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42例

谭正龙;覃俊;韩中金;黄英明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固定
摘要: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粗隆间骨折施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术,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 参照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20例,良12例,可8例,差2例(其中1例术前褥疮,术后切口感染),优良率达95.24%.结论 动力髋螺钉(DHS)固定是粗隆间骨折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它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等优点.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研究并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1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传统方式进行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的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显效的为32例,有效的为16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而言,运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介入治疗的方法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毛家仁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安全隐患及相应对策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生人身安全隐患.其中产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有护理安全知识缺乏,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基础操作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心理状态不稳定.而引起护生人身安全隐患有职业损伤和外来损伤.针对这些隐患采取的相应对策有强化护生护理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职业损伤防护知识的培养和防范措施的管理,提高带教老师素质,严格带教管理,关心护生身心健康.

    作者:于小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鼻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游离皮瓣修复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修复术在鼻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25例鼻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使用游离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矫正.结果 25例患者游离皮瓣均理想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术后早期皮瓣稍肿胀,术后4个月,肿胀基本消失,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年后无1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结论 游离皮瓣修复术操作简单、疗效理想,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生优育和疾病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在了解胎儿的健康状况和一些先天性心脏病时,我们一般都采用了超声辅助检查.实践证明,采用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辅助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此对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彭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怎样做好社区慢性病管理和健康教育指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变化,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并逐年呈上升趋势,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社区管理和健康教育指导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必须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董燕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急慢性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给予VSD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Ⅱ期植骨的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VSD技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Ⅱ期植骨的优良率,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俊柱;胡广健;张敏;李伟明;蒋佑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属于新生儿疾病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倘若没有尽早诊治,对儿童的生长健康将会带来不小的影响,现在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一般使用蓝光照射配合茵栀黄颗粒,其目的 是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降低新生儿病人的病痛折磨.方法 选取2009年5月到2011年10月的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蓝光照射治疗,并且配合茵栀黄颗粒;对照组患者再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3例使用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剩余23例使用蓝光照射进行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身体体征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46例患者的黄疸体征消失情况与对照组46例患者比较明显较早(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蓝光照射配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起到更快更好的作用,值得在临床科室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秦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东莨菪碱宫颈注射配合适宜手法治疗宫颈水肿的效果研究报告

    目的 寻找治疗宫颈水肿的佳方法,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将2009年05月至2011年05月在我院住院分娩过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孕妇141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东莨菪碱宫颈注射配合适宜手法治疗,对照组不加干预.结果 观察组在宫颈水肿消退时间、宫颈扩张时间均大大地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明显得到提高,宫颈裂伤率、新生儿出生阿氏评分等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阴道分娩率为96%,对照组阴道分娩率仅为35%,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东莨菪碱宫颈注射配合适宜的手法干预治疗宫颈水肿,可明显增加治疗宫颈水肿成功的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莫美英;江翠兰;何锋;叶浩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3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际间长途转运的急救体会

    目的 分析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患在院际间长途转运过程中的治疗与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我中心于2009年4月份到2011年3月份转诊的38例来自基层医院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对其长途转运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院际间长途转运过程中,3例患者出现心跳骤停,2例经现场抢救成功复苏,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37例患者安全抵达目的 医院继续救治,1例患者医治无效死亡,36例患者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3-26天,出院后患者皆未出现任何并发症与后遗症.结论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院际间长途转运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机械通气,并做好所需的急救措施与安全护理,能够降低转运风险,使患者安全到达目的 医疗场所.

    作者:赵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比较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的差异

    目的 比较不同性别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差异.方法 就本院治疗的160例男性及148例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脑卒中病史、吸烟等冠心病高危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男性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女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两组吸烟率、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高脂血症、糖尿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脑卒中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烟是男性早发冠心病的高危因素,高血压则是女性的高危因素,临床应针对男女不同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方案.

    作者:邹云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对于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探讨早期干预妊娠糖尿病(GDM)对于新生儿并发症的影响,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86例妊娠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早期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早期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中的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的新生儿低血钙、低血糖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的实施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降低GMD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对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改善新生儿预后及保证母婴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任淑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泸西县2002-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为了解泸西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基本特点,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现对全县10年报告的12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级别、类型、时间、地点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2起,发病549例,死亡2例.无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及重大突发事件(Ⅱ级),较大突发事件(Ⅲ级)4起,占33.33%,发病233例,死亡2例;一般突发事件(Ⅳ级)7起,占58.33%,发病289例;未分级事件1起,占8.33%,发病27例.3-7月为全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月份,其中4月和7月报告起数多,均为2起,食物中毒事件集中在4-10月夏秋高温季节.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占总起数的41.67%,发病242例,占总发病数的44.08%,波及2356人.泸西县农村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繁高发,应高度重视食物中毒(尤其是农村集体办客及野生毒菌中毒)的预测、预警、现场处置等防控工作①.

    作者:朱彦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人肺炎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特点,为老年人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38例(63.3%),好转19例(31.6%),死亡3例(5.0%).经X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27,P<0.05).结论 老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治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有效的综合治疗,治疗肺炎与治疗基础疾病同步,抗感染治疗与防治并发症相结合,抗菌治疗是关键.

    作者:张清杰;崔建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合并包皮过长83例护理体会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对83例尖锐湿疣(CA)并包皮过长患者,用CO2激光环切包皮并行气化疣体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PICC置管在食管癌48例术后胃肠外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插管(PICC)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外营养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到本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0例通过体表静脉置管进行胃肠外营养,观察组48例采用PICC置管进行胃肠外营养,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留置时间长短、置管后局部肿胀、灼热、疼痛、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置时间局部肿胀、灼热、疼痛、静脉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外营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蔡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枸杞子浸出液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枸杞子浸出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通过制备不同浓度枸杞子浸出液,选择金黄色葡萄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试验菌种,检测枸杞子浸出液体外抑菌的敏感性以及对不同试验菌种的小抑菌浓度MIC和小杀菌浓度MBC.结果 枸杞子浸出液对金黄色葡萄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抑菌为高敏感性,对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为中度敏感性;换言之,对金黄色葡萄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大肠埃希菌抑菌作用较强,对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较弱.结论 枸杞子浸出液有明显的体外抑菌效果,其确切疗效需要体内试验进一步认证.

    作者:谭汉添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早产儿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治疗和护理,如保暖、吸氧和抗感染等,干预组除此之外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出院时体重和住院天数的差异,以及胎儿出生3个月时,行为发育商(DQ)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便秘、喂养不耐受和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早产儿黄疸持续天数、光疗天数、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而且干预组出院体重为(2.44±0.54)kg,对照组为(2.10±0.37)kg,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早产儿出生3个月时DQ值总分为(84.2±8.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8±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7,P<0.05),此外干预组DQ值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早产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治疗天数和住院天数,有助于早产儿身体和智能的发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使用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彩超对118例腹痛患儿进行常规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部位、形态、数量、回声、大小、长短径(L/S值)及内部血流信号,所有患儿经正规抗炎治疗后高频彩超复查观察肠系淋巴结变化.结果 绝大多数患儿(102例)经正规抗炎治疗后高频彩超复查发现肠系膜淋巴结数量明显减少,体积明显缩小,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 高频彩超是诊断小儿肠系淋巴结炎有效且首选的方法.

    作者:陈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0-3岁婴幼儿保健达标与喂养技术干预效果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和了解喂养技术对0-3岁婴幼儿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150名0-3岁正常足月婴幼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为喂养技术干预组和常规指导组.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体重、身高、体质指数(BMI)、心智发育、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等指标.定阶段、定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在健康达标、体质量指数(BMI)、肥瘦程度、心智发育、营养性疾病发生率方面.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受喂养技术干预的家长.其婴幼儿的体质量指数(BMI).心智发育达标理想.营养性疾病发生率较低.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余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药联合应用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已经明确诊断的126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采用甲氨喋呤(MTX)加米非司酮及中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2.6%,高于对照组(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包块缩小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β-HCG下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比较单独使用西药疗效好,包块消退快.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