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颖
目的 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的并发症.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第二产程实行剖宫产患者5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第一产程实行剖宫产患者100例进行临床比较分析,观察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第二产程实行剖宫产比第一产程实行剖宫产对母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危害更大.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应严密观察第一产程产程,掌握剖宫产时机,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母婴的并发症.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经鼻插管介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8月选择性地对粘连性小肠梗阻38例经鼻将导管置入胃内45-50cm,患者取左前斜卧位X线透视加硬导丝的引导下,将肠梗阻导管导引子通过幽门及十二指肠过屈氏韧带进入空肠,导管前球囊内充盈蒸馏水约10-15ml形成水囊,球囊随肠道自身蠕动在小肠内前行,带动导管边吸引减压边向小肠远端前行,同时在导管支撑作用下,使粘连的小肠重新排列,解除肠梗阻.结果 X线透视引导下38例肠梗阻导管全部置入空肠成功,肠梗阻解除33例,解除率为86.8%,3例转手术,1例因意识不清自行拔出导管放弃继续治疗,1例直肠癌全身多发转移带管死亡.结论 经鼻插管介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简便安全、病人痛苦小,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个无创的方法.
作者:韩廷超;王贝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98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绝经后导致阴道流血主要有: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盆腔附件炎、子宫内膜炎、恶性肿瘤、节育器、其他,并且卵巢恶性肿瘤与宫颈癌患者各1例,其余患者中有1例通过定期复查确定为原位癌.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必须及时就医及早治疗,同时还用加强自我保健宣传教育,使中老年妇女的个人卫生意识能够得到提高,从根本上减少发病机率.
作者:姜孔娣;赵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从喂养不耐受发病原因出发探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出现喂养不耐受的5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综合疗法,研究组在综合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红霉素静滴,比较二者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方案.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仅为76.9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病程胃潴留消失时间、恢复到出生体重时间分别为(2.69±0.95)d、(8.77±2.46)d,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日增加奶量和日增加体重为(8.14±1.21)ml和(16.82±4.28)g,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喂养不耐受采用小剂量红霉素静滴,疗效显著,患儿恢复快,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周俊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艾滋病(AlDS)病人,并为求询者提供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危险和预防艾滋病病毒(HIV)的传播.方法 在性病门诊设置艾滋病咨询室,提供规范的VCT服务.结果 前来就诊咨询的人员,传授防艾滋病预防知识及行为干预.结论 在性病门诊开展VCT服务,可以吸引具有高危行为的人接受咨询、检测,有效干预、预防性病、艾滋病.
作者:任雅萍;雷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分析米索前列醇在高危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嚼服预防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具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术中给予嚼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处理,能够有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性的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所接诊的80名的普外科患者的具体临床资料,按照护士方式的不同,将他们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B组),经过8周的护理时间,在仔细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这些症状仔细记录,并做一定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A组)所获得满意度好,期间患者的疼痛的分级以及心理情绪上的反应都有比较好的改善,同时在循证护理下,患者还更加了解了相关疾病的具体知识,这些方面都比对照组(B组)要好.结论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不良的情绪,提高护理质量,获得患者的好评.
作者:周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发作类型.方法 对106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新生儿惊厥大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居多,类型主要轻微型多见.结论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对围产期有缺氧因素的早期新生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惊厥,给予正确诊治,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正在不断增长,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导致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这种疾病如不加以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工作已成为主要的研究课题.人性化服务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而言,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情绪的障碍和心理问题,使患者可以阳光、乐观的面对疾病,配合治疗,重回健康.人性化护理无论是对于患者的康复还是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作者:郝秀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127.3±10.1mmHg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50.9±6.7mmHg,t=8.4,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干预后的舒张压74.7±5.0mmHg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3.3±4.5mmHg,t=4.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高血压不仅要药物治疗,还得应用有效、科学、合理、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大大地降低血压,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龚放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眩晕症是临床常见症状,一般涉及耳鼻喉、心血管、神经、脊柱等多学科疾病.该病临床起病急,以发作性头晕、头痛、视眼模糊、恶心、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眩晕症的病因较为复杂,临床应根据眩晕症的发病原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本文对眩晕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陈明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子宫破裂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子宫破裂的28例中,将病历完整的13例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子宫破裂中忽略性横位4例,前次剖宫产3例,滥用催产素3例,胎儿畸形2例(其中1例肌注催产素),外伤1例.破裂部位大部分在子宫下段.不规则裂伤(横裂,纵裂,斜裂)或原切口裂开甚至累及宫颈阴道上段.大部分发生分娩期破裂.1例患者于妊娠33周自动裂开.有2例行子宫修补术,其余全部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13例手术中,除2例有并发症外,均痊愈.新生儿成活2例.结论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围生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规范用药,是预防子宫破裂的根本措施.
作者:胡丽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2006-2011年门诊输液患儿中发生输液反应的58例进行分析.结果 输液反应的发生与药品质量、应用剂量、联合用药、输液环境及速度、输液器质量、患儿自身因素有关.经及时处理,58例输液反应的患儿均好转及恢复.结论 输液操作的各个环节都会引起输液反应,高度重视相关因素就会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作者:盛艳;王雅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在胆囊腹腔镜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在本文研究中将选取32例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在T1时两组患者的HR、MAP值均有所下降,而到了T2时实验组无如何变化,对照组则出现回升;在T3时实验组HR、MAP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在T4时实验组的HR、MA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HR、MAP值差异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RS)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LC术中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其具有较高的临床麻醉苏醒质量.
作者:于会森;王学峰;高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β-HCG含量,探讨早期诊断宫外孕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 检测336例宫外孕患者血清β-HCG含量并与50例正常宫内妊娠组进行比较.结果 50例正常妊娠组的血清β-HCG平均浓度为68.5mIU/mL,336例宫外孕组的血清β-HCG平均浓度为32.8mIU/mL.宫外孕患者的血清β-HCG平均浓度低于正常妊娠组;宫外孕患者血清β-HCG的浓度集中在15mIU/mL-48mIU/mL之间.结论 血清β-HCG定量检测对早期诊断宫外孕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高思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对228例与相同病例的开腹手术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二方面作对比.结果 附件手术、小于3月孕大的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而畸胎瘤大于8cm、子宫肌瘤大于3月孕大小、子宫肌壁间肌瘤大、形态不规则、粘连严重者与开腹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附件手术及小于3月孕大的子宫肌瘤,腹腔镜能发挥微创的独特优势及术后理想的康复效果.
作者:王晓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低血糖昏迷是内科经常遇到的危重病,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激烈,低血糖昏迷患者已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如未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处理,轻者遗留后遗症,重者造成脑功能障碍而死亡,临床上经常会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糖昏迷,现将我科2011年以来收治的低血糖5例诊治经过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何贤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对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胆囊良性疾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4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对照组使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21例(61.76%),好转9例(26.47%),未愈4例(11.76%),治愈率88.24%;对照组:治愈13例(38.24%),好转10例(29.41%),未愈11例(32.35%),治愈率67.65%.两组患者间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P<0.05时,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作者:谈世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分析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2月到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15例健康人,54例患者中分为正常QRS组与宽QRS组,各为26例,28例.对所有人进行心肌组织多普勒(TDI)成像研究,记录收缩期与舒张早期12节段达峰时间.即Ts与Te,记录在不同QRS间期,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各个阶段的不同步状况,分析影响同步性的因素.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的舒张与收缩的末期容积增大,宽QRS组较之于其他组增加显著.以Ts≥182ms为界,收缩期不同步的百分值,正常QRS组46%,宽QRS组71%.以Te-diff≥79ms为界,舒张期不同步的百分值,正常QRS组58%,宽QRS组89%.同时存在收缩与舒张不同步者,正常QRS组31%,宽QRS组64%.收缩末期容积同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相关,舒张末期容积与左心室舒张期不同步相关.结论 心电图QRS间期无法完全反映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关系,而左心室收缩与舒张末期的容积会影响其同步性.
作者:房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所得数据用WHONET 5.4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送检的2547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588株,阳性率14.1%,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511株(14.24%)、铜绿假单胞菌394株(10.98%)、鲍曼不动杆菌337株(9.39%)、金黄色葡萄球菌274株(7.63%)、肺炎克雷伯氏菌274株(7.6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3株(6.5%)、白色念珠菌161株(4.48%).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较往年明显严重,除头孢哌酮/舒巴坦(30%)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50%.结论 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性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严鸣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