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俐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在医院的范围不断扩大,新的护理理论不断拓展,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因此,加强科学管理,健全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1],抓好护士的素质培养,适应发展要求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魏厚芳;吴朝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疾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患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进行了解,并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6.8±5.3)min,自主活动时间为(26.8±2.3)min,住院时间为(5.0±1.5)d;而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5±2.5)min,自主活动时间为(18.5±1.5)min,住院时间为(2.3±0.8)d,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自主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相对更短,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4.6±0.5)ml,观察组中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为(2.8±0.5)ml,即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更少,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患者通过腹腔镜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提高治疗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长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各种手术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对我院4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根据术后随访,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4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治疗有效者23例,显效者11例,无效者5例,经治疗恶化者2例.结论 手术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病例的特点,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牛顺林;杨庆玲;王敏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X线的基本检查方法临床应用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X线的基本检查方法在临床上经常使用几种方法分析其对患者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更进一步地确诊患者的病情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X线的基本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可以分为X线检查、特殊X线检查和造影检查.结论 正确和合理地使用X线的各种检查方法,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事半功倍,提高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陈文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11年泸西县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按现住址统计报告的泸西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泸西县2011年全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86例,报告发病率为345.89/十万,重症病例38例,死亡4例;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1030例),5月为发病高峰(553例),7月后病例数明显下降;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集中在0-4岁(1091例),占全部病例的78.72%,其中以1岁年龄组发病例数多.结论 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重点发病人群,开展手足口发病因素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有效控制疫情的防控措施.
作者:郭彦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鼻窦炎鼻息肉术前应用辅舒良62例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我院6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同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在术前,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辅舒良喷鼻剂对鼻腔粘膜局部喷药.观察两组围术期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围术期改善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舒良喷鼻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鼻内局部抗炎、抗水肿药物,术前局部应用后,控制鼻窦炎鼻塞等症状,为手术提供良好手术条件,缩短术中、术后术腔干燥时间,有利于术腔的愈合,为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而且用药方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高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在直肠癌造瘘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直肠癌乙状结肠造瘘50例,上述患者均给予直肠癌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均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结果 50例患者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消失,术后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直肠癌结肠造瘘术后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史寿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将我院近些年来接收的37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时选出分娩时未发生产后出血的37例产妇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以及结局,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及其处理,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我们观察发现多次孕产、多次人工流产、高龄、中重度贫血、中重度妊高症、血小板过低、前置胎盘等均为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次孕产、前置胎盘、多胎等都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对产前宫缩抑制剂的使用、前置胎盘、多胎等产妇,应加强产后出血的防治工作,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不建议在剖宫产术同时实施子宫肌瘤剔除.
作者:蔡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2010年至2011年我区新生儿产后的健康状况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区出生新生儿2460例,按照不同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组和人工喂养组,对这二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460例新生儿中,其中2370名新生儿为健康儿,90名新生儿为发病儿;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依次为呼吸道疾病、黄疸、头皮血肿及颅内出血等;母乳喂养组的新生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P<0.05,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宾美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影响.方法 对来我院的9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分别给予临床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多项干预.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来判断两组患者在治疗的前后疗效.结果 实验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改善老年患者脑梗塞疾病的预后,促进其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熊学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文通过对176例自然流产患者的流产原因进行分类整理,运用ABC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自然流产的普遍因素、一般因素,哪些因素可以在孕期加以避免.
作者:姚少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当前的医学领域中,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飞速发展、具有广阔的涉及面的学科.现在的医学影像学以静态拓展至动态,以形态学拓展至分子、功能影像学,以定性诊断拓展至定量诊断,以二维拓展至三维,以纯粹的诊断拓展至治疗与诊断同步.与原始的医学影像学相比,当下的医学影像学的优势以及所涉及的领域有多个方面.如何使医学影像学在教学方面得以优化以及调整,使之在进行科研、临床和教学中具有更加突出的效果,应该进行深入研究[1].
作者:郭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是急诊科常见的急性疾病,此疾病比较严重.争分夺秒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是治疗的关键.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1年共收治急性有机磷中毒60例,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艳;高清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是气道炎症,现阶段其治疗策略以缓解症状为主.结论 哮喘的护理操作上应以控制发作为重点.
作者:罗玉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同志的生活习惯等因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经临床研究发现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糖尿病患者饮食的依从性,值得临床研究和探讨.
作者:邢玉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涉及面广且复杂,所以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是手术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手术室的安全系数,本文从护理人员素质培养、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环境的管理、药物的安全管理、防异物遗留、手术病理标本管理、提高意外应急能力等几方面进行总结.
作者:卢丽玲;卢洁琼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 对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26例,对其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统计发现,该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发生明显降低,且(P<0.05);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0.05).结论 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潘晓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该项分析是采用哨点监测法,再农区固定监点选择4-5个乡(镇、场),牧区、办农半牧区固定监测点选择3个乡(镇、场),连续监测3年,监测点其他乡(镇、场)作为非固定点,每年随机抽选1/3轮流开展监测工作,监测点内新出现人间或间疫情的乡镇自动增补为固定点,连续检测3年,监测对象主要是固定点监测乡(镇、场)的7-60岁、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如兽医、饲养员、接羔员、育羔员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以及与种畜和阳性畜有接触的人员等.
作者:苏长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人类死亡30%原因归咎于心血管疾病.据估计至2015年底,每年将接近20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1].<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0>[2]显示,估计全国心血管疾病2.3亿人,其中高血压2亿人,脑卒中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20万人.过去20年来对心血管事件链有了深入的认识,上述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源头的罪魁祸首均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
作者:张艳;蒋清安;杨龙;杨永耀;何炯红;覃智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老年人是神经衰弱疾病的易患群体.本文通过多角度概述老年人神经衰弱综合征,深度分析病理原因,找出有效的治疗措施,不断推进老年人神经衰弱疾病的康复工作.
作者:刘旭升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