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坤;马亚丽;吴世红;秦颖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出院后,护士进行电话随访与患者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随访经心血管介入科出院后的2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电话随访)和对照组(无电话随访),比较其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在各项观察指标的对比中,观察组的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患者实行有计划的电话随访,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达到了有的放矢的康复保健目的,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急救知识,增强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命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陈爱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后给予心理护理的有效性.方法 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心脏起搏器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状态、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后,其焦虑状态降低,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上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老年性心脏起搏器手术后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由于随着我国医改有关要求的规定的实施,提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要坚持以加强护理内涵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为核心,按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的有关规定,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努力为乡镇人民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理念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础护理、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本文阐述了关于优质护理在乡镇卫生院的实施应用的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现状,为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463名新生代农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新生代农民工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6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第一代农民工.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作者:卢光莉;周新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光棒和普通喉镜在鼾症病人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拟行气管内插管鼾症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光棒组(A组)和普通喉镜组(B组).记录在快速全麻诱导下两组病人首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A、B组插管成功率都为100%,插管时间分别为(20.1±5.7)s和(33.4±7.1)s(P<0.05),A组插管后的血压,心率变化值上均小于B组.结论 光棒插管在鼾症病人气管插管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用于鼾症病人插管更安全.
作者:韩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流产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所收治的200例药物流产患者为实验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和SAS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药物流产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巩固药物治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作者:杨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就是用手术的方法将人工膝关节代替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膝关节,目的 是切除病灶、解除疼痛、恢复膝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纠正关节畸形、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引起的膝关节严重畸形,人工全膝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是目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做好手术前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冯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前,随着我国护理模式和护理事业的发展和转换,在手术室里面开展整体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来讲并不是很陌生,那么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的目标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正在慢慢的转变成各种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特殊部门,就需要在手术护理的前、中、后的过程中有一套系统化的整体护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加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和提高手术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本文阐述了在手术室中整体护理的应用,仅供参考.
作者:徐晶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比较胎膜早破与人工破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50例,取同期在我院实施人工破膜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及新生儿评分.结果 胎膜早破组患者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因此应重视胎膜早破的预防并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母婴并发症.
作者:王金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脂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通过临床医师与检验医师之间的交流协作,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医疗的效果.方法 受试者在清晨均需于空腹状态下采肘静脉血,对载脂蛋白B100(APOB100)、载脂蛋白A1(APOA1)、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总胆固醇(TC)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C)进行测定,利用的是日本地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其使用的试剂是由上海长征医学有限公司所提供的,各项检测均是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以及仪器说明书来进行的.结果 DM并发AS组APOB100、LDL-C、TG、TC比DM组以及对照组明显高(P<0.01),但是DM并发AS组APOA1和HDL-C却比对照组和DM组低(P<0.01).结论 通过临床和检验的有效协作,能够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开展调脂治疗工作,大大减少了心血管事故的出现.
作者:马爱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经过立体定向的治疗之后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接收的50例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的分析,总结经过立体的定向手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方法.其中男女患者各25例,年龄在25岁到65岁,平局年龄为38岁,通过对患者手术前的护理、术后护理,联合进行心理和家庭护理.结果 经过重点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的准备工作,护理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论 重点要突出做好术前及术后的基础护理,特别是要加强对高热和尿失禁以及精神症状,患者的肢体下降肌力情况和出血等症状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王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临床心理护理干预在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共收治的820例重复性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的患者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410例重复性人工流产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即可,而治疗组的患者则仔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无论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还是在患者术中的疼痛度、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病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重复性人工流产的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加必要的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更加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为了解和掌握某市中小学校建筑设备、学生用具状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探索改善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干预措施,保障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育,现将2010年、2011年中小学校建筑设备与用具监测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谢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加强健康教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以加强护理;对照组患者则常规护理,不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半年以后的自理能力、生活规律、复发情况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身体机能康复有明显的促进效果,日常生活的规律和自理能力也较为理想,能有效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宦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深入研究治疗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本文选择的70例患有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行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治愈66例,治愈率为94.3%.结论 由于严重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并且变化非常快、病情复杂,所以治疗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的有效措施就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本文针对这一手术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作者:郑两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每周3次,每次4小时,持续透析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β2-MG、iPTH以及不安腿综合征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β2-MG、iPTH以及不安腿综合征评分变化都比较明显,证明两种透析方式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高通量透析对不安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比低通量透析效果更好.结论 高通量透析在保证尿毒症小分子毒素充分清除的基础上,加强了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可明显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安腿综合征.
作者:李瑞萍;吴华;梁天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自控镇痛(PCA)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新技术,用于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且安全可靠,不仅降低了术后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分析了术后病人应用PCA镇痛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措施.
作者:刘宗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家属抑郁情绪与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 对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使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问卷,统计家属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和焦虑心理对比情况,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护理干预后家属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SAS、SDS测评分数明显低于我国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提高肿瘤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
作者:徐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E2)对围绝经期妇女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60例,绝经组行E2治疗(观察组),未绝经伴妇科良性肿瘤者行手术治疗(手术组),以治疗前状态为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对照组治疗后E2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对照组手术后血清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2能提高绝经后妇女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刘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国际疾病分类ICD-10是一门较为复杂、存在难度的学科.随着我国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各种诊断的名称纷繁复杂,而一些疾病难以在ICD-10的原著中找到相应代码,造成编码失误现象;还有一些疾病虽然诊断的名称相同,但是由于发病时间不同、就诊实际情况不同等,存在一定差异性,也是引发编码失误的主要原因.本文深入探讨正确应用ICD-10的方法,以期有效提高疑难编码的准确性.
作者:瞿彦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