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药物中毒中应用血液灌流抢救的护理

唐艳覃;宋海瑞

关键词:血液灌流, 抢救, 急性药物中毒, 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应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过程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做好治疗前各项准备并及时开展抢救,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后,44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1.67%,共有4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的心率失常,3例死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结论 加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护理,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门诊输液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输液反应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以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2006-2011年门诊输液患儿中发生输液反应的58例进行分析.结果 输液反应的发生与药品质量、应用剂量、联合用药、输液环境及速度、输液器质量、患儿自身因素有关.经及时处理,58例输液反应的患儿均好转及恢复.结论 输液操作的各个环节都会引起输液反应,高度重视相关因素就会减少输液反应的发生.

    作者:盛艳;王雅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现代外科学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的领域和范围日趋扩大,新手术方法、新器械、新仪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1],各种疑难杂症不断被攻破,手术治疗作为外科的主要治疗方法,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如何发挥手术团队的集体力量,运用团队协作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本文就<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我院手术团队协作中的应用进行了以下探讨.

    作者:孙丽;王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低血糖症与脑血管病误诊分析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临床综合症,病因包括药物性、胰岛源性、胰外肿瘤、肝、肾源性、内分泌性等,临床上主要呈交感神经受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受低血糖影响的多种表现.短暂低血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若低血糖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损害.我院急诊2004.02-2012.07收入院的4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老年患者,总结如下.

    作者:隋洪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谈老年用药

    目的 介绍老年人用药特点.方法 通过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进行阐述.结果 与结论 老年人与成年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全身组织及各脏器功能都逐渐减退,由药物而引起的副作用明显高于青壮年,不断提高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水平,已成为现代老年医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方影;董国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生儿惊厥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和总结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发作类型.方法 对106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新生儿惊厥大多发生在生后1周以内,以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居多,类型主要轻微型多见.结论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对围产期有缺氧因素的早期新生儿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惊厥,给予正确诊治,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李英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诊治体会(附28例报告)

    总结28例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患者的观察和治疗.正确掌握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适应证以及实施科学、合理、有效、及时、个体化的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剑;陈亚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分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临床表现,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比较2010年2月-2012年6月我院住院的106例ICP患者(观察组)与同期正常分娩产妇(对照组,14581名)早产、新生儿死亡、死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 ICP早产33例(31.1%),新生儿死亡3例(2.8%),死胎2例(1.9%),胎儿宫内窘迫42例(39.6%)、新生儿窒息9例(8.5%),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产儿危害较大.

    作者:黄文宇;关燕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分析

    目的 探讨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方法,确保手术室拥有一个良好的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方法 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保证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水平,明确护理管理目标、量化考核制度、合理地安排时间.结果 在经过科学的措施使得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确保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结论 有效的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不仅可以使患者护理效果得到大大提升,还可以提高整个医院的综合水平.

    作者:华安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癌性水肿的辨证施护

    水肿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给病人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其表现形式多样,临床护理颇具挑战.我们采取中医辨证施护,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5月,我科共收治癌症水肿病人242例,男130倒,女1l2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9.5岁.病程3个月-7月.平均病程5个月.

    作者:石大菊;李德琼;马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铅

    目的 寻找测定饮用水中微量铅的简便实用方法.方法 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在佳实验条件下对饮用水中微量铅进行测定.结果 方法对铅的检出限为0.4u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平均回收率在95%以上.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适合基层实验室使用.

    作者:孙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纳洛酮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为了观察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作用及治疗效果,笔者尝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静脉推注或静点,剂量从0.4㎎-12㎎.结果 发现,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笔者认为,纳洛酮催醒作用快,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纳洛酮可作为急性酒精中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高文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控制策略

    目的 探讨怎样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失血量.方法 对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43例患者的61个膝关节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对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进行总结.术中对软组织创面及截骨创面彻底止血,术后弹性绷带使用、引流管夹闭,直至4小时后开放及使用冰袋冷敷伤口周围.结果 一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量100-200ml,术后引流200-400ml,切口均甲级愈合,其中1例出现患肢广泛皮下出血.结论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对软组织创面及截骨创面的止血,结合术后弹性绷带使用、冰敷及夹闭引流管的方法,对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出血量有实际意义.

    作者:鲁钧;张泉民;王跃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后像综合治疗法治疗黄斑中心注视性弱视

    目的 比较后像联合综合弱视训练(包括后像,验光配镜,遮盖,CAM视觉刺激仪,海丁格刷,三色光治疗仪,华亚增视治疗仪)于无后像的传统的综合疗法对黄斑注视的疗效,差异.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视功能发育的疾病及早发现早治疗是使其恢复正常视力的重要措施.我院用天津产的冷光源后像治疗仪先将结果报告如下:方法 将黄斑注视性质的弱视患儿岸病情轻重程度,年龄随机对半分组,比较分析加后像治疗的患儿,(治疗组)和无后像组(对照组)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 讲过了2年的治疗,无论在视力恢复速度上还是终的治疗效果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后像疗法是治疗黄斑中心弱视性弱视的一种有幸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的水平.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20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90例病患年龄低于60岁,选择其中60例作为非老年组;110例病患年龄在60岁以上,随机选取58例作为老年组,比较两组病患消化性溃疡的症状表现、溃疡发生的部位等.结果 两组病患的比较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即P<0.01.结论 应给予老年消化性溃疡病患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临床治疗水平.

    作者:姚永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皮肤科医务人员人文理念素质培养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全面提高,人们也逐渐对医疗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当前除了对各科室医务人员的技术要有严格的要求外,还需全面提高医疗服务的人文理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明确我们以后要做什么,具体怎么做.

    作者:韩庆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与临床探析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与临床表现.方法 任意抽取某医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所收治的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检查,并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与保存工作.结果 这12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有121例患者属于急性水肿性的胰腺炎,患者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胰腺的体积比常人稍微大一些,其胰周脂的肪间隙比较模糊;另外3名患者属于急性坏死性的胰腺炎,其胰腺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低密度区,但是范围不尽相同,有明显的渗出液,而且已经累及其腹腔以及腹膜后的间隙,影响范围十分广泛.结论 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方法,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发现与明确诊断,而且对患者病情轻重的判断和预后评估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李大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08年9月到2011年11月之间的52名以乳头溢液为主诉收入住院的患者资料,均行患侧乳腺导管造影后钼靶摄片检查,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本次收集病例中,有28例溢液性质为血性溢液,有20例溢液性质为透明及淡黄色溢液,其余4例为乳汁类.52名乳头溢液中50例与病理分析一致,2例误诊,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6.1%以上.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在乳头溢液疾病临床诊断中有很高的确诊率,可作为乳头溢液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一大辅助工具.

    作者:邱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清CRP测定对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判断

    目的 探讨血清CRP的测定水平对判断卵巢上皮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年内于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共计54名,于术前测定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并于术后对比血清CRP水平、阳性情况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手术前测定的血清CRP的阳性程度与卵巢上皮癌的临床分期、腹水形成和淋巴结转移密、组织分级都有密切关系;卵巢上皮癌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者和形成腹水者其血清CRP平均水平偏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手术满意程度、术后残余癌灶的大小也与血清CRP水平相关.结论 血清CRP是判断卵巢上皮癌手术预后的有效指标,可在临床上予以一定关注.

    作者:刘汝胜;席文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脂检测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作用

    目的 探讨血脂检测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将2350例健康体检人群分成青中年组(<60岁)及老年组(≥60岁),按要求采用血清用全自动生化仪进行血脂TC、TG指标的测定,对比分析两组人群的血脂情况;再将正常血脂人群组与高血脂人群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健康体检人群中血脂正常率为53.15%、高血脂率19.40%、边缘升高血脂率27.45%;青中年组正常血脂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血脂异常率青中年组则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脂者的FG、BMI、WC、SBP、DBP相关指标高于正常血脂者,差异具有可比性(P<0.01).结论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血脂检测可对血脂异常者进行早期干预,这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防范

    作为医院高危科室,产科的助产人员肩负母婴安全与健康的重任.助产的要求高、变化快,存有较大风险,任何微小疏忽都有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当前社会法制不断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对助产工作的要求更高,也引发产房的管理者对于安全助产管理这一项工作高度的重视.文章针对助产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管理防范措施,从而提升助产的安全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减少纠纷,以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唐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