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米德芳

关键词: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 支气管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结果 治疗组缩短发热时间,肺部痰鸣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72小时疗效对比都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Y-D01型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在改善患儿症状及减轻肺部体征有明显的疗效,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城市住院妇科阴道出血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结果 治疗结果是观察组10例,终止药物治疗1例,主要是因为身体不适,其他9例患者体质大大改善并达到稳定,经过几个月后的临床治疗,一些患者血流动力学,温度稳定,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输出控制得到改善,阴道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对照组10例中4例停止药物治疗,其余6例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两组效果显示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工作人员应首先做出明确诊断的疾病,并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手术后,良好的工作,努力使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间缩短,并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出血时间,减少出血量使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改善.

    作者:颜敬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Ⅰ-Ⅱ鼻腔NK/T细胞淋巴瘤86例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及肿瘤侵犯范围对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6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ⅠE72例,ⅡE14例.放疗:放疗剂量≥40GY58例,<40GY11例,24例行颈部照射,其中预防性照射10例,治疗性照射14例.化疗:73例行CHOP、CHOPE、proMACE/CytaBOM、MACOP等方案化疗1-6个周期,其中22例放化疗同时进行,23例行化疗-放疗-化疗,11例放疗后化疗,17例单纯化疗、13例单纯放疗,化疗≥3个周期45例,<3个周期28例.肿瘤侵犯范围:Ⅰ区37例,Ⅱ区28例,Ⅲ区21例.结果 本组病例5年总生存率为55.8%,5年无病生存率为40.7%,局部控制率86.0%.B症状、CR率、超腔、PS评分对OS率、DFS率、局部控制率有显着影响;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对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5年OS率、5年DFS率有明显差异,P<0.05;首程治疗:化疗≥3个周期,放疗≥40GY,差异有显着性,P<0.05,全颈预防照射与未照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 B症状、CR率、超腔、PS评分是影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的主要因素,首程治疗放疗≥40GY,化疗≥3个周期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提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需进行足量的放疗和化疗,合理的治疗模式是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不必常规行颈部预防照射.

    作者:康恭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门诊及住院临床确诊48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除外各种原发肾脏疾病、尿路感染、心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等.治疗组在2型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怡开)120u3次/日,疗程为6W.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疗法,运动及药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显著减少,与对照组及自身比较均有显著异常(P<0.05).结论 胰激肽原酶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少学;吴学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程序化消毒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程序化消毒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 在ICU制定程序化消毒法并实施,监测程序化消毒法实施前后VAP的发生率,回顾性比较程序化消毒法实施前后VAP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在预防VAP护理干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制定并实施程序化消毒法,VAP发生率有明显下降,(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程序化消毒法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作者:叶青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压疮的预防性护理分析

    目的 分析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压疮综合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09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预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效果显示,研究组预防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压疮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作者:马月萍;马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的开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健康体检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体检是手段,健康管理才是目的,体检只是健康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在健康体检同时进行健康管理,能够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健康观念,通过对体检结果的信息收集,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等干预措施,进行健康管理,健康干预,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作者:岳小娟;崔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护理体会

    致使患者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现今多认为此疾病和患者自身的摄入量不足,其自身的吸收不好等原因有关.患者我饮食方面的习惯不良而导致其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此疾病发生.此疾病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恶液质的严重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另外一些患者因为原发吸收不良综合征(非热带Sprue)而出现此疾病,其对麦胶类的食品非常地敏感,此疾病的发生在我国也比较多见.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与探讨胸腔灌注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40例,对其进行中心静脉导管闭式引流,在其胸腔积水排尽后,对其使用顺铂进行胸腔灌注治疗,治疗疗程为3周,每周重复操作1次,在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第四周对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40例患者中,症状完全缓解者共8例,占20.0%,部分缓解共20例,占50.0%,无缓解共12例,占30.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结论 采用胸腔灌注顺铂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毒副作用较小,患者顺应性佳,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段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杂髋臼骨折术中应用CT扫描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CT扫描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自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髋臼骨折患者,对其进行X线照射与CT横断扫描,其中21例进行三维重建.分析患者髋臼骨折的CT表现,并进行分类,分析CT扫描价值.结果 30例患者中,18例复杂骨折:3例T型骨折、8例双柱骨折、7例后壁伴门主骨折;X线照射显示关节腔骨折碎片19块.简单骨折12例;CT横断扫描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33块,且清晰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则立体显示骨折与损伤情况.11例进行保守治疗,19例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所见同于CT扫描.结论 CT扫描对骨折类型分辨准确,三维重建则同时弥补横断扫描影响不足的缺陷,并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CT扫描对于髋臼骨折术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钱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8例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依据钩骨钩骨折患者的病情和自愿选择的原则,13例选用钩骨钩切除手术、11例选用骨折却开后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手术、4例选用保守治疗短臂管型石膏固定,术后随访6-18个月,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石膏固定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恢复运动时间.结果 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的恢复工作时间及恢复运动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石膏固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采用钩骨钩摘除手术患者的恢复期明显短于前两种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钩骨钩摘除手术的终疗效与骨折后切开内固定疗效相当,并且不须破坏腕关节的稳定、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术后无并发症,能迅速地恢复患者腕部功能.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上肢手部骨折的患者因进行此部位检查,便于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

    作者:李华光;万楠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脂肪肝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15%时,就被称为脂肪肝.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作者:郑志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随着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35岁以上人群,通过开展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疾病的有效干预,进行综合防治,能够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致死致残率得到进一步降低.

    作者:王嘉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清CRP测定对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判断

    目的 探讨血清CRP的测定水平对判断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年内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共计54名,于术前测定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于术后对比血清CRP水平、阳性情况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手术前测定的血清CRP的阳性程度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密、组织分级都有密切关系;卵巢上皮癌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者和形成腹水者其血清CRP平均水平偏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手术满意程度、术后残余癌灶的大小也与血清CRP水平相关.结论 血清CRP是判断卵巢上皮癌手术预后的有效指标,可在临床上予以一定关注.

    作者:刘汝胜;席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9%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整体论治,因人制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肌肉注射晕厥的护理

    目的 总结326例肌肉注射病人的护理.方法 326例患者中5例患者在肌肉注射时发生晕厥,(男性2例,女性3例)对其进行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给予及时相应的护理,5例晕厥病人观察2小时后,自诉无任何不适感,步行离院匀全部治愈.结论 当患者出现症状软重,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头晕、胸闷、血压下降时,需及时抢救护理,立即协助其平卧,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静脉注5%葡萄糖40ml加地塞米松10mg,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g,静脉滴注5%葡萄糖200ml加酚妥拉明5mg.

    作者:官用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肿瘤化疗病人PICC的临床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的进步,临床应用技术不断提升,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进我国,因其创伤少、并发症少、无生命危险、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且留置时间较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笔者主要根据资料探讨PICC并发症、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马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对甲状腺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76例,全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波、病理学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腺瘤34例,诊断符合率94.44%;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甲状腺癌15例,诊断符合率88.24%;经彩色多普勒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诊断符合率91.30%.总诊断符合率92.1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在甲状腺瘤的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防范与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感染问题已逐渐被人们锁重视,然而,医院手术室感染管理是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是手术室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加强手术室各项工作的管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缩短患者住院数,提高医院的社会信誉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我院新病房大楼的启用以及管理上的加强,我院手术室在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工作中收到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针对问题,现将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齐志锋;徐文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治疗输卵管粘连、阻塞的主要方法——输卵管注药

    目的 研究用VLH-H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注药,结合侧穹隆封闭术,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DF电脑仿生治疗仪治疗输卵管粘连或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收入院的500例患者用VLH-H不孕症诊疗仪行输卵管注药,结合侧穹隆封闭术,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DF电脑仿生治疗仪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308例,好转164例,总有效率94.4%,无效28例,占5.6%.结论 上述方法治疗输卵管粘连或阻塞,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彩鹏;郭思兰;安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干梗死CT和MRI的临床38例分析

    脑干梗死在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为提高脑干梗死的临床确诊率,以避免漏诊和误诊,借助脑颅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便于临床第一时间抢救治疗.

    作者:金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