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科临床中干扰素的应用

曹林明

关键词:儿科临床, 常见症状, 干扰素应用
摘要:儿科临床中我们常见的感染症状基本都是病毒引起的,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研制出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的问世填补了这一项的空白干扰素被证实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由于毒副作用较小,近年来干扰素在儿科得到广泛临床应用,干扰素应用简单,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少,目前我国严格控制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疾病使用干扰素,可以减少滥用抗生素,在儿科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干扰素在儿科常见几种病中的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病房管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目的 探讨病房管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方法 对病房管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 病房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有很多,严格管理护士的日常工作,找出各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降低并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甘秧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髋臼骨折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72例髋臼骨折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抽取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6例,观察组采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金属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螺钉治疗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骨愈合,并发症发生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和应用.

    作者:仲召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可吸收螺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

    目的 探讨治疗三踝骨折的一种新方法.方法 对26例三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可吸收螺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术后适当的外固定加功能锻炼.结果 经平均1年随访,疗效优21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对三踝骨折行可吸收螺钉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安占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重要性

    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存在而致残.给患者在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病案分析

    目的 观察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考虑患者已较长时间使用的如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西药不可避免地有一些毒副作用,且实际效果也不明显,改试中药治疗.通过试用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寒热并治,宣通中焦,益气和胃,肝复疏泄,脾复健运,治疗胃轻瘫疗效显著,减轻了西药毒副作用.结论 旋覆代赭汤合半夏泻心汤合用,对治疗中焦寒热错杂,同时又胃气虚弱,土虚木乘之痞满之证的糖尿病胃轻瘫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梁瑾;熊佩华;府剑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肿瘤医院护士自我防护的探讨

    肿瘤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在医院长期接触看不到模不着对人身体有害的物质,品种繁杂的抗肿瘤药物打开瓶盖肿瘤药物的分子溢出,病人的感染部位一般以口腔、咽、呼吸道、泌尿道、手术切口、护士进行操作时这些部位很容易接触,在各种注射器、输液器、口腔护理、导尿、吸氧等治疗操作中,稍有疏漏,就有可能感染.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注射、针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极易被锐利器刺伤,人体的皮肤粘膜有破损,接触带病毒的血液、体液就有被污染的危险性,放疗的射线辐射等带来高风险的致癌致畸因素.

    作者:张小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加强消毒供中心室管理控制院内感染的体会

    目的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各项操作规范.结论 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的防控意识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荔波县28例疟疾综合防治措施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疟疾的综合防治措施及其防治效果,总结其应对策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县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28例疟疾的病例,对其综合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经药物、抗复发治疗后,并对发病病灶点进行全面预防用药、灭蚊驱疫等措施,皆全部治愈,且随访一年,无1例复发;对28例患者3年来的发病分布图显示,逐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三年发病率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疟疾发病的患者,及时采取各种综合治疗措施,并对其发病病灶点进行切实的预防,能够有效预防病例复发,且明显降低疟疾的发病率,使疟疾的发病率控制在低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永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产科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临床分析

    目的 讨论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过程,评价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结果 70例患者经过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均成功剔除了子宫肌瘤.手术平均时间60.4±3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75.3±40.7ml、患者在术后6-12h即可下床活动,肛门排气平均时间为20.3±9.7h.1例患者在术后有皮下气肿,经针对性治疗后,症状消失.除皮下气肿患者外,其余69例患者住院时间3-7d,平均5.3d.随访3-6个月,患者无发热、感染、出血等不良症状.伤口愈合情况良好.B超结果显示平滑肌瘤,无肌瘤残留或者产生新的肌瘤.未见积血存在.结论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王小珍;陈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体检机构院感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对策

    体检机构的工作模式虽然不同于医院,但每日接待受检者人数较多,且短时间内大量人群聚集,增加了传染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强化体检机构医院感染的管理也是当前院感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应引起各体检机构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结合我中心的工作实践,简述体会如下.

    作者:季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异位妊娠患者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积极心理护理并观察术后护理及临床效果,探讨更加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方法 对2011年2月-2012年3月间于我院收治的50例宫外孕的患者术前进行积极地心理护理,对其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全部50例患者经积极心理护理及治疗,于住院4-6天后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4.7±0.5)d.结论 积极而充分的的心理护理是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能够使患者正确面对病情同时克服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唐瑞英;吴曙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动脉硬化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分析

    目的 本题观察患者IMT﹑ABI﹑CRP﹑FIB﹑血脂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非冠心病者的相关分析,探讨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关系.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平行的研究设计方法设计试验方案.选择200份病例,UAP组和非冠心病组各100例,年龄均在40-70岁之间,两组在年龄、性别经统计学统计无明显差异,其动脉内膜一中膜厚度(IMT),取左右两侧检值的平均值为平均IMT,IMT≥1.0mm判断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IMT≥1.2mm判断为有斑块,结合ABI,CRP﹑FIB﹑血脂.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IMT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TC、TG高于对照组(P<0.05),HDL-C低于对照组(P<0.05),LDL-C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IMT﹑ABI﹑CRP﹑FIB﹑血脂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可作为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崔跃;章兴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1],各种疑难杂症不断被攻破,手术治疗作为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如何发挥手术团队的集体力量,运用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我院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

    作者:孙丽;王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胸部损伤,创伤性血气胸病人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 行胸膜腔闭式引流,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及引流,吹气球锻炼肺功能,促进肺膨涨,预防肺不张.结果 从2010年至今我科共收治35余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分别均在7-10天治愈拔管.结论 行胸膜腔闭式引流,采取半卧位,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术后第3天开始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有效的吹气球功能锻炼,促进肺扩张.均在7-10天拔管后患者未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伤口渗血、渗液、皮下气肿等.

    作者:姬艳妮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防范

    作为医院高危科室,产科的助产人员肩负母婴安全与健康的重任.助产的要求高、变化快,存有较大风险,任何微小疏忽都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社会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对助产工作的要求更高,也引发产房的管理者对于安全助产管理这一项工作高度的重视.文章针对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管理防范措施,从而提升助产的安全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减少纠纷,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唐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腹泻患者大便检出肠滴虫一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肠滴虫感染性腹泻已逐渐减少,在医院门诊中极少见到.有关人肠滴虫的报道也较少,一般教科书上认为肠滴虫不致病,但虫体多伴随腹泻出现.就这些年来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的病人来看,并非如此,有些年轻的医务人员由于缺乏经验,对肠滴虫的认识只在教科书或课堂上、实验课中看到或听到,而常把一些反复腹泻、腹痛误诊为慢性痢疾、肠炎等疾病多见.我院有一例腹痛、腹泻患者大便检出肠滴虫,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俊松;蔡伟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2010年间收治的57例儿童(94颗第一恒磨牙)行窝沟封闭术,随访观察封闭剂的存留及患龋情况.结果 对所有儿童随访2年,发现第1年47颗牙齿封闭剂完全保留率为89.4%,部分脱落率为6.4%,完全脱落率为4.3%.第2年47颗牙齿封闭剂完全保留率为80.9%,部分脱落率为8.5%,完全脱落率为10.6%.试验组共检出龋齿3颗,龋齿发生率为6.4%,对照组共检出龋齿9颗,龋齿发生率为19.1%,龋齿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窝沟封闭术在预防儿童龋齿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田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干预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指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手术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舒适护理干预组(43例),对照组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需进行额外的舒适护理,包括术后疼痛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及生理舒适护理,然后综合评估住院期间至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舒适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开始摄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各项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缩短恢复时间.

    作者:安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药品不良反应常见认识误区及纠正探讨

    药品不良反应又称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是指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在一种新药或药品的新用途的临床试验中,其治疗剂量尚未确定时,所有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也应视为药品不良反应.

    作者:魏立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产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精心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6.2±1.4)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82.2±3.5)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应针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秋霞;张晓丽;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