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门诊伤口护理中如何与患者沟通

王凤兰

关键词:伤口护理, 沟通
摘要:门诊伤口护理是患者接受医院治疗的前站,护士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以及对医院的可信度.门诊患者来源于社会各个阶层及地区,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及不同需要,护士凭借自身良好的沟通能力,及时与患者沟通,创造一个和谐的门诊伤口护理氛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及纠纷.现将门诊伤口护理中与患者的沟通体会介绍如下: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总结分析降低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的方法和效果,供临床参考使用.方法 对某一时期内我院普通外科手术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手术切口是否感染做统计并分析原因和降低感染的办法.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中有7例的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感染率为5.83%;感染的发生与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切口的长度、缝合技术和术后营养状况等有关.结论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系,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仔细操作,同时术后也应该注意嘱患者加强自身营养和护理.

    作者:牟春山;宋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探讨程序化管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应用程序化管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82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患儿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组采用程序化护理管理模式.结果 管理组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和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留室救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程序化管理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恶性直肠间质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恶性直肠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2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Miies'术13例,Dixon'19例.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6.3%.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CD117、CD34表达率分别为93.8%、84.4%.结论 CD117和CD34是确诊恶性直肠间质瘤有价值的依据,恶性直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

    作者:廖华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首次人工流产术患者更需人性化护理

    首次人工流产术患者在手术后在生理上除了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外,还有可能出现后遗症,另外心理上所留下的伤痕也是许多女性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释其咨询.这样将会使患者尤其是未有怀孕史的患者,在术后才有足够的方法和信心去适应和恢复损伤.

    作者:冼丽彩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生优育和疾病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在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和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时,我们一般都采用了超声辅助检查.实践证明,采用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辅助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此对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彭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食品中抗氧化剂BHA、BHT、TBHQ两种前处理方法比较

    目的 采用柱层析法和乙醇提取法两种前处理方法,对食品中的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取纯.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HP-5 25m×0.32mm×0.17um柱温160℃,进样口、检测器温度250℃,柱流量:2.0mL/min.结果 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差小于2.5%,回收率在88-104%之间,检出限在0.04-1.35μg/mL之间,且有较高的相关性(P>0.05).结论 说明两种方法可以相互代替.

    作者:钟伟燕;李行方;徐小作;刘祖强;李红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氢氧化钙在年轻恒牙牙髓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氢氧化钙在年轻恒牙牙髓治疗中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2010年8月-2011年7月收治的意外露髓患者60例78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氧化锌丁香油盖髓,观察组患者给予氢氧化钙盖髓.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成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氢氧化钙治疗年轻恒牙意外露髓,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建华;朱剑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消化道溃疡患者防御机制的探讨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患病率高,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大,而患者的发病与性格及其生活事件刺激有关[1].而应对方式是意识层面的行为,是引起或消除焦虑、紧张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应对方式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对今后如何预防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重点在防御方式方面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相关研究.

    作者:温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住院处管理

    医院中的住院处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其要为所有患者办理各项住院手续,收取费用,对住院治疗的各项费用进行结算,其是接待住院患者的窗口,各项工作都应注意细节,如有差错会致使纠纷产生,影响医院的整体形象.故对其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非常重要.规范、科学化的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另外,其工作人员的言行、素质、态度、形象在客观上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整体印象.

    作者:张昱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临床检验分析前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措施

    目的 考虑临床检验分析前的影响因素及探究佳质量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对我院临床检验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分析应采取的相对应的措施.结果 通过对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有效避免了各类可能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保持了高质量的检验标本.结论 针对影响因素而制定的综合性对策,能够有效避免能够影响检验标本的多种因素.

    作者:任秀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基层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现状调查及分析

    论题以医疗改革为大背景,立足基层,以湖北省荆州区为例,对该区基层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规范管理提供参照和依据.

    作者:蔡艳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胃疡安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胃疡安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同症患者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胶体果胶铋胶囊和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疡安治疗.结果 观察组HP根除率(92.6%),较对照组(78.3%)高,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总有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在各治疗时间段比对照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胃疡安联合兰索拉唑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抑制胃酸分泌过多,消除幽门螺杆菌,修复溃疡病灶部位,保护胃粘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巫米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蚕豆对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

    目的 检测蚕豆粗提物对人和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的影响,探究蚕豆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30份临床血样标本及30份小鼠正常血样为研究对象,检测人及小鼠在蚕豆粗提物诱导下中性粒细胞内的H2O2的水平变化.结果 蚕豆粗提物可以诱导人及小鼠的中性粒细胞内的H2O2水平增加1倍.结论 进食蚕豆易引起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发生改变,体内活性氧增高,可能是诱发溶血的关键因素.

    作者:肖曼;杜冠魁;蔡望伟;钟国柄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40例(观察组),就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的同类型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总复发率为2.5%,对照组为22.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复发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用药的不良反应浅析

    目的 探究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促进儿科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收集的108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通过整理,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08例中报告分析显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药物的滥用以及药物的错误使用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 为促进广大患儿的健康成长,医疗部门应该加强药品检测工作,推进对儿科药学的研究,加强对患儿的关注,提高家长安全用药意识.以此为儿童用药提供-个合理、安全、有效的平台.

    作者:朱绍元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70例疗效分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意识障碍恢复后经数日至数周假愈期发生遗忘、精神障碍和锥体外系为主神经系统疾,约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10%.与继发脱髓鞘及脑血管病有关,愈后不佳.我院于2006年4月-2012年4月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人70例.联用依达拉奉及高压氧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处理,治疗组给予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和各种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FPG、TC、TG均有所减少,但是治疗组减少的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较西医常规治疗疗效佳.

    作者:戴晓华;高爱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卫校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档案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学校档案记录了学校发展的历程,同时也保存了大量学生与教师的档案,因此,对于学校档案的有效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卫校的档案与普通的学校档案还有着一定的差异,其不仅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料,同时也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卫校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主要针对卫校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简单的分析.

    作者:刘俊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理警示标识卡在病区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我院自开展护理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以来,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打造护理品牌为宗旨,院领导牵头,护理部督查,采取了分阶段自查自纠,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细化工作流程,强化核心制度,学习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意识,大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其中采用护理警示标识卡的临床使用这一措施,时间虽短,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桑成美;仲其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增长,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住院患者也相对增多.现将老年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作者:吴华英;董文琴;陈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