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芡实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冉晓军

关键词:芡实, 脂溶性成分, GC-MS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芡实的脂溶性成分进行了分析.气相色谱从芡实的油状物中共分离出47个组分,其质谱数据经Xcalibur工作站检索与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对照,鉴定了其中的1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直链烷烃和酯类成分.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95例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依西美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来曲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肿瘤转归情况等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8周后肿瘤缓解率为44.8%,对照组为45.3% (P >0.05).观察组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口干等,无血压异常、肝肾功能、外周血象等.结论 依西美坦对绝经后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轻微,是较好的肿瘤内分泌治疗剂.

    作者:孙志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10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星形胶质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的相关性.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病理分级、增殖指数、瘤周水肿MRI表现、VEGF表达不同的两组患者间,血管成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星形胶质细胞瘤微血管成分改变与瘤周水肿MRI表现高度相关.

    作者:胡冬敏;薄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120例尿激酶溶栓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4月——2012年5月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50万单位静脉注入,100万单位静脉滴入.结果 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为67.21%,病死率为5.62%.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心肌梗死血管再通率高,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再灌注疗法.

    作者:曲金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银杏达莫复方制剂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复方制剂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之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的综合性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银杏达莫复方制剂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心绞痛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硝酸甘油停减率、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心绞痛疗效等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证实,银杏达莫复方制剂是一种十分有效且安全的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临床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心电图情况以及心绞痛症状,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赵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学生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大学生结核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提高对大学生人群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水平,更好地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方法 在2012年10月——2012年12月开展本次实验,对8500名大学生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为对结核病的健康教育需求.结果 8500例大学生对结核病危害了解4325例,占50.89%;对结核病预防了解4122例,占48.49%;对结核病患者有正确态度4126例,占48.54%;有良好的结核病预防生活习惯3762例,占44.26%.有4483例表示自己需要增加对结核病知识的相关了解,占52.74%.结论 我地区大学生结核病知识了解少,需要采用各项措施,积极增加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作者:张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实施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外科病房2011年度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为对照组,2012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工作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士的工作能力明显上升,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明显提高,减少了护患纠纷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T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的价值(附30例报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30例脾外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已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脾外伤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平扫后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 30例患者,平扫即可确诊脾破裂的23例,可疑脾破裂4例,未见异常3例,诊断敏感性90%,特异性76.7%.7例增加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皆获得明确诊断.结论 CT平扫对脾破裂诊断快速有效,对可疑脾破裂患者,CT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满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

    作者:肖古华;陈宝芝;姜晓燕;冯波;夏文骞;刘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孕妇营养过剩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孕妇营养过程和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12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每组人数各25人.观察组孕妇除了进行常规性检查之外,还要对增重指数进行及时检测,对超标的孕妇要进行营养干预,控制孕妇的营养摄入量.并对患者的妊娠合并症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在孕期增重指数要小于对照组,P<0.05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孕妇孕期增重指数进行监测,控制好孕妇的营养状况,可以有效减少妊娠合并症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新生婴儿的质量.

    作者:林晓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梅河口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梅河口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梅河口市各类公共场所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按随机的原则抽取四类158家公共场所,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采样,样品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卫生标准监测检验方法》进行.结果 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均为95.6%.共采集各类样品3784件,总合格率为93.7%,其中美容美发业1321件,合格率为91.6%,旅店业1466件,合格率为93.5%,商场486件,合格率为95.1%,文化娱乐场所511件,合格率为94.8%.结论 梅河口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监督力度和技术指导,使公共场所各项卫生指标达到卫生标准,力争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公共环境.

    作者:路福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深圳市宝安区肺炎、腹泻病发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影响深圳市宝安区耍幼儿健康的肺炎、腹泻发病情况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群体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0月——2011年9月深圳市宝安区各医疗单位上报的肺炎、腹泻病及年终报表,结合问卷调查,医院病案监控系统查询等进行分析.结果 肺炎和腹泻病是影响深圳市宝安区婴幼儿健康的常见疾病,尤其以非户籍儿童发病率高,与户籍儿童比较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肺炎、腹泻病发病率高,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亚秋;刘纯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孕妇的营养与膳食

    1孕妇营养素的来源与膳食孕妇作为特殊人群,其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发育.为了改善孕妇的膳食和营养状况,避免新生儿死亡,减少早产儿和低重儿的发生,预防先天的营养缺乏对胎儿发育产生的一切不良影响,确保优生优育,作为基层妇幼保健工作人员给予以下合理化建议:热能:在怀孕初期,所需热能与正常人相似,但到妊娠5个月,所需热能需增加,但不必太多.特别是妊娠后2个月,热能过度增加会引起胎儿过大,引发剖宫产率升高,肥胖儿.

    作者:郭美华;于文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9例高龄胆结石病患者的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并进行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9例高龄胆结石病患者,根据患者自身体质结合胆结石病的临床特征,选择佳手术时机进行外科治疗.结果 29例患者中16例进行急诊手术,13例患者行择期手术;治愈24例,死亡5例,1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高龄胆结石病患者进行外科治疗,要对患者的病情做精确的诊断,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术中术后对患者各项指标做严密监测.

    作者:张全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

    目的 探讨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在2011年02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80例青春期乳腺增生患者使用青春消解汤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青春期乳腺增生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占39例,临床疗效为有效的患者占40例,疗效为无效的患者占3例,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3%.结论 青春消解汤治疗青春期乳腺增生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曼丽;崔东晖;李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及术后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治疗技术及术后康复治疗.方法 2004-2012年我院骨科治疗老年髋部骨折75例,其中股骨颈骨折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术前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术中采用硬膜外麻醉,尽力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加强护理及功能锻炼,术后常规应用脱水药物及CPM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 69例(92.5%)髋关节达正常活动度,功能满意3例(4%).结论 强调坚实内固定与术后止痛、功能锻炼及消肿并用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建军;高治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肿瘤内科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106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53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实施人性化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肿瘤内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战胜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隗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加MTX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加MTX用于异位妊娠非手术治疗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给予治疗组患者米非司酮加MTX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用MTX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块缩小率、血β-HCG值下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包块缩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β-HCG值下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异住妊娠患者米非司酮加MTX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助于患者包块缩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跃香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ICU患者股静脉穿刺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可行的股静脉穿刺的采血方法,从而提高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在ICU危重患者中的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对在我院自2012年04月01日至2013年03月31日接受治疗的70例ICU危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有患者35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比较两组采血方法对标本污染、血液凝固及血液污染,受注射容器限制等指标.结果 采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股静脉穿刺采血比传统的注射器采血成功率高,能够有效地避免血样本污染等现象,且这种方法不会受注射容器限制.结论 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方法优于传统股静脉采血方法,值得我们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巧云;宗秋梅;戴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偶测血压已达标的患者,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实际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方法 对60名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偶测血压已达标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60名社区高血压管理偶测血压已达标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完全正常的21例、占35%,24小时平均血压控制正常昼夜节律异常的19例、占31.67%,24小时平均血压未控制正常的20例,占33.33%.结论 社区高血压管理不仅要以偶测血压作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的指标,还应重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实现真正的血压控制达标.

    作者:赵雨灯;张群芳;李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骨伤饮食护理

    临床中的营养教育和饮食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观念的生动体现,在骨折治疗和健康重建中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人常说病从口入,可见饮食不当,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损害身体.我国自古重视饮食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饮食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有效和主动满足患者全面营养科学饮食的需求,我们护士就必须掌握营养知识.

    作者:郑端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影响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住院时间、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是否存在插管等侵袭性操作、是否应用抗菌药物和贫血程度.结果 413例老年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39例,感染率9.44%;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感染在住院时间超过11d、合并基础疾病、抗生素应用高、进行过侵入性手术操作的78岁以上老年男性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结论 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和合并基础疾病是与医院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

    作者:金壮;薄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