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笑气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应

王桂香;田梅芹;李振霞;俞翠玲

关键词:分娩, 无痛, 产程, 剖宫产率
摘要:目的 探讨产程中笑气吸入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初产妇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在产程中吸入50%笑气与50%氧气的混合气体与全程助产陪护;对照组(50例)间断吸入氧气与全程助产陪护.结论 分娩中吸入笑气可缩短产程,缓解分娩时的阵痛,产妇易配合,减少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提高分娩期母婴的安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3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观察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10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和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0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临床推荐和应用.

    作者:戴海燕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透穴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案

    马某,男,60岁,自述视物双影26天.患有:糖尿病9年.查体:T:36.3℃,P:72次/分,R:20次/分,BP:135/85mmHg.神志清,语言利,左上睑下垂,左眼外上斜视,不能内收及向下运动,两侧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存在,心、肺、腹无明显异常,四肢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空腹血糖7.8mmol/L,尿糖阴性.头CT未见异常.眼科会诊诊断:左动眼神经不全麻痹伴左滑车神经麻痹.

    作者:苏云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0例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肾实质切开取石中的肾功能保护.方法 采用术中不阻断肾蒂,肾切开取石过程中采取挤压及全层一次缝合的方法,完成200例.结果 200例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不多,术后复查肾功能无变化.结论 该技术操作简单,出血少,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许跃军;徐洋涛;王芝千;田伟;刘晨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部创伤96例急救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并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方法和急救经验.方法 以我院口腔外科2010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对96例病人的急救措施.结果 96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中,单纯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7例,占17.7%,单处发生骨折的有40例,占40.7%,多处骨折患者20例,占20.8%,合并颅脑损伤及其他重要脏器损伤的有9例,占9.4%.经过正确诊断和及时的救治,9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颌面部创伤有其自身的特点,临床上应在首先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与多科协同处理创伤部位.

    作者:卢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

    目的 探讨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方法 根据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当,缺乏沟通的技巧,沟通能力差等问题,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合理运用语言,加强护患沟通,强化护士素质,掌握好护患沟通的技巧,加强心理护理,充实语言交流的内涵.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取得了患者的信任,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实施了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了紧张情绪,调整了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 护患语言沟通的技巧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不孕不育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不孕不育患者经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因输卵管阻塞而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对照组手术方式选择普通输卵管通液术.术后对比两组患者输卵管的通畅情况以及随访15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怀孕率.结果 ①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均显著提高(P<0.05),并且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输卵管通畅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随访15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有较高的怀孕率,且观察组怀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卵管阻塞患者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且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相较于普通普通输卵管通液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卫生、运动等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增强了患者自我护理功能,增强了自我保健意识.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避免患者发生疾病的并发症,患者的经济负担明显改善,也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延长寿命.

    作者:司玉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谈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技术与心理辅导体会

    目的 探讨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方法,提高该类型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2011-01至2012-01于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进行系统性痛疼护理的70例患者分为TG组,将进行术后普通护理的70例患者分为OG组.对术后1周内患者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TG组患者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患者例数明显大于OG组,TG组理想镇痛率率为84.29%,OG组为57.14%,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对外科术后降低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传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无热量超短波辅助治疗患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热量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热量超短波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痊愈39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痊愈32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x2=16.45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儿发热消失消失无明显差异(P>0.05);但咳嗽、呼吸困难、湿罗音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热量超短波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建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诊断脂肪肝与不良生活习惯的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不良生活习惯与人们患上脂肪性肝病的关系,给人们提供预防脂肪性肝病的一些建议.方法 从超声波诊断脂肪性肝病的44例临床患者的调查入手,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脂肪性肝病与不良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2例,男性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并且这些患者当中,绝大多数都有吸烟、喝酒、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结论 超声显像是目前进行脂肪性肝病诊断的主要技术手段,人们在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前预防脂肪性肝病.

    作者:唐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及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及预防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孕妇进行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预测,从中筛选出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2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3例不给予药物只做定期常规检查及一般护理,实验组103例使用药物及特殊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结果 实验组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有2例,与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8例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手段能有效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具有一定得推广意义.

    作者:卞宜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药物治疗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与探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 本文选择了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妇20例,年龄为23-35岁,妊娠24-40周.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静脉滴注维生素C3g或能量合剂加入10%的葡萄糖500ml,每日1次;10天1疗程;40%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4ml,静脉滴注一日1次,阿司匹林40mg口服一日2次,6-8周;低分子肝素12.5-25mg加5%的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7天1疗[1].此外,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给氧护理、体位护理等措施,观察治疗后两组产妇的宫高、腹围,以及胎儿生长径线(BPD)情况.结果 经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产妇宫高、腹围及胎儿生长径线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将胎儿双顶径与新生儿出生后的体重进行对比验证,观察组平均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合理的护理对改善产妇身体状况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如红;赵珊;陈丁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中的医院总务后勤保障工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都江堰市是这次地震的极重灾区,都江堰市人民医院被推倒了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抗震救灾工作中,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总务科不等不靠,立足现有条件,克服困难,精心筹划,突出保障重点,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创造性地完成了自我保障.同时,对在突发性自然灾害中医疗后勤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任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甘露聚糖肽胶囊联合盐酸氮卓斯汀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露聚糖酞胶囊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 将79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盐酸氮卓斯汀2毫克,每日2次,空腹口服,皮损处外涂氧化锌软膏,每日二次;疗程4周.治疗组甘露聚糖酞胶囊10毫克,每日3次,餐后口服;盐酸氮卓斯汀2毫克,每日2次,空腹口服,皮损外涂氧化锌软膏,每日二次;疗程4周.结果 两种治疗方法均有疗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甘露聚糖酞胶囊治疗玫瑰糠疹安全,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汤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53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注意事项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重症哮喘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6h及24h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气道峰压值均较治疗前后显著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3例患者机械通气治疗2-10d,平均(6.18±3.2)d.48例患者成功脱机痊愈出院,5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死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冠心病并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期间,2例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2例发生气压肺部损伤,但均未发生气道损伤、出血、梗阻等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结论 机械通气在重症哮喘的应用上是安全有效的,正确的通气方法,辅助基础治疗,把握脱机拔管的时机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周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陵川县儿童血铅水平的动态研究

    目的 了解陵川县3-14岁儿童血铅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陵川县2009年进行血铅监测的乡镇3-14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的动态研究与相关因素追踪.结果 实查3-13岁儿童22141名,平均血铅水平为67.9μg/L,血铅含量≥100μg/L的儿童占总监测人数的26.59%;血铅值≥200μg/L的检出率仅为0.44%,明显低于2009年的水平.结论 陵川县各乡镇儿童的平均血铅水和血铅超标比率均明显降低,说明经过各级卫生保健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当地儿童铅暴露问题已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焦菊琴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辛伐他汀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重视乙型脑炎治疗护理防范小儿脑损伤后遗症的发生

    目的 探讨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收治30例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强对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三大主要症: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的观察护理.结果 30例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中治愈25例,好转5例.结论 加强对乙型脑炎患儿的观察及护理,可使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严重症状得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脾破裂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脾破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特点给予采取非手术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14例,14例患者病情均平稳,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100%;手术治疗36例,其中,22例行脾修补术,12例行脾部分切除,2例因脾破裂严重、短时间内出血过多而被迫行全脾切除术.结论 根据脾脏损伤分级,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且以保脾治疗为主,则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冯兴亮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100例尿毒症合并出血性疾病治疗体会

    目的 就100例尿毒症合并出血性疾病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某院收治的尿毒症合并出血性疾病患者100例,男73例,女27例,年龄25-54岁.100例患者都一次性使用F6HPS透析器,碳酸氢盐透析,每次透析液流量500ml/min.结果 100例尿毒症合并出血性疾病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85例(85%),有效(症状有所减轻)15例(15%),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0例(0%),总有效率100%,均未出现透析器严重凝血事件.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血液净化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应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这些患者制定出较为妥善的透析方案.

    作者:武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