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
目的 探讨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种构成及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4种主要重性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分析其是否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的相关因素.方法 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为标准,将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厦门市国家重性精神疾病数据收集基本分析系统的5220例社区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23:1,平均年龄为(46.45±14.48)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0.13±13.98)岁,平均发病病程为(16.32±11.09)年.病种构成中居于前4位的依次为精神分裂症(88.20%),双相障碍(4.23%),癫痫所致精神障碍(2.99%)和精神发育迟滞(2.84%).四种主要重性精神疾病在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上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患者多为36-55岁、有职业、现婚、小学和经济状况为贫困人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和经济状况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女性、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人群、现婚人群和其他(离异或丧偶)人群、农村和贫困人群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的可能性更大.结论 不同重性精神疾病发病与患者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等等因素有关,社区精神卫生防治人员须重点关注受教育程度为文盲、未婚、城镇和非贫困等不同意参加社区网络管理的患者.
作者:何爱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肠滴虫感染性腹泻已逐渐减少,在医院门诊中极少见到.有关人肠滴虫的报道也较少,一般教科书上认为肠滴虫不致病,但虫体多伴随腹泻出现.就这些年来我院肠道门诊就诊的病人来看,并非如此,有些年轻的医务人员由于缺乏经验,对肠滴虫的认识只在教科书或课堂上、实验课中看到或听到,而常把一些反复腹泻、腹痛误诊为慢性痢疾、肠炎等疾病多见.我院有一例腹痛、腹泻患者大便检出肠滴虫,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俊松;蔡伟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激光治疗色素痣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择直径≤6mm的色素痣,采用激光烧灼治疗,观察去处效果,有无疤痕形成,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 3-6个月后随访,有79.33%凹陷长平、颜色正常、与周围皮肤无差异,有11.26%一次性未能烧灼干净,复发率占9.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能达到美容效果.
作者:左川梅;邹翠琴;赵爱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研究导乐陪伴分娩方式对产妇及胎儿影响以及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本文研究中将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40例分娩的初产妇,并对比分析导乐分娩与传统分娩之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剖宫产率(15.83%)明显低于对照组(44.17%);产程时间,其中实验组在第一、第二和总产程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的Apgar评分、胎儿窘迫率及产后出血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产妇行导乐陪伴分娩,进一步消除了产妇的恐惧心理,从而有效降低了临床剖宫产率,另外还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以及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因而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克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神经外科治疗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患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比较多,由于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病种之一,所以,对于三叉神经痛这种病种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能够准确的做出诊断,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治疗方法.
作者:侯晓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腰椎结核患者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腰椎结核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全部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围手术期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患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对腰椎结核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患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领域环境和基础设施也有了极大的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为例,探讨了人性化服务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作者:蒋雪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5例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口腔、心理护理;注意营养与水分的补充;严格消毒隔离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宁华;汤晓迪;胡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选取86例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按照入院手术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舒适护理干预组(43例),对照组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还需进行额外的舒适护理,包括术后疼痛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及生理舒适护理,然后综合评估住院期间至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结果 舒适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腹部手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开始摄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各项胃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缩短恢复时间.
作者:安玉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脑干梗死在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为提高脑干梗死的临床确诊率,以避免漏诊和误诊,借助脑颅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便于临床第一时间抢救治疗.
作者:金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4月-2011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例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接受随访至少半年,多两年以上,经X片复查显示所有患者的假体位置均变现为正常.其中包括3例高龄患者(年龄均超过70岁),在术后1月内均有发生脱位的情况,但经复位处理并特别嘱咐其注意事项后均再未见复发,未出现局部感染和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结果显示,术前平均为(46±11.7)分,而术后为(88±7.9)分.结论 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科学制定术前术后的各项护理措施,并在患者康复期间给予正确的并发症预防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是确保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分析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方法 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98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绝经后导致阴道流血主要有: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盆腔附件炎、子宫内膜炎、恶性肿瘤、节育器、其他,并且卵巢恶性肿瘤与宫颈癌患者各1例,其余患者中有1例通过定期复查确定为原位癌.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必须及时就医及早治疗,同时还用加强自我保健宣传教育,使中老年妇女的个人卫生意识能够得到提高,从根本上减少发病机率.
作者:姜孔娣;赵金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的围手术期间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200例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入住我院妇产科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上述200例妇产科的住院手术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于围手术期间进行全程心理护理.两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比较.结论 患者在围手术期一般存在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干预对于患者缓解这类心理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病时间长,会出现高代谢和高分解等营养物质代谢异常,对身体能量和热量的消耗量较大,治疗期间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并发症和肠源性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由于费用等原因大多数患者后期会在家休养,所以家属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患者家属在患者康复期的营养健康教育手段进行指导和评价.
作者:高丽萍;唐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窝沟封闭术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7-2010年间收治的57例儿童(94颗第一恒磨牙)行窝沟封闭术,随访观察封闭剂的存留及患龋情况.结果 对所有儿童随访2年,发现第1年47颗牙齿封闭剂完全保留率为89.4%,部分脱落率为6.4%,完全脱落率为4.3%.第2年47颗牙齿封闭剂完全保留率为80.9%,部分脱落率为8.5%,完全脱落率为10.6%.试验组共检出龋齿3颗,龋齿发生率为6.4%,对照组共检出龋齿9颗,龋齿发生率为19.1%,龋齿发生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窝沟封闭术在预防儿童龋齿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田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8岁,因记忆力减退伴头晕2天于2012年7月11日入院.入院前两天无何诱因晨醒后想不起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叫不出熟悉人的名字,伴有头晕,无恶心及呕吐,无言语不利,无肢体麻木及活动不灵.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长期系统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尚可.
作者:金仁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例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对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杨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100例正常体检人员且两组人员年龄及性别相匹配.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病例组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通过协方差分析,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的血清Cys C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血清胱抑素C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其他指标呈负相关(r=-0.44∽-0.78,P<0.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 可以作为为诊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正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郭海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我市儿科病房抗生素使用状况,讨论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部分儿科住院病历作为统计样本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随机抽取2009年3月-2011年2月我市某二甲医院儿科住院病历300份,抗生素使用率81%,单独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77.7%,联合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22.2%.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 我市儿科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王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颅脑损伤的的临床效果,探究更好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8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患者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观察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48小时内进行手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9.80%(44例),血肿复发率为18.37%(9例),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65.31%(32例),血肿复发率为6.12%(3例).两组患者间进行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在治疗颅脑损伤方面的临床效果比较好,而且可以有效的减少血肿复发,而且手术费用比较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郭斌;陈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