±4.07)分,表明舒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对产妇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其抑郁情绪,并减小疼痛感受,可以有效增加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舒适度.

    作者:邵玉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神经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探析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方法 针对神经内科护理所存在的风险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针对性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其中未实施风险防范为对照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护理差错发生、医患纠纷发生以及患者满意度)的临床效果,以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比较包括意外伤害、服药安全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针对风险因素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后在护理管理以及护理安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神经内科患者多数为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不同的护理风险,影响护理质量,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范管理可以明显的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与护理安全,预防和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发生.

    作者:徐明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在病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 探讨多种教学法相结合在病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在病理学授课过程中,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将理论、实践教学法、科学、艺术法、PBL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对病理学教学进行分析.结果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病理学教学,可以提高本科生理论联系实践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临床能力与实验水平.调查结果显示96.3%以上的学生认为此教学方法效果良好.结论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病理学教学进行改革适合高校学生的教育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值得学习借鉴.

    作者:阿提古丽·买买提尼牙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附112报告)

    急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非手术疗法,一般作为首选,其次是手术疗法,手术疗法是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情况下所采取一种治疗方法.这里所阐述的是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海艳;崔冬雪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清3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血清HE4、CA125和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早期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妇科卵巢肿瘤患者95例,其中恶性组55例,良性组4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人群9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肿瘤组与对照组中HE4、CA125和CEA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值.结果 肿瘤组中恶性组与良性组中HE4、CA125和CEA测定值高于对照组,而且恶性组高于良性组,三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选用HE4、CA125和CEA联合检测对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均高于3项肿瘤标志物单项测定.结论 血清3项(HE4、CA125和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为临床对早期卵巢恶性肿瘤的诊疗提供应用价值依据.

    作者:王淑艳;侯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120例老年哮喘患者病例资料,总结老年哮喘的临床特征.结果 12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控制48例,占40%;显效64例,占53.3%;好转5例,占4.2%;死亡3例,占2.5%.老年哮喘发病诱因具有多因素,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合并症多,误诊率较高,缓解期短,发作频繁;治疗以吸氧与药物相结合,兼顾治疗合并症,重视患者及家庭的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减少合并症.结论 老年哮喘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反应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应及早结合临床特征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李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探讨其对多发脑动脉瘤预防等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34例多发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35例单发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两种方法分别对多个变量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单因素进行分析,女性占比、高血压发生情况、吸烟、绝经、家族病史对比,达到了统计学变量(P<0.05);对吸烟的性别分层分析认为,未发现二者有明确关系;对上述因素进行分析,性别、高血压、家族病史进入后模型.结论 多发脑动脉瘤患者可能与性别、高血压、吸烟、绝经时间及家族病史有一定关系,但对多发脑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蔡立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目的 对血脂指标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68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定义为糖尿病组和健康组,对共展开血脂各项指标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比较发现,糖尿病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两组研究对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血脂异常发生率较健康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会发生显著的血脂异常现象,对血脂指标展开检测可为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阵发性房颤行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9年至2011年收治的阵发性房颠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胺碘酮和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的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的比较,在治疗后的第3个月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治疗后的第6、9、12个月,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应用胺碘酮和替米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情况,对逆转心房重构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绍增;张立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方面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50例和治疗Ⅱ组50例.结果 治疗Ⅱ组和治疗Ⅰ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FVC、FEV1、FEV1/FVC、PEF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乳酸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均可以明显地改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范海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温馨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温馨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一年来接受胃镜检查的621例患者实施温馨护理.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接受并配合医生做胃镜检查,缩短了检查时间,减轻了插管所引起的不适反应,患者满意率达到98%.结论 实施温馨护理,很好体现了“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成为上消化道疾病顺利诊查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殿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