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肌肉注射晕厥的护理

官用芳

关键词:肌肉注射, 晕厥,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326例肌肉注射病人的护理.方法 326例患者中5例患者在肌肉注射时发生晕厥,(男性2例,女性3例)对其进行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经过给予及时相应的护理,5例晕厥病人观察2小时后,自诉无任何不适感,步行离院匀全部治愈.结论 当患者出现症状软重,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头晕、胸闷、血压下降时,需及时抢救护理,立即协助其平卧,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静脉注5%葡萄糖40ml加地塞米松10mg,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mg,静脉滴注5%葡萄糖200ml加酚妥拉明5mg.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防范

    作为医院高危科室,产科的助产人员肩负母婴安全与健康的重任.助产的要求高、变化快,存有较大风险,任何微小疏忽都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社会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对助产工作的要求更高,也引发产房的管理者对于安全助产管理这一项工作高度的重视.文章针对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管理防范措施,从而提升助产的安全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减少纠纷,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唐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T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CT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异常改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32例髋关节异常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用CT进行层厚3mm的连续扫描,对照组12例用X线做扫描诊断.结果 所有观察组患者发现髋关节间隙变窄,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对照组中有5例发现髋关节间隙变窄,7例未发现变化,用CT做二次检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结论 CT对检查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诊断明确,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颜月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后路多节段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间融合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后路多节段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5例Denis分类Type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实施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进行专业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和肢体功能训练等措施.结果 25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出院,未出现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局部后弯从术前的平均15.5度改善到4.7度.结论 后路多节段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间融合术是有效的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且配合有效护理,适时地进行功能锻炼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疗效.

    作者:董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癌患者血清及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腹水病因化验检查,尤其是肿瘤标志物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简单、无创.且检测肿瘤标志物更敏感、特异;通过测定肿瘤标志物含量对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对那些影像学阴性及未能行病理检查的患者,更有临床意义.

    作者:曾文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疆少数民族患者三联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利用克拉霉素、头孢羟氨苄青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较好,但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使用此法治疗胃病的效果如何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但未和汉族病人使用此法的疗效进行比较,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素蓉;方永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我院护理层级管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我院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将长沙市芙蓉区红十字医院4个护理单元护士分为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组,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工作缺陷和病人满意度情况等指标.结果 层级管理组的技术操作合格率、病区管理质量、无菌物品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每百张床严重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明显改善我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恒波;肖红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胱抑素C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100例正常体检人员且两组人员年龄及性别相匹配.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病例组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通过协方差分析,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的血清Cys C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血清胱抑素C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其他指标呈负相关(r=-0.44∽-0.78,P<0.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 可以作为为诊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正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郭海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吗啡、地塞米松、昂丹司琼用于手术后镇痛疗效的观察

    目的 讨论吗啡、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在腹部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观察(每组100例),A组为单用吗啡镇痛组; B组为吗啡、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三药混合镇痛组.两组术毕前都向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镇痛药,观察术后72小时内临床镇痛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比较A、B两组在手术后镇痛效果上基本都能满足需要,但B组术后镇痛副作用明显小于A组,故B组较A组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年轻血透患者透析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并抢救成功1例

    血透患者在透析治疗时心律失常发生率可高达50%[1],尤其老年病人,由于身体耐受力下降常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由此导致的猝死在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中较为常见,可以达到15.7%[2],美国USRD报告甚至高达25%[3],并且认为血液透析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与高血钾、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4].作者近来抢救一例低血钾导致的心室颤动猝死,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梅;宋增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定君生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

    目的 观察探讨定君生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0月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6例,观察组使用定君生联合氟康唑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氟康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复发0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7例,复发6例,总有效率为80.6%,两组疗效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定君生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氟康唑治疗,能够迅速缓解临床症状,促真菌快速转阴,减少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康云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化疗预期完成情况及放射剂量达40Gy时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结果 干预组97.5%(39/40)而对照组仅72.5%(29/40)按预期的剂量和时间完成放化疗;放射剂量达40Gy时,QOL评分≥41分者,干预组为82.5%(33/40),对照组为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满萍;侯英兰;陈庆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危重小儿急性喉炎治疗体会

    小儿急性喉炎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常见急诊,多在春冬季发病,1-2岁发病率高,小儿喉炎起病急,发病快,易发生喉阻塞导致窒息,起病急反映在发病快,往往白天小儿正常,到夜间突然起病,伴声嘶及犬吠样咳嗽等典型喉炎表现,在我科诊治150例小儿喉炎患者中,大多数通过静点抗生素及激素,雾化吸入对症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其中有近1/3患儿仅仅通过肌注地塞米松5mg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一次即可好转,相比从前,患儿家长就诊意识提高,仅有轻微声嘶及喉喘鸣便来医治,整体来讲,轻症喉炎占大多数.

    作者:张明;张婷;李云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16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耐药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04-2005年本实验室接收的2016例菌株,应用比例法进行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药敏试验,菌种初筛用噻吩-2-羧酸肼、对硝基苯甲酸鉴别培养基.数据分析采用CS10.31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 初治组病人菌株1596例,复治组病人菌种420例.初治总耐药率36.5%,复治总耐药率67.6%;复治组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组,初治组耐药菌株中耐多药占20.6%,复治组耐药菌株中耐多药占44.7%.结论 复治病人耐药严重,为减少复治病例和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几率,做好初治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是关键.

    作者:林百丰;陈丽;张学志;于国华;王晓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6例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救治体会

    目的 临床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6例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液较治疗前动脉血PH值和PaO2均有提高,PaCO2明显下降,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5.56%,死亡1例,病死率为2.78%.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很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李振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治疗后,有8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5.24%;发生死亡的患者有4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进行比较,术后第3天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治疗,从而使治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作者:李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院前救护中的应用

    随着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院前救护也越来越受人民关注.而基层医院所处的地理环境,给院前救护增加了难度,笔者认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地点准确、出诊迅速、紧急有效现场救护、安全转运等,都对护理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艳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介入栓塞与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对比分析

    目的 分析对比介入栓塞与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76例鼻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观察组采取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对照组采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结果 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无复发案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4例,无效9例,复发5例,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小,两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对比传统介入栓塞治疗占有优势,能够迅速、有效、准确止血,减少复发,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从而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使用.

    作者:梁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谈护理重症妊娠中毒症的几点体会

    妊娠中毒症是孕产妇所特有的疾病之一,是一种严重而又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危及产妇生命的产科四大死亡病因之一.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护理上应对此疾病予以高度重视.它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和钠离子驻留,全身各血管均受累,心、脑、肝、肾器官功能紊乱,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安全.

    作者:谷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产前教育中的效果比较

    本文对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在产前教育中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和探讨,并分析两种方式的结果.通过对比可知:给予健康教育的高级班的产妇各方面情况均要好于普通组,这意味着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徐均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5g腰麻针行单穿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25g腰麻针行单穿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间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腰硬联合(CSEA)穿刺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25g腰麻针直接穿刺,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麻醉成功率为87.5%,观察组麻醉成功率为97.5%,且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G腰麻针操作简单快捷,能在较短的时间进行麻醉,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发生少,是妇科剖宫产术较为放心可取的麻醉方式.

    作者:鲍建中;刘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