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梅;刘风云;王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初24小时内在急诊中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急诊科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稳定,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增高,顺利度过危险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的护理非常关键,科学及时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转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医学模式和医院服务模式的转变,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医院信息化不断得以提高的同时,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电子化、现代化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医院信息化正在不断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档案信息化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医院信息化给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后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如何适应医院信息化要求提出了建议措施.
作者:唐启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ADR的分析,提高医护人员对安全用药的认识,降低ADR的发生频率.方法 以1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ADR报告表为依据,从给药途径、涉及的药品种类、报告人的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ADR出现时间集中在用药30min内,静脉滴注引发的ADR比其他给药途径引发的更高,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占比高.ADR导致的皮肤和附件损害为常见.当前ADR的报告人主要为药师.结论 医师和护师对ADR的监测与报告对ADR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医院ADR监测的制度化是降低ADR的发生率的重要一步.
作者:段文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对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内容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后变化情况及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比较.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干预后,其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干预后比较,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后其满意度评分和健康教育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能增强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寇利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结果 治疗组缩短发热时间,肺部痰鸣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72小时疗效对比都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在改善患儿症状及减轻肺部体征有明显的疗效,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米德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我市儿科病房抗生素使用状况,讨论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部分儿科住院病历作为统计样本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随机抽取2009年3月-2011年2月我市某二甲医院儿科住院病历300份,抗生素使用率81%,单独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77.7%,联合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22.2%.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 我市儿科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王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76例,全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病理学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腺瘤34例,诊断符合率94.44%;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癌15例,诊断符合率88.24%;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诊断符合率91.30%.总诊断符合率92.1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在甲状腺瘤的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干梗死患者鼻饲管进行营养支持的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选2008年3月-2010年5月我科收治脑干梗死鼻饲患者20例,鼻饲营养支持治疗.总结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预防性护理,并总结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20例患者没有脱管、导管堵塞、腹泻、呕吐感染等并发症.患者预后良好.未出现消瘦和营养不良的现象.结论 加强脑干梗死鼻饲患者的护理和防治并发症、对于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贾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心得,以提高护理效率.方法 总结50例单纯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重视心理护理、辩证地对症护理、正确地护理伤椎处、加强功能锻炼,对单纯性胸腰压缩性骨折的康复特别重要.
作者:朱明瑛;刘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微创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在重症监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到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手术成功率达100%,无一例发生留置导管脱出,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引流前、后(24h)SaO2、PaO2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通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微创闭式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邢元丽;王旭光;于大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面对日趋严峻的护患关系,本文主要从护理人员的角度分析护患关系的现状,及护理人员面对这种现状应做的改进和措施,旨在为我们改善护患关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提供参考.
作者:罗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儿科临床中我们常见的感染症状基本都是病毒引起的,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研制出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的问世填补了这一项的空白干扰素被证实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由于毒副作用较小,近年来干扰素在儿科得到广泛临床应用,干扰素应用简单,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目前我国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疾病使用干扰素,可以减少滥用抗生素,在儿科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干扰素在儿科常见几种病中的应用.
作者:曹林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0例采用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西药组50例口服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用药前及用药60天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两名以上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症状评定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中药组为86%,西药组为78%.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定优于盐酸帕罗西汀.
作者:钟向阳;李秋琼;缪雪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患者486例,对患者病例中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中使用诺喹酮类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药学干预组和对照组.对药学干预组所涉及患者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中所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对照组不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结果 药学干预组不合理处方比例为14.03%,对照组不合理处方比例为21.49%.结论 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药学干预,可以规范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率以及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蔡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慢肝养阴颗粒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甲醇-水(63: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 五味子醇甲在10.24-153.60μg·mL-1(r=1.0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为0.54%(n=6).结论 本文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慢肝养阴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赵向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患者各50例,术前通过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分别对其进行检查.结果 病理子宫肌瘤50例中,43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另7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而病理子宫腺肌病50例中,41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另9例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结论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使用,能够大大提高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确诊的准确性.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的X线摄影技术,是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它比传统血管造影检查简便、安全,可用于全身各处的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作为神经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正确的诊断及合理治疗.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医生对图像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DSA脑血管造影图像的质量就我院2000年元月至2011年12月所完成的800例全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全脑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因素及改进图像质量的措施做一探讨.
作者:丁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耐药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04-2005年本实验室接收的2016例菌株,应用比例法进行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药敏试验,菌种初筛用噻吩-2-羧酸肼、对硝基苯甲酸鉴别培养基.数据分析采用CS10.31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 初治组病人菌株1596例,复治组病人菌种420例.初治总耐药率36.5%,复治总耐药率67.6%;复治组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组,初治组耐药菌株中耐多药占20.6%,复治组耐药菌株中耐多药占44.7%.结论 复治病人耐药严重,为减少复治病例和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几率,做好初治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是关键.
作者:林百丰;陈丽;张学志;于国华;王晓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主要是讨论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出现的癌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和影响,观察是否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收治的中期和晚期的肝癌患者共7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的2周后进行自我疼痛评分.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2周后对其自身的评分结果.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分为(5.21±0.63)分;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平均分为(7.21±0.41)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自我评分,两组患者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晚期肝癌肿瘤患者缓解其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就诊舒适度.
作者:王新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门诊伤口处理中风险管理措施及疗效.方法 对本门诊964例各类伤口患者,进行评估、分析风险,并制定风险的防范措施,对患者的治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等进行统计.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63.4±20.7d,在高风险的伤口处理上均未发生不良事件.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对护士操作满意率99.90%,对疗效满意率为97.82%,对环境满意率为98.03%.每个区域进行空气培养检测细菌菌落数均不足3个cfu/cm2,做到了2年零差错、零投诉、零纠纷.结论 伤口处理存在较多风险,应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同时加强流程与过程的管理、环境的监控等,才能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美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