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郝秀范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 心血管内科, 护理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正在不断增长,老龄化趋势的发展,导致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这种疾病如不加以治疗,后果不堪设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工作已成为主要的研究课题.人性化服务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对于心血管内科患者而言,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情绪的障碍和心理问题,使患者可以阳光、乐观的面对疾病,配合治疗,重回健康.人性化护理无论是对于患者的康复还是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入ICU监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入急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直接进入ICU内进行监护治疗,普通组进入普通病房进行常规治疗.结果 观察组病死率2.50%显著低于普通组15.00%(P<0.05);且前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各项治疗花费时间均显著优于普通组(P<0.01).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行ICU监护治疗的疗效确切,患者病死率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旭光;于大鹏;邢元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月-2011年7月处方4300张,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3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1651张占38.4%.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611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37.0%;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20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2.5%,口服抗菌药物处方1273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7.1%.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频率较高,分别占33.2%、26.3%.儿科与内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分别占32.9%、19.2%.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有无指征用药、药理作用拮抗及抗菌药物给药剂量不合理、抗菌药物配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间隔不合理等.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情况,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我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作者:王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正确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对28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0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中54例经阴道分娩(19.29%),158例行剖宫分娩(69.91%)同时行肌瘤切除术.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阴道分娩不会明显增加产后出血量.

    作者:王爱喜;王世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介入栓塞与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对比介入栓塞与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76例鼻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观察组采取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对照组采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无复发案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复发5例,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小,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对比传统介入栓塞治疗占有优势,能够迅速、有效、准确止血,减少复发,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从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梁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组患者实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比较术前术后视力效果.结果 治疗后的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面麻醉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配合综合护理,提升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毛丽;马文琼;谢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中胸部DR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胸部DR摄片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探讨胸部DR摄片代替X线在临床体检上保护体检人员健康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采取摄取胸部DR平片的方法,代替X线进行体检图像的采集,更好地完成体检任务.结果 体检的总人数当中,1569位体检人员当中阳性表现有327人,占体检总人数的21%,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所占比重大,其次是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疾病患者.结论 X线在体检时会对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而采用胸部DR平片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胸部透视,较好地保护了体检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曹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目的 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常见且极为凶险的外科急腹症,占胰腺炎发病率的20%一30%,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SAP是一种临床上全身消耗性危重病症,是由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常可导致病人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减退,营养障碍,进一步使病情恶化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1],预后差,病死率高达30%,这与SAP引起的机体高代谢、营养不良和肠道功能衰竭密切相关[2].

    作者:朴明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康复护理在普外科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在普外科术后康复护理的实践与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2年7月符合诊断标准的普外科病人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病人术后应用生理、心理护理及辅助指导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与健康教育方法.结果 观察组病人疼痛减轻、舒适度及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辅助康复指导功能锻炼的应用可让病人感到舒适、方便和尊严,实践了人性化护理与专科护理技术的有机结合,值得推广.

    作者:许风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护士长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在医院的组织系统当中,护士长以执行者和监督者两种身份而存在,即是实施护理的决策人员,同时又是基层领导者,既要考虑到对护士护理环境的专业化,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就需要护士长具有优秀的创新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极佳的个人素质.组织和领导全科护士在观念上的转变,引导他们适应全新的形势,迎接护理专业发展的诸多挑战等等,这些都是护士长所需要负责的地方.所以,护士长如何提高自身护理业务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全科护士的管理能力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杨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定君生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定君生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6例,观察组使用定君生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氟康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复发0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7例,复发6例,总有效率为80.6%,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君生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氟康唑治疗,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促真菌快速转阴,减少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云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当代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护理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院兴衰,在新形势下护理人员应树立崭新形象,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同时,还应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广泛学习,提高语言修养,发展多元文化护理.

    作者:赵红梅;刘风云;王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D-二聚体在血栓患者检测中的意义

    目的 了解血栓患者静脉血中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TOP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430例血栓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D-二聚体值.结果 与健康组对比,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明显增高(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D-二聚体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在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排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明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意义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0年7月至12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非稳定期哮喘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哮喘患者临床信息,并测定所有纳入者血清1,25(OH)2D3、和VEGF水平.结果 病例组1,25(OH)2D3水平低于对照组(7.4±3.6vs.28.3±4.1,p<0.01),VEG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2.3±108.2vs.201.2±77.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血清1,25(OH)2D3水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34,p<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1,25(OH)2D3和VEGF水平与健康者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变化可能与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构有关.

    作者:柯华;陈维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4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对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进行详细探讨.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和腹壁切口疝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在术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40例患者的手术都非常顺利的完成,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1年进行回访,仅发现2例患者因长期慢性咳嗽而复发,复发率为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新型的治疗方法,不仅创伤小,而且恢复快,术后进行全面的护理,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的降低患者后期的复发率.

    作者:奚雪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脑血管病人误吸早期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老年脑血管患者误吸早期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09年至2011年近三年来我院收治的122例出现误吸的老年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接受的早期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呼吸疾病得到了较好地改善.结论 老年脑血管病人误吸进行早期护理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婴幼儿营养不良浅析

    目的 通过对小儿营养不良发病原因和特点分析,提出较为恰当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3-2009年收治85例营养不良患儿的年龄、地区分布、病因、并发症、预防、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小儿营养不良儿6个月-2岁发病率高,与母乳量不足,添加辅食不及时或添加不合理等原因有关.另外,合并其他疾病亦是本病常见原因.结论 本病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与农村多种不良因素有关.本病的防治应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及时诊治各种合并症、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搞好儿童保健等是预防的关键.

    作者:黄天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效果良好,78例患者中,77例消融成功.结论 认真细致地做好射频消融术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确保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影响居民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的因素

    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且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进行合理引导,大限度地实现食物资源利用的大化,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居民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为引导居民合理进行食物消费及营养膳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桂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为了观察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作用及治疗效果,笔者尝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静脉推注或静点,剂量从0.4㎎-12㎎.结果 发现,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笔者认为,纳洛酮催醒作用快,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纳洛酮可作为急性酒精中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高文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