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布鲁氏菌病在四平地区流行特征的分析

苏长江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 四平地区, 流行特征
摘要:该项分析是采用哨点监测法,再农区固定监点选择4-5个乡(镇、场),牧区、办农半牧区固定监测点选择3个乡(镇、场),连续监测3年,监测点其他乡(镇、场)作为非固定点,每年随机抽选1/3轮流开展监测工作,监测点内新出现人间或间疫情的乡镇自动增补为固定点,连续检测3年,监测对象主要是固定点监测乡(镇、场)的7-60岁、与牲畜及畜产品有接触的重点人群,如兽医、饲养员、接羔员、育羔员和皮毛、乳肉加工人员以及与种畜和阳性畜有接触的人员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在脑神经外科,昏迷患者随处可见,昏迷患者需要的护理工作也很复杂和多样化.由于患者昏迷长期卧床导致呼吸道无法通畅,此时的气管切开术在临床就显得尤为重要.气管切开术是通过手术切开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的一种手术;同时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便于能及时吸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可有效的减少呼吸道所受的阻力,有利于气道内分泌物的及时清除.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与指导可以有效的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农村医学专业学生病历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收集农村医学专业学生书写的143份住院病历,分析病历书写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和医疗质量.

    作者:陈云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LEEP治疗宫颈疾病630例随访分析

    目的 探讨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安全性,以及CIN术治疗后复发的有关因素.方法 统计分析630例采用LEEP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子宫颈的创面出血具体情况.每月复查宫颈创面的具体愈合情况,术后第3个月进行阴道镜和TCT检查,如果有必要还需要行组织活检.结果 术后3d阴道流血者占10%(63/630),多数出血发生在术后10-20d,占50%(315/630).出血多发生在LEEP早期和CIN2-3等阶段、宫颈组织较软和脆者,以宫颈下唇部位为多发部位.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1例复发.结论 重视术后随访是当前治疗宫颈疾病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张燕;盛友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谈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情景模拟、扮演角色这种教学方法来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护生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增加主动性,让护生在为患者治疗时时刻体现出人文性的关怀及有效沟通;使护生踏入临床后能很快适应角色的转变,较快得的融入到临床工作,为进入医院打下很好的基础.

    作者:杜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泸西县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2011年泸西县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个案资料对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按现住址统计报告的泸西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泸西县2011年全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386例,报告发病率为345.89/十万,重症病例38例,死亡4例;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1030例),5月为发病高峰(553例),7月后病例数明显下降;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多集中在0-4岁(1091例),占全部病例的78.72%,其中以1岁年龄组发病例数多.结论 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重点发病人群,开展手足口发病因素研究,将有助于提出有效控制疫情的防控措施.

    作者:郭彦伶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每组各30例,治疗4个月,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30例观察组患者中,1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30例对照组患者中,10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与对照组相比(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相比(29.7±4.1),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高(46.8±3.2),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没有明显改变,也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桑顺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孕产妇梅毒检测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P-ELISA和TPPA试验在孕产妇梅毒检测中的适应情况.对3600例样本先进行TP-ELISA检测阳性标本进行TPPA试验确证并进行TRUST试验.TP-ELISA检出阳性标本29例阳性率0.81%.TP-ELISA,TPPA都为阳性28例符合率96.5%TPPA试验阳性而TRUST试验阴性7例,未检出率24.0%.结论 ELISA法可作为梅毒大量检测筛选方法,TPPA法为确证方法,而TRUST法仅应做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观察.

    作者:隋振国;张丽;徐红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小儿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支持对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6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术后24h后开始应用EN,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生化、恢复饮食时间、排便时间、恢复肛门排气进行观察和记录,并进行空白对照.结果 实验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提前,统计学处理P﹤0.05.生化指标ALB、K+、Na+,Ca2+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胃肠手术后早期应用EN,可促进肠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马翠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紫癜性肾炎顽固性血尿53例

    目的 探讨了归脾汤加减治疗紫癜性肾炎顽固性血尿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HSP患者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中药归脾汤加减,对比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为75.9%,观察组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归脾汤加减治疗可明显减少激素引起的副反应,且疗程缩短,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李丽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75例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LC组40例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35例,对比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组和OC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53.4±14.31)min和(78.8±15.26)min(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7.7±14.23)ml和(203.9±18.96)ml(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4例)和28.6%(10例)(P<0.05).结论 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疗效确切,创伤小,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兵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针刺与中药配合治疗中风后焦虑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刺合并中药汤剂对中风后焦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30例给予常规针刺治疗;配合逍遥散加减口服.对照组30例予以常规针刺治疗.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改善状况进行评定,并将疗效和安全性作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者焦虑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中风后焦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苏云海;武志全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耳部瘢痕疙瘩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手术切除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压力治疗.术后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高,术后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切除耳部瘢痕疙瘩术后进行压力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ICC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目的 讨论PICC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进行PICC管道维护患者206例,观察总结并发症.结果 206例PICC置管患者共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导管堵塞2例(25.00%),导管异位1(12.50%)例,穿刺点渗血及血肿1(12.50%)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12.50%),导管远端渗裂1例(12.5%),过敏性皮炎2例(25%).结论 PICC置管技术为临床上高效的穿刺技术,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减少了药物外渗几率与穿刺失败率.临床上PICC管道维护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导管堵塞、导管异位、穿刺点渗血及血肿、过敏性皮炎、穿刺部位感染、导管远端渗裂,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与处理措施,保证了置管患者的健康与治疗效果,使PICC置管治疗顺利进行.

    作者:潘一衡;朱婷婷;皮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析灭菌与消毒在口腔科医务中的重要作用

    口腔科门诊患者多,流动性大,对医护人员构成感染的潜在几率也就更为突出.所以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染知识的培训和加强对口腔医疗器械的消毒就显得至关重要.加强自我自身的消毒意识的培养,养成医后全面消毒的良好习惯对感染的发生和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风险管理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方法 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我院做血液透析的160个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分为两组,护理组80例,对照组80例,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护理组患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得到提高,降低了医疗纠纷、减少了风险事件的发生,对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医院要完善护理制度,加强医护工作者的技能培训,实施风险管理,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地管理血液透析室,能够预防风险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卢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核心能力培训在助产士实习生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分析在助产士实习生中实施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在我院产科实习的24名护士的各项资料,将其设置为A组;同时选择于2011年2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实习的24名护士的各项资料,将其设置为B组.A组护士在实习过程中进行传统的传帮带教学培训,B组则实施核心能力培训,然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考评、专业技能考评,对比两组护士临床实践效果.结果 B组实习生对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测评、临床实践掌握优于A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助产士实习生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可以加强护士对理论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使助产士实习生了解产科知识,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康复期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对30例大面积烧伤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0例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在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结论 良好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大面积烧伤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贺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运动、营养联合干预对肥胖儿童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运动和营养疗法联合干预对于肥胖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单纯性肥胖儿童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肥胖儿童采取单纯的运动或者营养疗法进行干预;实验组肥胖儿童采取运动和营养疗法进行共同干预,观察两组肥胖儿童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动和营养疗法共同干预对于肥胖儿童的体重与形态方面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开来.

    作者:欧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莉芙敏片、替勃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对比

    目的 观察对比莉芙敏片、替勃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7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取莉芙敏片治疗,对照组采取替勃龙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在各时间段的KMI总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莉芙敏片、替勃龙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效果类似,但前者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作者:李美霖;吴玉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2011年3月收治的96例多发性跖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氟尿嘧啶治疗组)和对照组(病毒唑治疗组)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①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29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24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6.358,P<0.01).②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2%;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0.4%.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12.446,P<0.01).结论 氟尿嘧啶治疗多发性跖疣效果理想,且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晓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