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刘主峰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 慢性心衰,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2012年的80例心衰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恩师米老化裁的血府逐瘀汤,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以上情况两组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心衰疗效较单纯运用西药治疗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运动医学领域周围神经损伤研究的特点与进展

    目的 研究运动医学领域中周围神经损伤的特点,为预防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选取我基地96例运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通过对其研究和治疗为参与健身和运动的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科学资料.结果 从9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来看,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应采取周围神经再生和物理治疗法进行有效防治.结论 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不易被发现,要尽早对患者采取有效手法进行治疗.

    作者:林晓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健康指导

    目的 对住院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有效的生活和用药的健康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减少发生并发症.方法 对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后,以出院后随访的方法,来观察健康指导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对其中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一年后,发现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在理想范围内,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 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能很好地控制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并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具有满意的效果,对治疗高血压病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周丽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抢救措施及优先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根据出血量、临床表现、出血部位等不同,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012年3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抽取32例,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其中微创清除组17例,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组15例,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时间、血肿残留、死亡率、术后生活质量、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结果 微创清除组的血肿残留率、血肿清除时间、再出血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组,微创清除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缩短.微创清除组疗效明显高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组,两组疗效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微创清除术相对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有点,从而更大地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首选手术治疗.

    作者:董全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心静脉导管在在液气胸患者应用中的护理探析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治疗液气胸患者应用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5例液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手术.临床护理中,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手术准备护理;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护理;手术后观察患者病情,并进行引流护理、血肿护理、饮食护理、拔管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者手术前、中、后整个过程的精心护理,本组患者均顺利进行了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手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康复.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是治疗液气胸患者的良好方法,临床治疗中通过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门诊的实施与体会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门诊的实施效果与体会.方法 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门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仅进行门诊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发放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及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应急抢救成功率与护理投诉事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研究组患者实施门诊优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护理投诉率以及应急抢救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门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应急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进行护理投诉率,从而有效的提高医院护理服务整体水平,提高医院整体形象,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的临床效果,探究更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8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48小时内进行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9.80%(44例),血肿复发率为18.37%(9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65.31%(32例),血肿复发率为6.12%(3例).两组患者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治疗颅脑损伤方面的临床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少血肿复发,而且手术费用比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斌;陈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7-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征、临床症状、胸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和咳、痰、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为81.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靖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老年低血糖症与脑血管病误诊分析

    低血糖症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临床综合症,病因包括药物性、胰岛源性、胰外肿瘤、肝、肾源性、内分泌性等,临床上主要呈交感神经受刺激及中枢神经系统受低血糖影响的多种表现.短暂低血糖可引起脑功能障碍,若低血糖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脑组织不可逆损害.我院急诊2004.02-2012.07收入院的45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老年患者,总结如下.

    作者:隋洪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意义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0年7月至12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非稳定期哮喘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哮喘患者临床信息,并测定所有纳入者血清1,25(OH)2D3、和VEGF水平.结果 病例组1,25(OH)2D3水平低于对照组(7.4±3.6vs.28.3±4.1,p<0.01),VEG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2.3±108.2vs.201.2±77.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血清1,25(OH)2D3水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34,p<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1,25(OH)2D3和VEGF水平与健康者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变化可能与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构有关.

    作者:柯华;陈维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化在全麻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评估表在预防全麻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可行性.方法 与结果 设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自行设计的<改良压疮风险评估量表>在术前评估中的应用,对全麻手术患者术中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的术后应用观察,效果显著.结论 评估表具有良好的规范手术护理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刘美凤;徐冬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院西药库房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讨论

    医院药房管理是医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医院药房是患者疾病诊治后取药的地方,通过药房终将治疗所需药品发放到患者手中,治疗药品质量与患者的康复密切相关,提高医院药方的管理水平,是保护患者就医安全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医院药房分为中药库房与西药库房,就目前患者的需求量而言,西药在治疗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西药的管理要受到药品拆零、存储条件及效期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笔者对目前西药房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实例分析厄贝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适合标准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244例进行临床分析,采用厄贝沙坦治疗4个月后,对这些患者的用药前后血压以及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在进行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统计学显示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充分说明了厄贝沙坦具有非常好的降压效果,另外,治疗后四个月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也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厄贝沙坦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时有明显的效果,该方法起到降压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降低血尿酸,以此来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作者:李冬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脂肪肝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15%时,就被称为脂肪肝.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作者:郑志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12年甘谷县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本县疫情现状,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5-8月手足口病罹患病例,严密监测疫情,要求各乡镇卫生院实行日报告制度,进行总结对比分析.结果 共有患者586例(罹患率11/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方式,EV71肠道病毒感染.结论 这是一起由EV71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

    作者:王小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煤矿采矿人员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煤矿采矿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兖矿集团三个矿区655名采矿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对传染艾滋病的途径知晓率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了解不多.获得相关知识的来源主要是电视或光盘、报刊或书籍,喜欢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以电视或光盘、免费宣传材料为主.结论 煤矿采矿人员是艾滋病宣教的重点对象,找寻适合煤矿采矿人员艾滋病防治宣教的佳方式或有效途径,是控制艾滋病疫情蔓延扩散的重要一环.

    作者:蒋广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个性化健康宣教在50例脑出血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目的 讨论个性化健康宣教和传统宣教在脑出血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50例为对照组,50例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宣教,实验组使用个性化的健康宣教.使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患者对脑出血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以评价不同宣教方式的效果.结果 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实验组优有28例,良21例,合格1例,差0例,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对健康宣教的满意度上,实验组很满意和满意分别42例和8例.满意率为100%.对照组很满意和满意例数分别有15例和33例,满意率为96%,另有2例不满意.2组在很满意、满意、不满意和满意率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均无很不满意例数.结论 个性化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得患者的更高满意,值得在临床中运用和推广.

    作者:赵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管理在感染科陪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感染科的患者526例,所患的疾病:肺结核、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等.在认真分析患者的基本状况以及感染科护理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消毒隔离、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等方面认真制订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并将其应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结果 进行预见性护理管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度均在95%以上.结论 预见性护理管理作为一种优质的护理管理方法,可以在临床护理管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石彦华;马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目前,气管切开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应用广泛,术后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切开后,空气可以直接进入气管及肺,而不需要通过鼻腔及咽喉部.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和预后意义重大.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尹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随着不断提升的生活水平,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造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尤其是35岁以上人群,通过开展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疾病的有效干预,进行综合防治,能够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致死致残率得到进一步降低.

    作者:王嘉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

    消化不良是一个概念模糊的专业名词,是用来概括一种临床症候群,如上腹疼痛或不适(包括上腹饱胀、早饱、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以及难以描述的上腹部不适感等).是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动不好的胃轻瘫和食道反流病.消化不良可由多种病因所致,包括器质性疾病,如胃癌、消化性溃疡、肝胆及胰腺疾病和全身性或代谢性疾病.如经化验及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疾病,则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1].

    作者:崔宝英;荆学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