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军
在医院的组织系统当中,护士长以执行者和监督者两种身份而存在,即是实施护理的决策人员,同时又是基层领导者,既要考虑到对护士护理环境的专业化,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就需要护士长具有优秀的创新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极佳的个人素质.组织和领导全科护士在观念上的转变,引导他们适应全新的形势,迎接护理专业发展的诸多挑战等等,这些都是护士长所需要负责的地方.所以,护士长如何提高自身护理业务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全科护士的管理能力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杨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新医学模式的理念下,医务工作不仅只为治疗疾病,还要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更深层次的关注,因为心理状态给患者疾病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患者良好的心态会有助于患者的恢复,本文就患者的病情与社会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
作者:江雅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各类食品中砷的监测分析.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一)>-GB/T 5009.1-5009.100-2003中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中第1法银盐法对砷进行测定.结果 三年总计检测10个总类,156份样品,砷单项检测为156项,合格为156项,合格率为100%.(注:化学法低于方法检出限0.20mg/kg或0.20mg/L均为未检出).结论 双辽市近三年食品中未造成化学污染物砷的污染.
作者:侯雪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深入探讨3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们诊治的39例子宫肌瘤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照像检查、X线造影检查、综合进行诊断.结果 对本组39例子宫肌瘤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临床结合X线拍片及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吴晓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程序化消毒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在ICU制定程序化消毒法并实施,监测程序化消毒法实施前后VAP的发生率,回顾性比较程序化消毒法实施前后VAP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在预防VAP护理干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制定并实施程序化消毒法,VAP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程序化消毒法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作者:叶青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了急性脑出血病人应激状态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5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应激状态特点,并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结果 高血压发生率为26.69%,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0.36%;高血糖发生率为13.94%;心脏反应发生率为9.16%;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3.55%;体温升高发生率为4.38%.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与治疗,并采取措施积极调控机体应激状态,加强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降低病死率.
作者:吴媛媛;殷冬娇;金贻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病人心理护理后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 将选取2011年3月-2012年5月78例脑卒中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分别对脑卒中病人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病人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脑卒中病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兰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产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精心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6.2±1.4)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82.2±3.5)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应针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秋霞;张晓丽;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6.21%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愈,13.79%的患者治愈无效.结论 结合糖尿病与肺结核两种疾病的不同特点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的治愈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张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结果 治疗组缩短发热时间,肺部痰鸣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72小时疗效对比都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在改善患儿症状及减轻肺部体征有明显的疗效,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米德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方法 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45例呼吸困难新生儿为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以及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所有45例患者中,41例治愈出院,3例患者放弃治疗,1例住院治疗.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新生儿呼吸困难患者接受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对67例患者,妇产科急腹症(宫外孕、黄体破裂)45例,腹腔脏器损伤及内出血22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的分析,经临床保守治疗的观察,手术治疗的证实有较高可靠性,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能较准确地提供宫外孕的具体位置、是否破裂及破裂程度.外伤后腹腔脏器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等,帮助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同时可作为治疗后疗效评定的可靠依据.
作者:白青杨;郑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晚期肝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 将本院62例晚期肝癌患者为观察组,将同期62例晚期肝癌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生理及社会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CL90的各项指标分值下降及WHO QOL BREF除躯体功能外各项指标分值升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相互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改善晚期肝癌患的不良心理、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作者:蒙创燕;林小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乌拉地尔微量泵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诊断的患者用乌拉地尔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ml静脉微泵输注,监测并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5、10、30、60、120分钟血压(BP)、心率(HR)、伴随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 应用乌拉地尔后血压较用药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室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乌拉地尔微量泵静脉注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彩红;栾松;王晶;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探讨,探索其护理关键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间收治的2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胎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护理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28例,胎儿并发症24例;对照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44例,胎儿并发症48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认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质量是关系到产妇妊娠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并发生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出现可以降低妊娠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余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胸部DR摄片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探讨胸部DR摄片代替X线在临床体检上保护体检人员健康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采取摄取胸部DR平片的方法,代替X线进行体检图像的采集,更好地完成体检任务.结果 体检的总人数当中,1569位体检人员当中阳性表现有327人,占体检总人数的21%,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所占比重大,其次是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疾病患者.结论 X线在体检时会对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而采用胸部DR平片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胸部透视,较好地保护了体检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曹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吉林省属于高寒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一年四季温差大,故此地区的支气管炎等疾病比较高发,故慢性肺原性心脏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比较常见,此疾病与气候寒冷、潮湿、吸烟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肺原性心脏病在心肺功能不全时病情复杂变化较大,易发生肺性脑病,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褥疮等并发症病死率高,加强对肺心病患者护理,对延缓肺心病的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金立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经手术病例确诊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46例,对这些病例手术前的X线检查和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准确率.结果 经CT检查诊断出肠梗阻的44例,诊断准确率为95.65%;经X线检查出肠梗阻的32例,诊断准确率为69.56%.两组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3.2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CT检查可判断肠梗阻为结肠癌所导致的44例,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5.65%;经X线检查可判断肠梗阻为结肠癌所导致的0例,临床诊断准确率为0%.两组检查方法的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23.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对结肠癌所导致的肠梗阻病因、部位、病情程度进行分析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可以提供重要的客观资料,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绍金;唐诚;徐其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脑血管意外是目前发病率是高的疾病之一,脑血管意外也称脑中风、脑卒中,其中包括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常见的是脑出血、脑血栓、脑血管意外的致残率哦为疾病之首,随着医疗抢救技术的提高,脑血管意外幸存者康复期的生活质量、越发值得关注,脑血管意外康复期的治疗工作也越发显得格外重要,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期的治疗工作是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医务人员,开展治疗上指导,服务社会,开展了新医患关系和新的课题.
作者:孙晓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9%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整体论治,因人制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为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