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敬英
目的 讨论吗啡、地塞米松、昂丹司琼在腹部手术后镇痛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手术患者分为A、B两组观察(每组100例),A组为单用吗啡镇痛组; B组为吗啡、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三药混合镇痛组.两组术毕前都向硬膜外腔一次性注入镇痛药,观察术后72小时内临床镇痛效果.结果 通过临床比较A、B两组在手术后镇痛效果上基本都能满足需要,但B组术后镇痛副作用明显小于A组,故B组较A组更具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树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利用克拉霉素、头孢羟氨苄青霉素、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较好,但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使用此法治疗胃病的效果如何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但未和汉族病人使用此法的疗效进行比较,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作者:谢素蓉;方永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这篇文章通过我科室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实行人性化护理方式,来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疾病的影响,同时例举出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方式方法.
作者:杨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腰椎结核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围手术期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患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对腰椎结核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患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2010-2011年本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病内科门诊登记的结核病初诊患者来源分析,了解不同来源构成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不断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工作.方法 对2010-2011年本地区结核病内科门诊登记的初诊患者的来源所占的比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初诊患者来源于因症推荐177例,占35.6%;追踪103例,占20.7%;转诊96例,占19.3%;因症就诊77例,占15.5%;健康检查40例,占8.1%;接触者筛查4例,占08%.结论 结核病门诊初诊患者主要来源于因症推荐、追踪、转诊、因症就诊,故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及早发现并治疗肺结核病人,使之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减少结核菌在人群中的传播,从而降低患病率.
作者:刘东来;张海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将60例TURP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排尿情况(如IPSS、QOL、Qmax、PVR)、近期并发症(如继发性出血、尿潴留、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4周IPSS、QOL、Qmax、PVR分别为(5.4±0.8,5.8±1.0)、(3.5±0.7,3.9±0.8)、(20.7±4.2,18.4±3.7)、(35.2±10.5,42.5±12.3),继发性出血、尿潴留、暂时性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10%,16.7%)、(6.7%,10%)、(3.3%,13.3%),满意度分别为93.3%、63.3%.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排尿情况,减少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海燕;瞿海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儿童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30例经颅多普勒检测为脑血管痉挛性头痛患儿,采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结果 治愈10例,显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结论 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儿童脑血管痉挛性头痛疗效显著.
作者:王玉荣;赵金祥;房家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分析肿瘤标志物细检测应用于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240例入院、体检的患者,选择其血清标本,运用荧光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125、CA199、CA153、CYFRA21-1、NSE、CEA的浓度,并筛检出佳组合,评价诊断肺癌的价值.结果 单项检测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鳞癌组的CA123占有41.35%的灵敏度,排在首位;肺癌组的CYFRA21-1(48.57%)与CEA(49.36%)的灵敏度高;小细胞肺癌组的CYFRA21-1(26.34%)、NSE(30.14%)与CEA(39.33%)灵敏度高;CEA的单项检测价值高,其约登指数0.3487,CEA+CYFRA21-1+CA125的联合检测,其筛检灵敏度为明显,约为66.23%,针对肺腺癌患者,可达到91.5%.CEA+CYFRA21-1的联合检测,其约登指数0.4369,特异度84.77%,具有高的诊断价值.结论 针对肺癌的换则会的诊断,采用CEA的单项检测,具有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肺腺癌患者,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使用CEA+CYFRA21-1+CA125的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为体检、高危人群的筛查指标.针对影像学难以确诊的肺癌患者,使用CEA+CYFR21-1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自胎儿出生至二十八天,称新生儿期.由于分娩过程的影响,生活环境的骤然改变,在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中,新生儿各系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另外,由于家长护理知识匮乏,喂养不当,导致在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发生呛奶,溢奶现象,不能及时有效的采取处理措施,形成了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由于新生儿在解剖、生理、心理、病理等方面和年长儿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超越年长龄组,尤其是新生儿肺炎.因此强化护理工作中,认真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的重视,即时解决快出现的病变的问题.做好新生儿肺炎的护理工作.现将我科总结的新生儿肺炎护理经验,具体阐述如下.
作者:刘淑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6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为观察组;同时回顾性分析采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编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KPS)及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应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使用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死亡率较低,KPS及GOS指标明显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逸帆;魏艳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内固定术,动力髋部螺钉(DHS)、股骨近段髓内钉(PFN)、(Gamma)钉、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型的骨折中的治疗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0年6至2012年6月两年间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人42例,分别应用不同内固定术治疗后的康复情况做回顾性比较分析.结论 Gamma钉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骨折理想的治疗方法.Gamma钉是内固定术中除人工置换股骨头外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一种内固定方法,它不仅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经济等优点.
作者:刘海波;赵枫;曹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在产后大出血发生后临床救治中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4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救治中的护理配合.结果 经及时有效地治疗及护理配合,本研究中选取的患者治愈的有47例,另外有1例患者由于剖宫产术后出现出血性休克、DIC等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发生死亡.结论 产后大出血病情危急,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心理,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工作,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大出血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护理,从而使产后大出血并发症进一步降低,使患者生存率进一步提高.
作者:周贵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宫外孕保守手术治疗中米非司酮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对照组40例实施腹腔镜单纯保守性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治疗,回顾分析相关资料.结果 治疗后两组β-HCG水平均有下降表现,但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输卵管切除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外孕保守治疗中加用米非司酮应用,可有效降低输卵管切除率,提高预后,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任玮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Leep刀电灼术治疗宫颈糜烂的手术指征,并发症和防御措施.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对468例宫颈糜烂患者采用Leep刀宫颈电灼术治疗.回顾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及其并发症治疗.结果 Leep宫颈电灼术治疗宫颈糜烂治愈率为98%(468/459)有效率为1.7%(468/7)无效率为0.3%(468/2)手术时间5-20分钟,出血量为0-50Ml,术后恢复好,不影响患者的生育,经济实用简单易行等优点.
作者:雷丽;任雅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医院计算机管理已经形成区域网的规模,这是形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种手段.具体作用在网络配置上,将通信设备和将医院内所有计算机连接起来,搭建了医院工作运行平台,在功能项目完备的软件支持下,实现医院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计算机管理网络,使计算机成为医院正常业务工作的有效可靠工具.
作者:韩廷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CT扫描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自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髋臼骨折患者,对其进行X线照射与CT横断扫描,其中21例进行三维重建.分析患者髋臼骨折的CT表现,并进行分类,分析CT扫描价值.结果 30例患者中,18例复杂骨折:3例T型骨折、8例双柱骨折、7例后壁伴门主骨折;X线照射显示关节腔骨折碎片19块.简单骨折12例;CT横断扫描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33块,且清晰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则立体显示骨折与损伤情况.11例进行保守治疗,19例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所见同于CT扫描.结论 CT扫描对骨折类型分辨准确,三维重建则同时弥补横断扫描影响不足的缺陷,并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CT扫描对于髋臼骨折术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钱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胆结石31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胆结石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B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术后观察,A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性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介绍老年人用药特点.方法 通过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进行阐述.结果 与结论 老年人与成年人有不同的生理特点,随着年龄增长,全身组织及各脏器功能都逐渐减退,由药物而引起的副作用明显高于青壮年,不断提高对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水平,已成为现代老年医学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者:方影;董国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寻找测定饮用水中微量铅的简便实用方法.方法 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在佳实验条件下对饮用水中微量铅进行测定.结果 方法对铅的检出限为0.4u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平均回收率在95%以上.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适合基层实验室使用.
作者:孙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银杏叶具有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降血脂以及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因此银杏叶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上疗效显著,并且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其他药物比较,治疗效果更为突出.为现代临床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常用药物.
作者:潘桂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