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液性静脉炎的防治

韩俊婷

关键词:静脉炎, 预防, 护理
摘要:静脉输液是一种频繁的有创性无菌操作,在临床基本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重要地位,但其具有潜在感染和并发症的危险,因而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相当重要,就产生输液性静脉炎危险的相关因素,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干预治疗

    目的 观察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0例经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新生儿随机分成红霉素组和吗丁啉组,分别用红霉素(5mg/(Kg.d)分3次)及吗丁啉(0.3mg/(Kg.次)每日3次)餐前口服进行干预,治疗后10天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分析.结果 ①红霉素组与吗丁啉组在治疗后各项反流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两种药物间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反流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中吗丁啉组未见椎体外系症状,红霉素组未见肠道菌群失调及肝功能损伤.结论 红霉素与吗丁啉均能改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程度,应根据情况合理选用.

    作者:庞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附子汤联合扶他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中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命名为研究组,给予附子汤(由黄芪、白术、狗脊等组成的中药药方)联合扶他林(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2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另一组命名为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扶他林治疗,疗程同研究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 附子汤联合扶他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扶他林治疗,其能显著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以及其腰部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华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神经内科感染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发生感染的原因以及防治对策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798例神经内科患者中受感染的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感染的年龄、时间以及感染部位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的因素受年龄、病种、病原菌、易感部位、疾病情况的影响.结论 有效地探讨出感染发生的因素,就能根据情况来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把危险因素扼杀于萌芽阶段,从而减少神经内科感染率,促进患者的健康发展.

    作者:吴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腹腔镜手术后分级护理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现阶段,随着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腹腔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普遍欢迎.但术后的护理必不可少,如何把护理做得更细致到位,确保手术的整体成功,这和术后对患者的分级护理实施密切相关.护理分级制度是重要护理规章制度,它能对病情观察、有效及时分类、处置患者情况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护理人员实施标准护理提供指南,本文主要概述腹腔镜手术、分级护理存在的问题和干预对策,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作者:苏少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超探查颈动脉斑块对脑梗死的意义

    目的 通过颈部动脉彩超改变探讨临床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行颈动脉彩色超声及头部CT检查的患者180例,其中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90例非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两侧颈动脉管壁情况及斑块性质.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87.8%)高于对照组(18.9%),且不稳定型斑块多于稳定型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动脉彩超探查斑块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尤其是对预防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丽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如何实施危急重症患者安全转运.方法 回顾2011年1月-2012年1月286例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86例均成功转运,无纠纷事件发生.结论 有组织、有计划、具有熟练的急救技能和配备先进的抢救设备可确保病人的安全转运.

    作者:罗银卿;刘巧珍;李月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创建百姓满意医院活动对护理管理的影响

    2007年开展创建百姓满意医院活动以来,我院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护理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通过分解创建百姓满意医院检查标准护理指标,找出自己差距,组织人员培训学习,成立质控小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服务意识,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对社会起了积极的影响.开展创建百姓满意医院活动以来,使护理工作全面提升.

    作者:魏玉萍;苗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液成分的制备以及储存措施

    目的 探讨分析血液中的基本成分,血液的制备方法及储存措施.方法 血液成分的制备可分为离机法和联机法两种,有四种不同的制备策略.血液储存则要选择各成分适宜的温度及环境,保证血液成分的质量.结果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血液成分制备,其制备原理多根据成分比重差异利用过滤、离心等物理方法分离.结论 制备成分血后,选择合适的环境储存,保证血液质量,从而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风患者行超早期康复指导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风患者行超早期康复指导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中风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超早期康复指导,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护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超早期康复指导有利于帮助患者迅速恢复身体肌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和预后情况,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田利兵;赵玲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自制痔愈膏在痔疮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自制痔愈膏在痔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新的治疗痔疮的外用药.方法 总结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应用自制痔愈膏治疗早期内痔、外痔、混合痔和痔疮术后创面经久不愈的142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42例患者,治愈128例,治愈率90.14%;好转12例,好转率8.45%,促进创面愈合.未发现皮肤过敏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制痔愈膏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怀章;马磊;张勇;刘广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临床幼儿护理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幼儿临床护理的特点与对策,为临床幼儿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3岁幼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护理特点为幼儿疾病种类较多以及护理过程当中容易出现差错;共发生护理差错事件33起,以护理缺陷多,其次是护理差错.结论 针对患儿的疾病特点与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率.

    作者:甘政艳;郑玉婷;李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谈新生儿护理的体会

    新生儿是胎儿的继续,胎儿脱离母体以后就会独立生存,他所处的环境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生儿从出生到第28天称新生儿期,健康新生儿的标志是皮肤鲜嬾呈粉红色,大声啼哭,手脚自由地活动.由于适应能力还没得到完善,如果在分娩的过程当中出现损伤就会使感染延续,那么就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也有可能使新生儿留下后遗症,影响到他的终身更严重的就会使其死亡,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作为产科工作者这个任务是重大的,我们不光是要治病救人,更需要从优生优育等方面重视胎儿及婴儿的生长健康,对新生儿的护理及优育进行重点指导.新生儿护理是新生儿时期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新生儿保健工作的重要部分.

    作者:王秀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3.0T磁共振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成功配合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7-9月的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宣教和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及呼吸屏气训练,减轻其紧张焦虑情绪,比较检查成功的图像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后紧张焦虑情绪明显降低,规范的屏气训练后检查中屏气配合达到理想要求,完成检查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缓解3.0T磁共振腹部增强扫描病人的紧张焦虑情绪,还能保证病人在检查中积极主动配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对得到清晰的高质量图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秀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全髋置换术的护理

    目的 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通过我科一年来全髋置换术37例病人的全程护理过程,总结佳的护理方案.结果 37例病人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对全髋置换术病人的精心护理能够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迅速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许敏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大剂量维生素E对泌乳量影响研究

    本文随机选取40位产后一至四个月母乳不足的产妇,在不改变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每日分三次口服600毫克维生素E,连服三日,观察大剂量维生素E对于泌乳量的影响.随后进行30天跟踪实验,观察停服维生素E后泌乳量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为多数产妇服用维生素E后有效,且产后越早服用效果越佳,从而更有效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

    作者:远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乳牙反牙合畸形26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乳牙反牙合的病因并做好早期预防.方法 对268例乳牙反牙合的患儿详细进行家族史、哺乳方式、口腔不良习惯、乳尖牙磨耗程度等资料的采集,分析乳牙反牙合的病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不良的人工喂养姿势和口腔不良习惯是乳牙反牙合的主要病因.

    作者:郝凤花;林维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综合医院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方法的探讨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的结构和功能将由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保健型转变,而健康教育也是医院当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贯穿于对病人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全过程,既能充分发挥现代医院的预防保健职能,又能使病人从中真正享受到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能.

    作者:关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一例肝硬化大量腹水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突出的临床表现,病程长、病情反复、无特殊治疗方法,只能经过对症处理后控制或延缓病情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剧烈疼痛为特征的皮肤病,多发于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疼痛沿感觉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约半数人发生于胸脊神经,呈一例带状分布.

    作者:金英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门诊西药房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表现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 针对门诊药房调剂常见差错,探讨加强防范的措施.结果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有多方面的表现,其原因涉及制度、业务水平、工作责任心等方面,应在以上方面采取措施.结论 通过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可有效避免调剂差错的出现.

    作者:王恒臣;车绪凤;张栋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血红蛋白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消化道出血疾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Hb)法与转铁蛋白(Tf)法检测消化道出血性粪便标本的临床诊断符合率,研究Hb和Tf 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及其方法的互补性.方法 使用便隐血试纸条及转铁蛋白检测试纸条对61例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患者的粪便标本及20例无消化道出血性疾病粪便标本进行检测,评价两种方法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或Hb或T f其中一项阳性即判断为阳性)的阳性率,并与化学法(匹拉米酮)比较.结果 联合检测阳性率:正常对照组5%,上消化道组60%,下消化道组67.7%,p>0.05,消化道出血继发性贫血(简称贫血)组62.7%,非贫血组64.3%;单独检测人Hb阳性率:正常对照组为0%,上消化道组40%,下消化道组64.5%,P<0.05,(有统计学意义),贫血组52.6%,非贫血组52.3%;单独检测Tf阳性率:正常对照组为5%,上消化道组50%,下消化道组61.3%,P>0.05,贫血组57.9%,非贫血组54.8%.结论 Hb/Tf联合检测比其单一检测对诊断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许国胜;陈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