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6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林百丰;陈丽;张学志;于国华;王晓楠

关键词:结核, 肺/药物疗法, 抗多种药物性/药物疗法,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摘要:目的 了解肺结核病耐药情况,为今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04-2005年本实验室接收的2016例菌株,应用比例法进行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药敏试验,菌种初筛用噻吩-2-羧酸肼、对硝基苯甲酸鉴别培养基.数据分析采用CS10.31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结果 初治组病人菌株1596例,复治组病人菌种420例.初治总耐药率36.5%,复治总耐药率67.6%;复治组耐药率显著高于初治组,初治组耐药菌株中耐多药占20.6%,复治组耐药菌株中耐多药占44.7%.结论 复治病人耐药严重,为减少复治病例和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几率,做好初治病人的治疗和管理是关键.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护士素质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改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相对提高,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护士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素质、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具备了精湛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高玉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意义

    目的 了解手术前病人对手术的认知,减轻病人对手术的焦虑情绪,使病人在身心俱佳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到6月择期手术病人实施术前访视.结果 术前访视过的明显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紧张.结论 术前访视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前焦虑紧张.

    作者:胡小琴;冯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护士素质培养与护理职业道德

    护士的责任与使命决定了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抓好护士的素质培养是实现高质量护理目标的基础.

    作者:袁颂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通过检测证明rhSOD在癌症放疗、化疗综合症中的治疗作用

    目的 通过应用检测rhSOD对癌症患者在放疗、化疗综合症中的治疗作用中,有显著疗效.方法 自2005年1月以来,我院应用rhSOD对高血压癌症、糖尿病、体弱者和其它疾病患者进行检测试验共60例,其中高血压15例,癌症放疗、化疗20例、糖尿病10例、体弱者15例,我科主要采用口服rhSOD对癌症放疗、化疗患者进行重点检测.结果 60例患者通过口服前口服后检测,患者状况大大好转,身体健康恢复很快.结论 证明rhSOD对癌症放疗、化疗综合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春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体检机构院感危险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对策

    体检机构的工作模式虽然不同于医院,但每日接待受检者人数较多,且短时间内大量人群聚集,增加了传染病交叉感染的机会.因此强化体检机构医院感染的管理也是当前院感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应引起各体检机构的高度重视.为此,笔者结合我中心的工作实践,简述体会如下.

    作者:季建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护理体会

    致使患者出现吸收不良综合征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现今多认为此疾病和患者自身的摄入量不足,其自身的吸收不好等原因有关.患者我饮食方面的习惯不良而导致其出现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此疾病发生.此疾病甚至会导致患者发生恶液质的严重疾病,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另外一些患者因为原发吸收不良综合征(非热带Sprue)而出现此疾病,其对麦胶类的食品非常地敏感,此疾病的发生在我国也比较多见.

    作者:李秀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门诊采血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体会

    门诊采血室响应卫生部的推广优质护理示范方案,通过弹性排班、信息化普及、提升服务理念、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应急培训、绩效方案改革等方面优化服务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护理质量及效率.

    作者:李冬梅;曹慧梅;沈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孕前及孕期保健

    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我碰到很多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女性,不知如何作孕前或孕期的检查,在不同的医院或同一家医院不同的医生给出的建议都不尽相同,感到困惑.现将本人从事多年的孕期保健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覃正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逆流引流袋在留置尿管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抗逆流引流袋在留置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病人中留置尿管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普通引流袋1d更换一次,B组使用普通引流袋7d更换一次,C组使用抗逆流引流袋7d更换一次.分别在留置尿管的3、7、10及14d留取尿培养,取得结果并进行统计.结果 三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长短与培养细菌阳性数成正比,C组尿培养结果与其余2组相比有显著优势.结论 抗逆流引流袋在留置尿管的应用中可减少尿路感染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杭昀;龚红玲;邵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实习带教心得

    目的 为了保证护理实习生的实习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优秀的护理接班人.方法 遵照医院实习大纲要求经过科室几年的探索和总结做出如下方法:针对不同学历的实习生制定不同的相关带教计划:医院要求本科生带教计划不仅要求基础护理操作熟练而且要求书写教学查房病历、书写护理论查房.集中带教:实习生进入临床第一个科室由操作规范、业务能力较强的总带教老师集中带教,避免教学层次不齐,进行一对一有业务学习培养,对实习生的实践操作、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方法、病情观察能力、遇到问题的解决能力的培养.双向评价:科室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学生和老师分别评价对方即护生双向测评表,以便及时改进护理教学方法,发现科室的错误,缺点,提出建议和意见,使下一批同学得到更规范操作标准.一对一带教:一位老师只带一名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生活,工作全面负责.结果 培养出优秀实习生62名,书写护理教学查房病例31份,护理病例讨论4篇.结论 介绍的带教方法行之有效,特别是集中带教,为以后的实习和带教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刘东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关系的超声评价分析

    目的 评价分析心电图QRS间期与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9年2月到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15例健康人,54例患者中分为正常QRS组与宽QRS组,各为26例,28例.对所有人进行心肌组织多普勒(TDI)成像研究,记录收缩期与舒张早期12节段达峰时间.即Ts与Te,记录在不同QRS间期,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各个阶段的不同步状况,分析影响同步性的因素.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的舒张与收缩的末期容积增大,宽QRS组较之于其他组增加显著.以Ts≥182ms为界,收缩期不同步的百分值,正常QRS组46%,宽QRS组71%.以Te-diff≥79ms为界,舒张期不同步的百分值,正常QRS组58%,宽QRS组89%.同时存在收缩与舒张不同步者,正常QRS组31%,宽QRS组64%.收缩末期容积同左心室收缩期不同步相关,舒张末期容积与左心室舒张期不同步相关.结论 心电图QRS间期无法完全反映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同步性关系,而左心室收缩与舒张末期的容积会影响其同步性.

    作者:房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腮腺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针对腮腺肿瘤患者在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进行个案式的心理护理干预,缓解其存在的负性心理因素,渡过手术难关,早日康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评估,总结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拟订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对患者全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治疗,术前、术中、术后情绪平稳,恢复良好.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使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效果.

    作者:张艳;钟玲;陈婷瑞;温巾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妇产科心理护理论议

    目的 探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间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0例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上述200例妇产科的住院手术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于围手术期间进行全程心理护理.两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比较.结论 患者在围手术期一般存在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缓解这类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彩超在妇产科急腹症及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通过对67例患者,妇产科急腹症(宫外孕、黄体破裂)45例,腹腔脏器损伤及内出血22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的分析,经临床保守治疗的观察,手术治疗的证实有较高可靠性,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能较准确地提供宫外孕的具体位置、是否破裂及破裂程度.外伤后腹腔脏器损伤部位及损伤程度等,帮助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同时可作为治疗后疗效评定的可靠依据.

    作者:白青杨;郑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药物中毒中应用血液灌流抢救的护理

    目的 研究探讨应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过程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做好治疗前各项准备并及时开展抢救,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后,44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1.67%,共有4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的心率失常,3例死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结论 加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护理,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唐艳覃;宋海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

    目的 通过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病人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定本病区1-3月份300份病人的满意度问卷调查,同时了解实施经过,前后比较.结果 显示病人对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1.2%上升到94.8%,P<0.05.结论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医患关系得到改善,病人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马翠荣;赵士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3岁直肠癌一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青年直肠癌是<30岁的直肠恶性肿瘤,发病比例逐年上升,占所有大肠癌病人的10%-15%.本文报道青年直肠癌1例,通过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以促进对青年直肠癌的认识,避免误诊.作者对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青年直肠癌有误诊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

    作者:魏志豪;杜元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初24小时内在急诊中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急诊科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24小时内进行科学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稳定,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增高,顺利度过危险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的护理非常关键,科学及时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转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2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2例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患者均成功撤机,机械通气使用时间为2d至33d,平均11.5d,患者并发症发生4例,均为一过性PO2下降,采用相应处理后均迅速好转,43例好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7%(43/52).结论 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为一个综合护理措施,需要护士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消毒隔离,加强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张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性脑出血病人应激状态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了急性脑出血病人应激状态的临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51例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应激状态特点,并对其实施了相应的护理.结果 高血压发生率为26.69%,低钠血症发生率为10.36%;高血糖发生率为13.94%;心脏反应发生率为9.16%;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13.55%;体温升高发生率为4.38%.结论 早期明确诊断与治疗,并采取措施积极调控机体应激状态,加强护理,有助于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降低病死率.

    作者:吴媛媛;殷冬娇;金贻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