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5g腰麻针行单穿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研究

鲍建中;刘云

关键词:麻醉方式, 剖宫产手术, 25G腰麻针, 连续性硬膜外麻醉
摘要:目的 探讨25g腰麻针行单穿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间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腰硬联合(CSEA)穿刺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25g腰麻针直接穿刺,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麻醉成功率为87.5%,观察组麻醉成功率为97.5%,且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G腰麻针操作简单快捷,能在较短的时间进行麻醉,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发生少,是妇科剖宫产术较为放心可取的麻醉方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方式的融合,进而探讨其佳的治疗方式,是现在医学发展的新趋势.所以,针对这一课题,通过来我院住院的多位患者的临床观察而分析出单纯使用西医方式以及采用中西医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得出结论,观察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着性差异.结论 在治疗肺心病的过程中,应坚持中西医结合,疗效可靠确切,方法简单可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智芳;郭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49%优于对照组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整体论治,因人制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同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期88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8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73.8%,其中P<0.05.且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汇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中总蒽醌含量比较

    中药经不同辅料、不同方法炮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大限度的发挥疗效.本文运用HPLC法测定了不同炮制方法的大黄中蒽醌的含量[1-2].实验表明,经不同方法炮制的大黄,游离蒽醌、结合蒽醌含量变化有差异:酒炙大黄结合性葸醌有所减少,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游离葸醌总量几乎没有影响;炒大黄:葸醌减少约50%,结合性葸醌转化成为游离蒽醌增多;醋炙大黄:总蒽醌、结合型葸醌含量较生品明显下降,游离型蒽醌含量有所增加;炭炒大黄炭:结合葸醌含量极少,大黄酸含量增加,以上内容为揭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科学内涵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张丽红;孙晓玲;赵紫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性颞部皮层区脑梗死影像分析

    目的 动脉硬化,外伤等其它因素可使血管内形成栓子,其栓子大小,栓塞血管的不同在人体任何部位可形成栓塞后不及时治疗导致梗死.两侧颞部皮层区低密度阴影不少人误认为脑皮质萎缩,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甚至认为是正常.颞部皮层区脑梗死在文献上报道很少.结果 本文通过83例影像分析,其中两侧颞区单独低密度阴影单独存在的9例大部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或腔隙性脑梗死并发.结论 老年性皮层下脑梗死是可单独发生,或岛叶栓塞或梗死并发,或常与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并发.其主要影像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颞区皮层区低密度阴影后导致双侧颞区脑皮质萎缩改变.

    作者:韩先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钠与酮替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孟鲁司特钠与酮替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64例,按照数字抽取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32例,两组患儿皆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酮替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复发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无复发案例,不良反应1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7例,无效9例,复发6例,不良反应7例,总有效率为71.8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显著,能够优于酮替酚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复发少,药物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向计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溶栓与急诊溶栓治疗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溶栓和院内溶栓疗效.方法 选取9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超早期溶栓(3小时)可使肌酸磷酸激酶高峰提前,再通率提高,病死率降低,但左室射血分数并无改变.结论 早期溶栓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王善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CT检查方法及表现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胰头7例,胰尾5例,胰体1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在3.2cm×4.cm0-8.7cm×12.4cm之间,动脉增强期、静脉增强期实质部分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位始终处于低密度影,无强化.12例患者包膜完整,3例患者存在侵袭性包膜不完整情况.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较为明显,诊断价值重要,诊断时英语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囊性假囊肿相鉴别.

    作者:于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3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PBC患者均采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茵栀黄的治疗方案:UDCA片,每日剂量15mg/kg,分3次口服;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茵栀黄注射液,20mL/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它的保肝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均按常规方法进行.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LP,TBIL,ALT和AST等含量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经疗效评定,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3%.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茵栀黄用于治疗PBC的疗效确切,安全,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郑彦彦;李润语;矫秀红;邵艳艳;田国利;张景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CT影像学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问题,并分析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120例急性阑尾炎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从中随机选取50例病患的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经CT诊断病患的阑尾出现肿胀以及阑尾壁呈现增粗等现象,病患的管腔为实性状;病患肿胀部位的阑尾伴有炎性液渗出,且境界不清,部分病患的阑尾壁出现不同密度的同心圆的改变;病患回盲部位的软组织出现肿胀,部分为条纹状或者是斑点状,并且密度有增高及改变现象.结论 利用CT对急性阑尾进行诊断,有利于病患得到更好的确诊、治疗,有利于提高临床确诊的水平.

    作者:高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14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生存观察

    目的 回顾性分析314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患者放疗后生存因素的差异,探讨Ⅳ期NSCLC患者放疗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314例接受放疗的Ⅳ期NSCLC患者资料,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分析Ⅳ期NSCLC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11个月,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大于其它病理类型患者,MST分别为11个月、9个月(P=0.041);接受化疗与否MST分别为12个月和9个月.结论 病理类型、是否化疗是影响Ⅳ期NSCLC放疗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分割剂量的选择等对生存期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翟传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1],各种疑难杂症不断被攻破,手术治疗作为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如何发挥手术团队的集体力量,运用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我院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

    作者:孙丽;王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药物中毒中应用血液灌流抢救的护理

    目的 研究探讨应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过程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做好治疗前各项准备并及时开展抢救,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后,44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1.67%,共有4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的心率失常,3例死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结论 加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护理,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唐艳覃;宋海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

    目的 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我院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并进行精心围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中无大出血,术后无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伤口均甲级愈合.术后住院3-6d,均痊愈出院.护理后的焦虑水平评分和心率次数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充分的准备和术后主动、周到、细致的护理,能稳定患者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潘积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住院的50例乳腺癌者行心理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绪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负性心理的影响.

    作者:冯雨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7-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征、临床症状、胸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和咳、痰、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为81.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靖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关于农民工尘肺诊断有关问题的探讨

    在各类粉尘作业工人中,农民工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农民工罹患尘肺后,调查难、取证难、诊治难、索赔难成了农民工尘肺患者普遍难以得到应有待遇的大障碍.农民工尘肺问题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现从以下几方面对农民工尘肺诊断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丽娟;邓文荣;王艳秋;李钰慧;郑宇飞;刘瑞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种教学方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效果比较

    人体解剖课程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医学生接触医学的第一门课程,是学生直观认识医学、了解医学的奠基石;解剖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相关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的学习[1].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学生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对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赖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常见且极为凶险的外科急腹症,占胰腺炎发病率的20%一30%,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SAP是一种临床上全身消耗性危重病症,是由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常可导致病人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减退,营养障碍,进一步使病情恶化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1],预后差,病死率高达30%,这与SAP引起的机体高代谢、营养不良和肠道功能衰竭密切相关[2].

    作者:朴明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危重病患者的护理

    目的 讨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治疗危重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CRRT治疗的27个病例,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并对其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在CRRT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增加,但是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者的疗效较差.结论 CRRT可对多种危重病进行救治,其疗效与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徐丽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