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恪冰;李泉
目的 探讨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8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以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以及用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糖尿病所发生的并发症,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遵医嘱正确用药,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且神志清楚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将65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康复组35例,对照组按脑出血的常规治疗、护理;康复组除了按脑出血常规治疗、护理外,均在发病后4天开始进行康复锻炼.按肌力评价标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各评价一次.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肌力均有提高,但康复组患者的肌力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锻炼对脑出血患者有效改善患者的肌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
作者:侯霞英;柴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如期愈合良好是产科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胎儿体重增加等因素,剖宫产明显升高.剖宫产手术切口愈合障碍,因受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程度不同的瘢痕.①全身因素:如有瘢痕素质,或在幼儿,青壮年,女性,有色人种等有易于形成瘢痕的倾向.②局部因素:包括损伤部位,创口方向,致伤因素,缺损范围,有无感染,技术操作等许多条件.如在面部、眼睑、粘膜部位较轻;而在胸骨前、肩三角肌部、耳廓等部位较重;创口顺皮纹、皱褶、器官的轮廓线、关节的关节面瘢痕常不明显,反之,瘢痕常较显著;创口缺损范围越广越深,瘢痕也越广泛.瘢痕的形成,会增加患者生理和心理压力,从而影响术后恢复.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对心血管专科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关的对策.方法 此次研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为120例,同时对同期的2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引发我院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和患者缺乏一定的沟通、医院的环境、管理者所造成的不安全性因素、医生和患者所造成的不安全性因素.结论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同时对护理文书进行必要的规范等.
作者:王国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探讨患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护理及疗效.方法 以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收集并整理32例患儿的病例信息与治疗资料,并与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对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进行临床分析与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32例患儿中,复合溃疡9例,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例,患儿临床症状为:单纯性黑便、单纯性呕血与黑便加呕血,出血性休克有8例.32例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均临床治愈出院,住院时间4d-20d,平均(8.5±0.6)d.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工作,有利于其恢复与治愈,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徐宗萍;张爱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3年3月间于我院和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32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 治疗后,两组一年以上的存活率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三年以上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肢端坏疽、视网膜病变、感染、透析性低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病变,分别为84.38%和71.88%,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终未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时机的选择、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变及感染方面均要多给予关注.
作者:公丕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院库存存在药品采购计划不当、药品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对药品有效期监控不当、管理意识上的偏差等问题,此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点解决办法.
作者:覃太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MP)引发肺外脏器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采用SERODIA-MYCOⅡ明胶凝集法检测确诊的MP感染患儿8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①80例患儿均有呼吸道表现,39例(48.75%)肺外脏器受累中以泌尿、血液、消化、心血管系统多见,分别为36.9%、20.5%、35.9%、18%,皮肤黏膜损伤少见(2.56%),全部病例经过住院治疗14d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②实验室检查:所有患儿血MP-IgM≧1:80;痰MP培养,3例阳性(30%);冷凝集检测阳性率为12.5%;10例(25.6%) CRP增高(11-49mg/L);40例测血沉,10例(25%)增高(22-35 mm/h).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易引起肺外脏器受损,对于部分出现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同时并发多脏器受损,应注意鉴别是否为MP感染,进行及时的相关检查,对症治疗.
作者:苏月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介绍药学服务的定义、内容及其临床应用,探讨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实践,服务于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切实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以推动我国药学服务事业的发展.
作者:徐英玉;朴桂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以潍坊医学院在校教职工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每年职工体检报告资料,对脂肪肝的发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防治对策.方法 利用我校教职工2008和2012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资料,采用率、构成比等相对数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年份间的比较研究,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2012年脂肪肝患病率和2008年比较略微增高,2012年为21.60%,2008年为20.25%.②以2012年体检结果为例,对脂肪肝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从性别来看,男性患病率普遍比女性高.男性脂肪肝患病率为32.87%,女性9.07%,p <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从年龄来看,40-60岁人群患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年龄段,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③对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脂肪肝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检出率与非脂肪组相比,p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医学院校教职工的脂肪肝患病率低于一般人群,说明这一人群拥有的医学保健知识对预防脂肪肝是有作用的.②应重视男性特别是加岁以上教职工的健康干预,加强具体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做到定期体检,疾病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陶恩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闭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因腰间盘突出症入院治疗的患者80例进行本次实验研究.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缓解情况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的JOA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对照组的优良率为75%,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JOA评分无差别(P>0.05),治疗后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症状恢复较好,神经功能改善乐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岳耀显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为确保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建立、实施、监控、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强献血全过程的过程控制和关键环节的站级、科级监控督查管理及献血现场采血小组内工作人员的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便持续改进,同时严格执行每月一次的质量目标考核.确保无偿献血、献血服务、采供血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有效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预防和减少一般差错的发生,保证工作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雪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发生的妇产科护理中纠纷案例22件,对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于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纠纷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后,纠纷发生例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护理人员主动去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是避免纠纷发生的关键所在,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其的重视度.
作者:罗秀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外科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对于患者病情的影响,探究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方法 本组随机选取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开展分析,并且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50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除了采取常规的护理之外,还需要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结果 两组患者均出现恐惧、失眠以及血压升高等一些心理反应,但是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情况明显的要低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对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外科护理中应当应用心理护理提升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高红岩;魏金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子宫肌瘤遗传学的研究是近年来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子宫肌瘤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HMGI(Y)/HMGI-C基因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卢瑞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治疗高血压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对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随机分为雨组;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和苯磺酸氨氯地组60例,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和苯磺酸氨氯地治疗,观察两组用药后的测谷值坐位血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等,并跟踪随访.结果 经过比较发现,通过6个月-1年的随访,经过复查,平均谷值坐位舒张压没有显著差异(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有效率达93.33%,苯磺酸氨氯地平组总有效率达91.67%,患者总体满意度达97.14%.结论 临床中运用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治疗高血压,效果相近,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罗立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腮腺术后患者的饮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至2013年期间来我院治疗的48例腮腺痰痛患者,对他们进行腮腺术后的饮食指导和护理.分别从48例患者出现的术后并发症症状出发,归纳原因并分析如何在饮食上有效地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对48例患者进行了术后的饮食指导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并发症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结论 饮食护理对腮腺疾病患者的术后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淑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起源于欧美国家,随着国际医疗行业的同步化,近年来我国也广泛地使用起来.静脉留置针方便操作,留置时间长,大大减少了反复穿刺的风险,且其便于抢救、保护血管、安全无污染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护理工作者的信赖.尤其在儿科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儿童期患者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使静脉留王针在操作中屡屡出现问题.现将从实例中找出留置针失败的原因,降低在操作过程中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负担和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量,减少患儿的痛苦.
作者:钟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急性期发作时采取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为止对128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的急救措施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将128例随机分为两组,64例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2]为治疗组,其余64例患者雾化吸入丙托溴铵混合液+注射氨茶碱液作为对照组.用药半个小时后对血浆中Pa02、PaC02[3]浓度进行测定,判断患者支气管哮喘程度.结果 128例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所减轻,治疗组和对照组统计结果进行x2检验,p <0.05,表示两组之间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期发作时,两组结果相对比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对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于亚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后摒弃传统抗生素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伴消化性溃疡,通过临床试验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用药的两组不同联合用药的效果观察,确定对小儿幽门螺杆菌伴消化性溃疡的显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02例幽门螺杆菌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的基础用药均为奥美拉唑,试验组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对照组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结果 用药后观察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和幽门螺杆菌的复发,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从数据上有优势.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对小儿幽门螺杆菌伴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洪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