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

徐红霞

关键词:针药结合, 帕金森病,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52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6例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组在口服药基础上加电针治疗.每天一次,针刺6天休息一天,30天为一疗程,60天后结束治疗,随访3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有很好的疗效.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干预治疗

    目的 观察红霉素与吗丁啉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80例经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新生儿随机分成红霉素组和吗丁啉组,分别用红霉素(5mg/(Kg.d)分3次)及吗丁啉(0.3mg/(Kg.次)每日3次)餐前口服进行干预,治疗后10天进行24小时食管内PH监测分析.结果 ①红霉素组与吗丁啉组在治疗后各项反流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两种药物间在治疗前、后的各项反流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中吗丁啉组未见椎体外系症状,红霉素组未见肠道菌群失调及肝功能损伤.结论 红霉素与吗丁啉均能改善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程度,应根据情况合理选用.

    作者:庞英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胆囊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9例晚期胆囊癌,给予FOLFOX 4方案静脉化疗,即奥沙利铂,85mg/m2,iv gt,t d1;亚叶酸钙(CF),200mg/m2,iv gt,t d1,d2;继以5-氟尿嘧啶(5-Fu),400mg/m2,iv Bolus,d1,d2; 5-Fu,600mg/m2,civ,d1,d2.每2周重复;2周期后按照RECIST标准进行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结果 19例均可评价疗效,无CR,PR 21.1%(4/19),总有效率21.1%.中位TTP 3.7个月,中位生存期9.7个月,全组临床受益率68.4%(13/19).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症状,全组无毒性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FOLFOX 4方案治疗晚期胆囊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海洋;李明;裴晓宁;张成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09年3月-2010年3月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顽固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结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120例患者中痊愈69例,显效4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5%;治疗后27例Hp阳性患者中有19例转阴,转阴率为70.4%;治疗时出现4例不良反应,1年后复发5例,复发率4.17%.结论 硫糖铝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复发率低,是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一种高效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鼓膜置管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鼓膜置管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行鼓膜置管术的小儿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8耳中,治愈45耳,占77.6%;好转10例,占17.2%;无效3例,占5.2%.治愈后再复发1耳,后经再次治疗后好转.结论 小儿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显著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武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疗养院老年高血压病健康管理初探

    目的 探讨疗养院老年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方法 选择疗养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自2012年1月实施健康管理,就实施后的相关资料与实施前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健康管理后血压正常值知晓人数、遵医用药人数、血压波动影响因素知晓人数、血压有效控制人数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水平明显改善(P<0.05).结论 加强疗养院老年患者高血压健康管理,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全面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贵诚;程伟;张颖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肾病综合征诊治临床观察

    我国是乙肝病毒的高流行区,目前全国大约有1.2亿HBV感染者.

    作者:杨青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濮阳县2011年手足口病(514例)发病情况调查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濮阳县2011年手足口病(514例)发病特征,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对2011年我濮阳县514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14例手足口病患儿皮疹主要集中出现在手、足、口腔,以城关发病77例居首位,其次为柳屯52例、郎中和庆祖各43例,油田38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其中重症13例,占2.53%.5-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70.62%.5-7月份为重症病例报告高峰.结论 手足口病的发病呈明显的季节趋势,主要症状为发热和皮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

    作者:陈彦彩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思密达、丽珠肠乐交替应用治疗103例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用思密达和丽珠肠乐交替应用治疗腹泻,观察、讨论并分析思密达和丽珠肠乐在治疗腹泻时的疗效.方法 临床选择103例腹泻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53例,用思密达和丽珠肠乐交替应用治疗,对照组50例用丽珠肠乐治疗.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结论 治疗腹泻用思密达和丽珠肠乐交替应用比单纯应用丽珠肠乐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针灸结合中药治疗急性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目的 结合实例,对面神经炎患者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针灸结合中药的疗法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笔者调取本院2007年8月到2008年9月收治的50例病例,根据患者病期的不同,取相应的穴位和药物进行治疗,把治疗工作落到实处.结果 50例病例中有46例得到治愈,有3例病情好转,1例治疗无效,治愈率为92%,总有效率为98%,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针灸结合中药的疗法以中医原理为依据,以患者病情为基础,给面神经炎的治疗工作带来良好的成效,能够较有效地解决面神经炎的各项治疗难点.

    作者:诸海城;钟国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41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抗肿瘤药物使用患者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具体分析,就如何消除或避免这一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作进一步的探讨.方法 笔者调取某医院41例使用抗肿瘤药物并因此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病例进行分析,对这41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加以概括.结果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不良反应在患者的各项系统都有一定程度的发生,其中以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为严重.抗肿瘤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在消化系统的发生率高达60%,其次为血液系统,也高达43.6%,对于神经的毒性以及心脏的毒性较为微弱,发生率分别为14.6%和12.2%,其余系统不良反应现象均不明显.不良反应中又以骨髓抑制以及恶心呕吐类的发生率高,是为常见的两种不良反应,其对患者的影响也为严重.结论 抗肿瘤药物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且其发生率极高,医护人员应谨慎使用抗肿瘤药物辅助治疗.

    作者:凯赛尔·穆拉提;米日古丽·司马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试析高龄患者临床麻醉

    自21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带领我国的经济迅速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医疗条件逐步改善的同时,人们的平均寿命有了大幅的提高,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问题也越来越重要.老年患者多见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重要器官的疾病,在做手术之前,我们有必要做好全面的准备.本文主要是通过根据患者在接受手术前的实际麻醉用药情况,并且通过运用各种仪器对患者的呼吸、心率和动脉血压等各种身体特征进行检测.通过一系列实际术前操作和术后反映总结出结果,我们需要做好术前准备,并且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正确处理术中麻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老年患者的手术麻痹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的降低.

    作者:陆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5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IV期结直肠癌患者,其中肝转移5例,肺转移3例,骨转移3例,盆腔转移4例;其中结肠癌8例,直肠癌7例,接受奥沙利铂130mg/m2d1,替吉奥40-60mg/m2,每天2次.d1-d14每21天重复,参照WHO标准观察和评价近期客观疗效,至少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15例患者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和药物毒副反应,获得CR1例,PR5例,SD5例,PD4例,即有效率(CR+PR)10%,病症控制率(DCR)71.4%,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及骨髓抑制.结论 替吉奥和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疗效,毒性低,可耐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观察.

    作者:王晓丽;于凤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2011年大新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对2011年大新县法定传染病的疫情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大新县传染病的特征,为征订防治传染病对策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大新县法定传染病的疫情.结果 2011年大新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2种,年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36.48/10万、12.14/10万、3.61%;甲类、丙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传染病以肺结核、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为主.结论 大新县有些传染病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当前大新县传染病防治工作应以肺结核、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等为重点防治项目,要加强对肺结核、艾滋病、梅毒、病毒性肝炎等的监控力度.

    作者:农洪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实施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抑郁、焦虑、生活质量三个指标.结果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和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论 应重视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开导,积极展开心理护理干预工作,降低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

    目的 观察并评价电凝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面的临床疗效以及手术方法,以期能够为类似病例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 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共收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22例(共29条患肢),全部患者均进行顺行性下肢深静脉造影,出现深静脉返流患者共有22条,其中Ⅰ级患肢共14条,Ⅱ级患者共8条;所有患肢均采用电凝术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1-6个月的术后随访;同时保留了完整的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对上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之后的卧床休养时间均低于3d,住院时间短3d,长15d,平均5.8d;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切口感染问题,但是3例患者出现皮下硬结,经过局部物理治疗之后恢复良好,1例患者在随访1个月时大腿中部大隐静脉曲张呈节段性复发,经过硬化剂注射-加压恢复良好.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电凝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方面具有优秀的临床效果,同时,是一种创口很小的微创手术,符合手术发展潮流;另外,电凝量化指标、手术指征地严格掌握是避免临床并发症、提升临床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晓健;胡灵;李彦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在诊断宫外孕中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在诊断宫外孕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40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宫外孕患者采用经阴道超声及经腹超声扫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0例患者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0.0%,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5%.结论 经阴道超声扫查能提高宫外孕超声诊断符合率,减少漏误诊.

    作者:胡广翠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关于老年照顾者的心理分析

    老年照顾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于其心理状态和变化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我国在老年照顾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中都存在着不足.笔者从老年照顾者负荷的内涵、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照顾者心理变化及其对老人的影响以及如何对照顾者进行心理疏导四个角度对近年来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后对老年照顾者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本文的分析能够对我国老年照顾者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邱涛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卵巢早衰致女性不孕的临床辨证论治

    目的 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因卵巢早衰而导致妇女不孕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在我院门诊部治疗并明确诊断为卵巢功能低下的患者212例,其中辨证为肾阴虚患者有36例,使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患者50例,予以归脾汤和右归丸加减,肝气郁滞51例,施以丹栀逍遥散加减,寒凝血瘀75例,施以少腹逐瘀汤加减,4周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3-6个疗程.结果 肾阴虚证、肝郁气滞证的有效率都达到94.44%,寒凝血瘀证的有效率高达96.3%.结论 运用中医辩证治疗因卵巢早衰而导致的不孕症在临床中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廖可中;赖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现状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现状,为有效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帮助.方法 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463名新生代农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新生代农民工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6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第一代农民工.结论 新生代农民工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

    作者:卢光莉;周新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目的 研究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时的疗效.方法 自2009年7月至今,在我院儿科诊室选择21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除正常退热消炎,观察组加用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对照组服用小儿黄那敏颗粒,用药72小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及后痊愈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用药72小时的症状改善要强于对照组,痊愈时间更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氨酚甲麻口服液的性能可靠,可以在儿科广泛应用.

    作者:库尔曼别克·库勒加别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