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蒸在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的观察及护理

张娜

关键词:类风湿, 关节炎, 中药, 熏蒸, 护理, 观察
摘要:通过实际的病例治疗过程,记录中药熏蒸对关节炎症的治疗效果,发现此类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减轻关节炎症发作时的痛苦,并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患者可以采用此类方法加强对患病部位的护理,减轻病痛.方法 观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痹型患者100人,并且以AB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五十人,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MTX及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熏蒸,10天为一疗程,在每一疗程结束后,都与同期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效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得出中药熏蒸对减轻类风湿关节炎疼痛有增效作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脑梗塞发病诱因及康复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分析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为有效地预防及治疗青年脑梗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相关治疗及预后康复护理.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早期规范的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结果 诱发青年脑梗死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因素.72例患者中24例动脉粥样硬化,占33.3%;12例因血管栓塞诱发,占16.7%;腔隙性脑梗死10例,占13.9%;16例因其他原因所致的脑梗塞,占22.2%;10例患者原因不明,占13.9%.治疗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引起青年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及脂质代谢异常,早期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对已发病的患者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周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其他细胞参与形成的气道炎症,气道狭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哮喘复发症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统计,近年来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正在上升,尤其是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近年来,随着对临床支气管哮喘疾病的认识程度的加深,许多专家和学者分别从病理学,生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诊断,临床方面作了更全面,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本文将侧重于综合近期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作者:梁子儒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左旋肉碱的营养药理作用

    近年来,左旋肉碱受到营养学及医学等方面的广泛关注,其营养性及药理均能够为人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好处.本文主要探讨了左旋肉碱的营养药理作用.

    作者:马韦正;尹纯杰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手术切除与术后压力治疗耳部瘢痕疙瘩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耳部瘢痕疙瘩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手术切除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压力治疗.术后随访一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较高,术后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切除耳部瘢痕疙瘩术后进行压力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翠玲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妊娠中期唐氏筛查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必要性探讨

    目的 讨论在妊娠中期对高龄孕妇进行唐氏综合症的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0年10进行产前诊断的孕妇2550例,收集了孕妇的体重、准确孕周、年龄、既往不良孕产史等资料.再测定患者血中的β-HCG、uE3和AFP,并且将测得的三种标记物的浓度结合孕妇体重、年龄和准确孕周等来计算出各自的中位数的倍数值和胎儿21-三体、开放性脊柱裂和18-三体各自的合并的风险率.唐氏综合症高风险组数为101例,其筛查阳性率为4.95%,而结果①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高龄孕妇)的阳性率(8.9%)都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年龄组,大于35岁组和其他各个年龄组的唐氏综合征的高风险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②449例患者均未发现唐氏综合症患儿或18-三体综合征患儿.两组之间的比较显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怀孕中期先行无创的产前检查,尤其是唐氏综合症的筛查,当提示为高风险时再行有创的诊断,对减少对孕妇的创伤和提高唐氏综合症的检出率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余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丹鹿通督治疗腰腿痛的临床观察

    骨科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表现为腰腿痛,患者可因为各种原因发生次临床表现,且多为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丹鹿通督片对54例有此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伟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诊断.方法 对33例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进行扫查.结果 33例中房间隔缺损26例,房间隔缺损伴二尖瓣脱垂2例,房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1例,室间隔缺损3例,二叶式主动脉瓣1例.结论 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无创,可反复进行,且诊断率高,是中老年先天性心脏病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可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作者:李文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温针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58例

    肝气犯胃型胃痛以胃脘胀闷、攻痛连胁、嗳气频繁、食欲减退、呕逆酸苦等一系列症状为主,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08年-2010年采用温针治疗此病5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宏俊;郭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辛伐他汀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俐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例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护理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开展的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术20例.结果 全部病例成功实现了保胆取石术,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全麻下腹腔镜保胆取石有利于术中选择佳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1].

    作者:陈靖玲;王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人与青年人自发性气胸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 分析老年人以及青年人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并对其进行比较,以此来提高对自发性气胸的认识.方法 选取90例老年人自发性气胸患者和86例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组继发性气胸误诊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青年组,特发性气胸青年组的发病率高于老年组.结论 老年人自发性气胸病因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误诊率高,预后差等特点.

    作者:冯明海;商圣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460例新生儿产后访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对2010年至2011年我区新生儿产后的健康状况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我区出生新生儿2460例,按照不同的喂养方式,分为母乳组和人工喂养组,对这二组新生儿的健康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将比较结果使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460例新生儿中,其中2370名新生儿为健康儿,90名新生儿为发病儿;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依次为呼吸道疾病、黄疸、头皮血肿及颅内出血等;母乳喂养组的新生儿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P<0.05,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母乳喂养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宾美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精神科风险评估量表的编制和应用

    目的 解决目前精神科医疗风险评估中缺乏统一规范的评定标准的问题.方法 自行编制精神科医疗风险评估量表,并对量表进行专家论证、一致性检验、和临床应用.结果 从实用性、便捷性、不易漏项目、满意度等条目进行对比分析,使用量表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该量表有较好的实用性,操作便捷,不易遗漏项目,得到了应用者的好评.两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

    作者:王秀莉;自孝海;申士芹;李守彦;王丽;李宗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术患者围手术期100例护理体会

    总结100例膝关节镜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出良好有效的护理,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作者:文中贤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55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4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5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09%,两组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组织缺氧及缺血症状,减轻患者的脑水肿,且其疗效较为理想,值得在医学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游建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恶性直肠间质瘤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恶性直肠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恶性直肠间质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32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Miies'术13例,Dixon'19例.其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5%、56.3%.中位生存时间为54个月.CD117、CD34表达率分别为93.8%、84.4%.结论 CD117和CD34是确诊恶性直肠间质瘤有价值的依据,恶性直肠间质瘤的治疗方法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

    作者:廖华东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10年遵义市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遵义市2010年健康教育项目在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 对6个项目县(市、区)的目标人群在健康教育项目开展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小学生碘缺乏病知晓率由基线调查的66.05%(1070/1620)提高到91.48%(1482/1620),平均增幅25.43%,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66.91%(542/810)提高到88.77%(719/810),平均增幅21.86%,二者较干预前显著提高(x2值分别为323.614,112.112,P均<0.005).结论 采用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是提高碘缺乏病防治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达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目标的有效措施.

    作者:谭红辉;李林英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浅论心血管疾病残余风险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人类死亡30%原因归咎于心血管疾病.据估计至2015年底,每年将接近20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1].<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10>[2]显示,估计全国心血管疾病2.3亿人,其中高血压2亿人,脑卒中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20万人.过去20年来对心血管事件链有了深入的认识,上述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源头的罪魁祸首均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胆固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

    作者:张艳;蒋清安;杨龙;杨永耀;何炯红;覃智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探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 对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病例26例,对其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统计发现,该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发生明显降低,且(P<0.05);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P<0.05).结论 采用改良二维影像导航方法引导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潘晓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置管输注二性霉素B治疗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置管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真菌治疗的护理技术.方法 对1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置管以累增输液滴速的方法输注两性霉素B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除1例死亡,另14例不良反应减轻,治疗的耐受性增强,能顺利完成疗程.结论 严格遵守两性霉素B的配置及使用方法,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疗效,维持中心静脉置管通畅,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

    作者:郑桑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