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雄
异位妊娠为常见的妇科急症之一,近些年来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本文通过将80例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比较两组异位妊娠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得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开来.
作者:曲春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足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7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护理教育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糖尿病足相关知识了解更多,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焦虑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常规护理联合护理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作用更好,有助于提高其知识掌握程度,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作者:王小平;杨晓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BD Phoenix 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所得数据用WHONET 5.4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结果 送检的25478份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588株,阳性率14.1%,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511株(14.24%)、铜绿假单胞菌394株(10.98%)、鲍曼不动杆菌337株(9.39%)、金黄色葡萄球菌274株(7.63%)、肺炎克雷伯氏菌274株(7.6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3株(6.5%)、白色念珠菌161株(4.48%).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现象较往年明显严重,除头孢哌酮/舒巴坦(30%)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50%.结论 病原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及时掌握细菌耐药性变化,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作者:严鸣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风湿病血液变化.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风湿病患者与80例健康者进行血液检查比较.结果 健康对照组与风湿病患者组进行比较发现,除红细胞积压外,免疫学各项指标和血流变学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对风湿性患者的血液检验各项指标有明确了解,能够有效对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及寻找病因.
作者:杨诗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骨折肘关节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骨折肘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4例行保守治疗,2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平均随访14个月后前臂平均旋转角度为(135°±15°),肘关节平均屈伸度为(110°±9°),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11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为89.29%.结论 骨折肘关节脱位以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根据病情恢复受损的解剖结构并保持其稳定,术后积极给予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韩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宫颈异常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及总结.方法 选取52例宫颈异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对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产妇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生产时宫颈发生异常的产妇进行临床护理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对宫颈坚韧、潜伏期宫口扩张缓慢的产妇静脉注射地西泮10mg进行治疗,对于活跃期产妇则使用阿托品0.5mg、2%利多卡因5mL进行宫颈多点注射.结果 52例宫颈异常的产妇中宫颈坚韧的有22例,宫颈水肿的有30例,所有产妇经治疗后情况均得到有效的改善,52例产妇有50例为顺产,顺产率达96.15%,胎儿出生时均没有出现窒息.结论 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宫颈异常的概率是很高的,因此需要观察产妇宫颈情况及心理变化状况,让产妇保持心理平稳,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时应及时采用有效的护理,通过有效的措施可提高产妇的顺产率.
作者:王继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药房管理是医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医院药房是患者疾病诊治后取药的地方,通过药房终将治疗所需药品发放到患者手中,治疗药品质量与患者的康复密切相关,提高医院药方的管理水平,是保护患者就医安全的必不可少的措施,医院药房分为中药库房与西药库房,就目前患者的需求量而言,西药在治疗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西药的管理要受到药品拆零、存储条件及效期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笔者对目前西药房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赵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青年直肠癌是<30岁的直肠恶性肿瘤,发病比例逐年上升,占所有大肠癌病人的10%-15%.本文报道青年直肠癌1例,通过探讨其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以促进对青年直肠癌的认识,避免误诊.作者对此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青年直肠癌有误诊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
作者:魏志豪;杜元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为了观察纳洛酮在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作用及治疗效果,笔者尝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静脉推注或静点,剂量从0.4㎎-12㎎.结果 发现,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治疗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因此,笔者认为,纳洛酮催醒作用快,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纳洛酮可作为急性酒精中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高文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主要就舒芬太尼与芬太尼辅助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手术进行观察.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相关科室收治的ASAⅠ-Ⅱ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120例孕妇,并将其随机分成4小组(ABCD),每组30例孕妇,对这4组孕妇分别使用50、75μg的芬太尼以及5、7.5μg的舒芬太尼,每组辅以2mg/kg的丙泊酚,对孕妇均匀注射2min,在手术中,若有体动,应加0.5mg/kg的丙泊酚.对HR、BP、SPO2,手术中孕妇的体动,手术后孕妇的清醒时间以及手术后宫缩痛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4组孕妇的HR、BP、SPO2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孕妇手术前中后的组内比较,HR、BP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中体动,A组的体动比B、C、D都明显,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完成之后,4组孕妇的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A组孕妇的宫缩痛较C、D组更为明显,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B、D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组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舒芬太尼辅助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手术比芬太尼辅助丙泊酚的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吴晓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临床分型及其与原发病和病灶部位的关系,评价脑电图、CT、MRI对癫痫的诊断价值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之间收治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30例,根据患者癫痫发作时间和临床表现分型,配合临床检查设施CT、MRI和EEG,研究与原发病和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 早期发作型9例,迟发作型13例,在脑卒中致癫痫患者的构成中,蛛网膜下腔出血比例高,为27.27%;脑卒中致癫痫患者中,多发病灶比例高,比例为36.67%;治疗后治愈9例,控制发作18例,其他3例.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一定要详细了解其类型并查明病灶部位,再进行治疗.
作者:于向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治疗慢性肺脓肿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于2000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对16例慢性肺脓肿患者实施电视胸腔镜直视下脓肿切开,胸腔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并对该组手术病例疗效,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总结护理配合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中无1例手术死亡及术中并发症发生,其中12例患者治愈,4例好转;术中失血量40-150ml,平均(96±28)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19d,平均(11.27±3.06)d;术后静脉应用抗生素时间5-14d,平均(9.46±2.13)d;术后住院日为7-20d,平均(12.15±2.34)d.结论 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使患者获得佳手术治疗效果、尽快恢复健康的有力保障.
作者:陈华;邱吉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深入探讨3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们诊治的39例子宫肌瘤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照像检查、X线造影检查、综合进行诊断.结果 对本组39例子宫肌瘤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临床结合X线拍片及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吴晓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医院的组织系统当中,护士长以执行者和监督者两种身份而存在,即是实施护理的决策人员,同时又是基层领导者,既要考虑到对护士护理环境的专业化,同时也要考虑到如何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这就需要护士长具有优秀的创新和管理能力,同时具有极佳的个人素质.组织和领导全科护士在观念上的转变,引导他们适应全新的形势,迎接护理专业发展的诸多挑战等等,这些都是护士长所需要负责的地方.所以,护士长如何提高自身护理业务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全科护士的管理能力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杨婷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达英-35(炔雌醇环丙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50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确诊的50例PCOS患者,给予患者服用达英-35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疗后睾酮及卵泡期黄体生成素/促卵泡激素比值明显降低(P<0.05),卵巢体积明显变小.结论 达英-35能有效改善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排卵及月经周期,降低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樊岩岩;李德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分析新生儿肺透明并发气胸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20例肺透明膜病并发气胸的新生患儿,给予对症治疗、护理.结果 经过治疗与护理,20例新生患儿中,14例存活,4例死亡.结论 针对肺透明膜病并发气胸新生患儿,实施合理抢救技巧,科学护理方法,可及早发现与处理,及时预防,以提高新生儿患者的治疗生存率.
作者:刘飞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小剂量氟尿嘧啶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胃癌晚期患在局麻条件下行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然后连接化疗泵,持续微量输注给药5-FU500mg/m2/d,持续3d;静脉输注亚叶酸钙(CF)100mg/m2/d,治疗每三周重复一次,循环两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进行近期疗效评价.结果 近期治疗有效率为52.4%,KPS评分增加10分者9例,占42.9%,增加20分者7例,占33.3%,5-FU单独给药的时候未见明显的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的情况,联合DDP给药之后,仅出现5例(23.8%)轻度便秘和4例(19.0%)轻度恶心、呕吐反应.结论 采用小剂量氟尿嘧啶持续静脉输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满意,值得在肿瘤内科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和100例正常体检人员且两组人员年龄及性别相匹配.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及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病例组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通过协方差分析,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组的血清Cys C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P<0.01);血清胱抑素C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其他指标呈负相关(r=-0.44∽-0.78,P<0.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 可以作为为诊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正确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郭海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遵医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服药依从性、遵医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遵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药物依从性,改善遵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综合干预护理后ADL和GQOL-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故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辅以一定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作者:杨在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