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萍;张爱菊
目的 本文主要是对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患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痛的8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8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主要是以体重正常的并是足月生的婴儿为主,这些新生儿在出生时,大多数都出现了围生期窒息的现象,不仅如此,大多数的新生儿还患有多种围生期的高危因素.这些围生期高危因素的临床表现为激惹、抽搐、兴奋等神经系统症状.经过医务人员的悉心治疗和护理后,大部分婴儿病情已经好转,有些已经完全康复出院了.结论 医生在接生新生儿时,要注意观察新生儿是否有窒息、围生期高危因素的情况,尤其是可能出现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医生在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的判断的基础上,还要对有可能患病的新生儿做头颅CT,后再依据CT的显示结果来做出诊断.
作者:吴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导医护士是医院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职位,本文详尽阐述了导医护士工作的重要性,高度总结了导医护士们现在常有的一些心理因素,并概述了这些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相应影响.
作者:米西丽·乌斯满;丽娜尔·阿不都外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对血浆BNP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15d.进行心脏功能治疗之前和之后的血浆BNP水平的检测.结果 治疗后,患者心脏功能均改善,两组较治疗前血浆BNP水平显着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芝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加MTX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给予治疗组患者米非司酮加MTX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用MTX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块缩小率、血β-HCG值下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包块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β-HCG值下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异住妊娠患者米非司酮加MTX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患者包块缩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跃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主要是来分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本院20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进行手术治疗,并且在围手术期间通过护士的护理,在手术两周之后,时患儿进行扩肛治疗,并且医院护士也在护理的同时,对患儿进行出院的指导工作.结果 20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后续的一年两个月的跟踪期间无便秘,大便失禁等现象出现.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的儿童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儿童的疾病得到治愈的关键.
作者:赵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精心护理对断指再植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断肢再植手术的31例(54指)进行术后精心护理,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 本组31例(54指)均行断指再植手术,终成活率90.74%;经过4-24个月的随访,显示成活手指中除5指出现部分功能障碍外,其他47指各功能恢复情况较为满意.结论 断肢再植术后采取精心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成活率,促进断指各项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颖;温瑞红;王乐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初中生健康素养状况,为开展初中生健康素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全区15所初中中抽取6所学校,每所学校随机抽取50名学生,采用统一制作的问卷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甘井子区初中生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8.03%、健康行为形成率为64.61%、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4.72%.结论 甘井子区初中生健康素养知识、健康行为和技能水平仍有待加强.
作者:马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配合中心之间的相对运作关系及效果.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宣配合中心之间的关系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在手术器械、专科知识、医疗设备等方面的相互协调关系;在器械交接、器械清洗、器械运送等方面的相互辅助关系.结果 舰避浪费,促进了卫生资源、卫生设备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使院内感染事件得以消减;使得手术室医务者的工作强度、压力得以减少;使供应室人员业务水平得到了专业化的提升;使器械保养、器械管理得到促进;使手术室得到净化,手术室空间得以充分利用.结论 通过消毒供应中心和手术室配合中心的有效合作、协调沟通,使术中物品的使用过程得到了控制,使院内感染事件有效消减,使病人利益拥有根本性的保障.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抽血室护士操作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作为一名门诊抽血室护士,总结自身经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抽血室护士在临床第一线工作,经常暴露于各种危害因素之中,严重威胁看护士的身心健康,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危害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应提高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职业防护能力.结论 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规范操作,提高医疗和护理技术水平,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树立全面性防护概念.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对比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子宫全切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手术治疗及护理之外,均给予患者围手术期施实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患者术后心理重建做出评估.结果 观察组行心理护理干预后较对照组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QOL评分明显升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逐渐调整和清除负面情绪,加快进行正常心理重建,重拾术后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1例子宫内膜癌合并恶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过程,探讨临床药师在此类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药学监护的切入点.通过药学监护,患者肠梗阻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对子宫内膜癌合并恶性肠梗阻患者提供全程化的药学监护,有利于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夏凡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机制的革新,医疗技术和护理服务,作为医院运行轨道的两个车轮,承载着很深的内涵,影响到医院生存整体发展步伐.因此,作为护理服务中心者-护士长,工作执行能力的强弱,决定护理团队的工作质量.护士长的定位是承上启下,将领导的工作思路和检验护士践行领导所指示的工作目标有效结合起来,平衡和协调着医院发展所需要的微妙关系.好的护士长执行者,可弥补领导工作决策的不足,而再完美的决策方案,也将会被扼杀在滞后的执行者手中.为提升护士长执行工作的能力,使护理管理趋于完善,如下归纳的八种能力,是保障护士长执行能力提升的佳捷径.
作者:张丽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是为了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以及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的治疗措施.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诱发因素较为复杂.为加深对支气管哮喘引发因素的认识,对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包括变态反应、胃管反流症、妊娠、运动、环境污染、病毒感染、解热镇痛药、麻醉等与哮喘发作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临床80例患者中,病情得到控制的有63例,好转患者有15例,因治疗未果转院的患者有2例,病例中无死亡患者.一般治疗周期在1-42天,7例患者治疗后复发,其中3例患者住院4次,2例患者住院2次,2例患者住院2次.经过综合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反应性疾病.这种慢性疾病适用于综合治疗(应用地塞米松;应用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滴入;激素静脉滴入,支气管舒张剂;应用β2受体兴奋剂及M受体阻滞剂;万托林联合爱全乐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评估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前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28例(34眼),随机分为二组: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3例17眼),另一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式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植入术(15例17眼).观察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及视觉质量的差异.结果 34眼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显示两组患者佳矫正远视力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间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混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前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安全有效.
作者:陈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对患有支气管哮喘的病人急性期发作时采取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1日——2012年1月1日为止对128例急性发作的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的急救措施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将128例随机分为两组,64例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2]为治疗组,其余64例患者雾化吸入丙托溴铵混合液+注射氨茶碱液作为对照组.用药半个小时后对血浆中Pa02、PaC02[3]浓度进行测定,判断患者支气管哮喘程度.结果 128例哮喘患者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所减轻,治疗组和对照组统计结果进行x2检验,p <0.05,表示两组之间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期发作时,两组结果相对比采取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溶液+沙丁胺醇对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于亚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健康教育在对产妇进行产科优质护理时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从我院产科中选取8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健康教育;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再对两组产妇的各项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各项指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现察组产妇的抑郁情况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使其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所有工作,还能够让产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具有很好的康复效果和应用价值.
作者:刘慧琴;符萍;王晓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讨论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产前筛查对降低以唐氏综合征为主的出生缺陷的作用.方法 用化学发光法对1026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进行产前筛查,应用PRISCA产前筛查风险分析软件计算风险率,根据随访的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高风险发生率1026例孕妇中筛查出52例,高风险发生率5.07%,其中唐氏综合征高风险43例,占4.19%,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高风险9例,占0.87%.1026例孕妇中35岁以下的孕妇876例,阳性32例占3.65%,35岁以上的孕妇150例,阳性20例占13.33%,两组之间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的产前检测是筛查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严重出生缺陷的常用方法,使产前诊断有目的针对筛查出的高风险人群进行检查,从而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作者:王书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 基于临床尿常规检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尿常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对尿常规检验中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原因与影响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对措施的探讨.结果 充分了解临床尿常规检验中的影响因素,并在此指导下进行规范操作,以有效减少临床尿常规检验失误,全面提升尿常规检验科学化水平.结论 经过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多集中于收集环节、运送保管、尿样分析环节中,临床探作人员应该强化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并强化技术学习与培训,以有效提升临床尿常规检验工作的科学标准水平.
作者:张晓华;封文媛;姚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芡实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从芡实的油状物中共分离出47个组分,其质谱数据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对照,鉴定了其中的1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直链烷烃和酯类成分.
作者:冉晓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企业的新药研发工作.新药研发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对各类病情的预防、治疗的质量和进度等问题.怎样保证新药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成为企业管理者重视的一大问题.在制药企业新药研发过程中应用合理的项目管理体制,为新药研发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本文主要从新药研发中项目管理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新药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建议.
作者:张鸣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