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华
目的 研究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我院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将长沙市芙蓉区红十字医院4个护理单元护士分为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组,传统护理模式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工作质量,护士工作缺陷和病人满意度情况等指标.结果 层级管理组的技术操作合格率、病区管理质量、无菌物品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每百张床严重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明显改善我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张恒波;肖红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概念]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ease)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
作者:刘晓洁;刘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的活产新生儿,体重小于2500克,身长不足47厘米,妊娠37周以前出生均为早产儿.由于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保健工作的不断落实使得早产儿死亡率比以前明显下降,但在死亡的新生儿中,早产儿占相当一部分甚至超过绝大多数,因此加强早产儿的喂养与护理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重中之重.
作者:丁艳华;白丽;俞翠玲;徐志华;王忠萍;段兆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8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麻醉等级为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组(B组)各40例.A组在患者手术中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1-0.2μg/(kg·min),B组患者在手术中静脉注射芬太尼1-2μg/(kg·min).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变化,记录手术完成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观察手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并比较计算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对比,A组的各项指标、苏醒质量以及手术后24小时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以及麻醉质量方面优于B组.A、B组数据比较,P<0.05.结论 瑞芬太尼、芬太尼均可以用于神经外科麻醉中,但是瑞芬太尼的效果更好.
作者:雍记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血栓患者静脉血中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TOP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430例血栓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D-二聚体值.结果 与健康组对比,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明显增高(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D-二聚体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在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排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明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护理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根据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在产程不同阶段,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分娩痛苦,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大限度的保证母婴安全.因此,正确的心理护理,使产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创造有利的生产环境和条件,是临产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者:缪淑芳;宗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由细菌、病毒、真菌所引起的儿童腹泻在儿科临床中已被广泛认识.但是,对寄生虫引起的儿童腹泻的临床认识还是不够,有待提高加强.寄生虫导致的儿童腹泻一般为迁延性的慢性过程.现将寄生虫所致儿童腹泻的相关问题扼要介绍如下,从而引起儿科临床医师对该问题的高度重视.
作者:沈宏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些临床治疗策略.方法 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09年7月-2011年6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内科就诊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4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为了解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些治疗方法和对策,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减少病死率.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在临床治疗中我们首先要对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应该耐心的对其病情进行解释,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知识,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其中非药物治疗对所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适用.轻度高血压患者则可先采用非药物治疗,而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则一旦确诊则立刻需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临床治疗中,主要需要对其病情进行确诊分类,然后对症治疗,并且要加强高血压疾病的日常知识和预防教育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就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病情减少该病的病死率提高疗效.
作者:罗立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8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钠和0.9%的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采用泮托拉唑钠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后静脉滴注治疗消化道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7%.两组患者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平均用药时间为6.83±2.89天,治疗组平均用药时间为6.89±3.14天,两组患者间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木糖醇注射液可以作为泮托拉唑钠的稀释剂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与用氯化钠稀释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将其应用于肾病综合症以及糖尿病等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作者:徐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手术前病人对手术的认知,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焦虑情绪,使病人在身心俱佳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到6月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结果 术前访视过的明显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结论 术前访视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紧张.
作者:胡小琴;冯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减少母婴的并发症.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第二产程实行剖宫产患者5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在我院第一产程实行剖宫产患者100例进行临床比较分析,观察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第二产程实行剖宫产比第一产程实行剖宫产对母婴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危害更大.结论 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应严密观察第一产程产程,掌握剖宫产时机,降低第二产程剖宫产率,减少母婴的并发症.
作者:宋丽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63例,观察组57例,治疗组采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国产西酞普兰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评价得分均有明显下降,两组患者疗效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治疗中轻度抑郁症方面,舒肝解郁胶囊是一种疗效显著、经济性更高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振山;祁继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观察实施护理交班对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和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观察记录2011年1月始实施护理便携式纸片交班后,600例病人护理质量、护理差错发生和病人满意度情况,并与上一年同期600例实行护理床边交班但未采取便携式卡片进行对照比较.结果 开展护理便携式卡片交班后,进一步完善了护理工作、规范了护理管理,使护理质量优质率提高,无护理差错发生,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 实施护理便携式卡片床边交班,保证了护理质量,体现了护理工作对病人的个体关注更加细致入微,从而提升了满意度的质量.
作者:高涛;高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组患者实施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综合性临床护理,比较术前术后视力效果.结果 治疗后的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面麻醉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配合综合护理,提升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毛丽;马文琼;谢玲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研究新式剖宫产术娩头困难的原因和处理技巧.方法 新式剖宫产术皮肤切口为患者的耻骨联合上3cm的地方,长度大约为12cm,呈现横弧形,患者全部使用硬膜外麻醉.结果 所选的100例患者手术切口全部属于甲级愈合,患者生产之后进行定期随访没有发生并发症,胎儿娩头的平均时间为40s,长娩头时间是130s,100例中出现新生儿轻度窒息的一共有7例,没有出现重度窒息新生儿,经过有效的处理之后全部正常出院.结论 在进行手术之前医护工作者应该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详细检查,其中包括胎儿大小、胎头位置高或者低、产妇临产时间多久,做到详细掌握,手术医生需要精确考虑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的切口和操作方法以及将会出现的临时问题等,对于患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的处理,提高责任性以及操作技能训练.
作者:曲春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两孔法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手术切口选择侧前胸部,手术中仅用二个长度分别为3cm、3cm左右的手术切口,在电视胸腔镜及专用器械的辅助下,完成肺叶切除术.结果 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治疗效果与普通开胸相同,但手术创伤大大减小,手术技术要求高.结论 两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等优点.手术配台护士熟练掌握各种仪器及器械的使用,做好充足的术前器械物品准备,术中护理操作快速准确,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金嵩;于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通胸外科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普通胸外科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平均每组38例.常规组患者在手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手术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 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普通胸外科患者在术后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杜冬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骨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P<0.05).结论 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陵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钩骨钩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依据钩骨钩骨折患者的病情和自愿选择的原则,13例选用钩骨钩切除手术、11例选用骨折却开后复位微型螺钉内固定手术、4例选用保守治疗短臂管型石膏固定,术后随访6-18个月,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石膏固定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恢复运动时间.结果 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的恢复工作时间及恢复运动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但石膏固定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且采用钩骨钩摘除手术患者的恢复期明显短于前两种治疗方法,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钩骨钩摘除手术的终疗效与骨折后切开内固定疗效相当,并且不须破坏腕关节的稳定、操作简单、治疗时间短,术后无并发症,能迅速地恢复患者腕部功能.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上肢手部骨折的患者因进行此部位检查,便于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
作者:李华光;万楠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6例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液较治疗前动脉血PH值和PaO2均有提高,PaCO2明显下降,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为5.56%,死亡1例,病死率为2.78%.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阻塞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很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李振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