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

黄秋霞;张晓丽;苏丽芳

关键词:肺结核, 睡眠质量, 因素,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产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精心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6.2±1.4)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82.2±3.5)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应针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蜘蛛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运用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蜘蛛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我科应用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蜘蛛痣112例,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112例患者,轻、重度患者治疗平均次数分别为1.5次及3.2次.有效率分别为轻度病变:100%、91.89%.术后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23例,均于5个月内基本消退.结论 58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蜘蛛痣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丽华;韩慧彦;林浩;刘之力;苏明瑛;邢媛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双辽市2007-2011年人间布病疫情分析

    2007年以来,我市布氏菌病(下称布病)疫情呈活跃态势,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并出现暴发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全市的牧业发展.为及时掌握布病流行动态和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因素,及时调整防治措施,现对2007-2011年我市布病疫情现状分析如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衣伟;林玉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的铅

    目的 寻找测定饮用水中微量铅的简便实用方法.方法 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在佳实验条件下对饮用水中微量铅进行测定.结果 方法对铅的检出限为0.4u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平均回收率在95%以上.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适合基层实验室使用.

    作者:孙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杂髋臼骨折术中应用CT扫描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CT扫描在复杂髋臼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自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髋臼骨折患者,对其进行X线照射与CT横断扫描,其中21例进行三维重建.分析患者髋臼骨折的CT表现,并进行分类,分析CT扫描价值.结果 30例患者中,18例复杂骨折:3例T型骨折、8例双柱骨折、7例后壁伴门主骨折;X线照射显示关节腔骨折碎片19块.简单骨折12例;CT横断扫描显示关节腔内骨折碎片33块,且清晰显示软组织损伤情况,三维重建则立体显示骨折与损伤情况.11例进行保守治疗,19例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所见同于CT扫描.结论 CT扫描对骨折类型分辨准确,三维重建则同时弥补横断扫描影响不足的缺陷,并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CT扫描对于髋臼骨折术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钱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生产时宫颈异常52例的处理体会

    目的 对宫颈异常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及总结.方法 选取52例宫颈异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产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生产时宫颈发生异常的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宫颈坚韧、潜伏期宫口扩张缓慢的产妇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进行治疗,对于活跃期产妇则使用阿托品0.5mg、2%利多卡因5mL进行宫颈多点注射.结果 52例宫颈异常的产妇中宫颈坚韧的有22例,宫颈水肿的有30例,所有产妇经治疗后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52例产妇有50例为顺产,顺产率达96.15%,胎儿出生时均没有出现窒息.结论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宫颈异常的概率是很高的,因此需要观察产妇宫颈情况及心理变化状况,让产妇保持心理平稳,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时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护理,通过有效的措施可提高产妇的顺产率.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DSA脑血管造影影像质量探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的X线摄影技术,是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它比传统血管造影检查简便、安全,可用于全身各处的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作为神经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正确的诊断及合理治疗.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医生对图像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DSA脑血管造影图像的质量就我院2000年元月至2011年12月所完成的800例全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全脑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因素及改进图像质量的措施做一探讨.

    作者:丁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注意要点及相应的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67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以上67例患者均得到治愈,康复出院,根据术后随访,未发现患者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开腹胆囊切除术手术技术已日趋成熟,只要医生针对患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谨慎操作,也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乃想;曹翠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46例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经手术病例确诊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46例,对这些病例手术前的X线检查和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准确率.结果 经CT检查诊断出肠梗阻的44例,诊断准确率为95.65%;经X线检查出肠梗阻的32例,诊断准确率为69.56%.两组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13.2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CT检查可判断肠梗阻为结肠癌所导致的44例,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5.65%;经X线检查可判断肠梗阻为结肠癌所导致的0例,临床诊断准确率为0%.两组检查方法的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具有显著性差异,(x2=23.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进行CT检查,临床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对结肠癌所导致的肠梗阻病因、部位、病情程度进行分析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可以提供重要的客观资料,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绍金;唐诚;徐其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92例宫颈糜烂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2例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到98.91%;所有患者在术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症状;随访中均未发现复发者.结论 临床上使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不仅治疗效果好、疗程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虹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门诊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门诊的实施效果与体会.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门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仅进行门诊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发放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及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应急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投诉事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患者实施门诊优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投诉率以及应急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应急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进行护理投诉率,从而有效的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整体水平,提高医院整体形象,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外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及体会

    目的 本文主要用来探讨脑外伤病人在应用早期康复护理之后的效果分析和体会.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脑外伤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病人的生活质量(P<0.05).结论 早期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较少关节挛缩畸形、关节脱位、肌肉萎缩的发生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预后的良好康复.

    作者:刘凤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CT检查方法及表现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胰头7例,胰尾5例,胰体1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在3.2cm×4.cm0-8.7cm×12.4cm之间,动脉增强期、静脉增强期实质部分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位始终处于低密度影,无强化.12例患者包膜完整,3例患者存在侵袭性包膜不完整情况.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较为明显,诊断价值重要,诊断时英语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囊性假囊肿相鉴别.

    作者:于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基层预防接种门诊的免疫预防工作探析

    基层的预防接种门诊是免疫预防工作中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免疫预防具体实施的环节,在基层当中如何做好免疫预防工作是现在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讲述了基层做好免疫预防的重要具体措施:对辖区内的人口信息掌握好,儿童的个人信息要进行登记和摸底;儿童接种安全;及时对接种之后的反应进行处理;接种完毕之后要及时整理好资料并且作出相关报告等等.

    作者:李爱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以消化系统为首发症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进行提高.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自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期间以消化症状为首发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占就诊总病人的4.62%(1000/21600),具有消化症状的MP患儿占MP感染总人数的30.2%(302/1000),其中以消化系统为首发表现的MP占26.49%(80/302).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3岁以下的患儿出现呕吐、腹泻,3岁以上的出现单纯纳差、呕吐等.结论 由于在儿科门诊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比例较高,经常伴有消化系统的症状,所以在注意不能误诊,减小误诊率,检测MP-IgM有利于诊断和治疗.

    作者:谢胡咪娜;马宇;刘光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应用于周转快无菌物品包装材料的改进和效果分析

    目的 通过前瞻性对比研究纯棉布、涤棉布应用于周转快的无菌物品的效果及分析.方法 ①观察组使用双层涤棉包布,对照组使用双层纯棉包布,取持物钳、棉球罐、持物筒、换药碗、缝合包各40个,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比较两组消毒灭菌后在灭菌后第0、1、2、7、10、14d进行细菌培养.②将上诉涤棉和纯棉灭菌包重复使用30次后进行肉眼观察.结果 观察组细菌检测合格率均达到100.0%;对照组第15d有两个培养结果为阳性.观察组细菌检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成本每天较对照组节省一半.结论 应用涤棉布对周转快的无菌物品进行包装,在保证灭菌效果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减轻了工作量.

    作者:江荣;申彩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WH01999年诊断标准,2011年1-1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依帕司他.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疗程均为8周.测定2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 依帕司他可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李和祥;张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探讨影响居民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的因素

    居民膳食营养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且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居民的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进行合理引导,大限度地实现食物资源利用的大化,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本文通过对居民食物消费与膳食营养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为引导居民合理进行食物消费及营养膳食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桂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2012年的80例心衰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师米老化裁的血府逐瘀汤,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以上情况两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较单纯运用西药治疗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刘主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科病房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及合理应用

    目的 调查我市儿科病房抗生素使用状况,讨论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部分儿科住院病历作为统计样本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随机抽取2009年3月-2011年2月我市某二甲医院儿科住院病历300份,抗生素使用率81%,单独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77.7%,联合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22.2%.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 我市儿科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王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方案

    1 一般结核化疗1.1 短程化疗短程化疗指缩短化疗的疗程,在6个月或9个月的疗程中,采用合理的标准(杀菌和灭菌)化疗方案,达到与传统的长程(1.0-1.5或2年)标准化疗方案(3HSP/15HP)相同的疗效.1.1.1 用于短程化疗的药物为达到短化的预期效果,必须同时应用几种杀菌药以杀死正在繁殖生长细菌并同时消灭代谢缓慢的菌群(B及C菌群),目前异烟肼(英文简写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5种药物满足了这一要求.H、R和Z三药联合对快殖、慢殖、细胞内、细胞外、酸性、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都有强大的杀菌和灭菌作用,因此成为短化方案的三个主要药、首选药.

    作者:蔡维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