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伟
目的 观察腰椎间盘突出采用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病程<5年、5-10年、>10年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5.86%、68.57%、46.67%;病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差,三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对局部组织粘连可起到松解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消除神经根无菌性炎症的目的,治疗效果与病程呈负相关,早期治疗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作者:康海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我碰到很多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女性,不知如何作孕前或孕期的检查,在不同的医院或同一家医院不同的医生给出的建议都不尽相同,感到困惑.现将本人从事多年的孕期保健的经验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覃正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申捷)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到2012年8月间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标准化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申捷80毫克加入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日一次静点12天,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2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并对治疗组进行CISS分型.结果 申捷组以及对照组在治疗12天后NIHSS评分均有改善,Barthel指数有所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这种优势在CISS分型中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更为突出.结论 申捷在脑梗死的早期即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其安全性较好.
作者:郑文旭;薛军;钟晓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苯巴比妥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1%(35/3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3%(29/3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苯巴比妥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华;王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我市儿科病房抗生素使用状况,讨论临床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通过随机抽取部分儿科住院病历作为统计样本对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随机抽取2009年3月-2011年2月我市某二甲医院儿科住院病历300份,抗生素使用率81%,单独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77.7%,联合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22.2%.使用频率高的是头孢菌素类,其次是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结论 我市儿科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王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探讨应用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过程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抢救治疗,做好治疗前各项准备并及时开展抢救,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后,44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1.67%,共有4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严重的心率失常,3例死于严重的呼吸衰竭.结论 加强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开展护理,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唐艳覃;宋海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研究导乐陪伴分娩方式对产妇及胎儿影响以及降低剖宫产率.方法 本文研究中将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40例分娩的初产妇,并对比分析导乐分娩与传统分娩之间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剖宫产率(15.83%)明显低于对照组(44.17%);产程时间,其中实验组在第一、第二和总产程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的Apgar评分、胎儿窘迫率及产后出血情况,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对产妇行导乐陪伴分娩,进一步消除了产妇的恐惧心理,从而有效降低了临床剖宫产率,另外还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以及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因而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克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内容.方法 对本组35例患者行术前、术后、穿刺、透析等临床护理.结果 85.71%患者动静脉内瘘应用良好.结论 加强对内漏的护理能有效提升血透治疗效果,且能延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田红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通过推行护理实验课课后反思教学环节,思考、分析护理实验课课后反思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课后反思性教学的应用,教师提高了职业成就感与教学经验,学生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成绩与满意度得到了提高,护理试验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作者:胡婕;刘萍;刘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运动医学领域中周围神经损伤的特点,为预防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选取我基地96例运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通过对其研究和治疗为参与健身和运动的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科学资料.结果 从9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来看,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应采取周围神经再生和物理治疗法进行有效防治.结论 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不易被发现,要尽早对患者采取有效手法进行治疗.
作者:林晓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营养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鼻咽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放化疗预期完成情况及放射剂量达40Gy时生活质量评分(QOL)比较.结果 干预组97.5%(39/40)而对照组仅72.5%(29/40)按预期的剂量和时间完成放化疗;放射剂量达40Gy时,QOL评分≥41分者,干预组为82.5%(33/40),对照组为47.5%(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干预可有效地提高鼻咽癌患者放化疗耐受性、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满萍;侯英兰;陈庆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的开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健康体检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体检是手段,健康管理才是目的,体检只是健康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在健康体检同时进行健康管理,能够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健康观念,通过对体检结果的信息收集,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等干预措施,进行健康管理,健康干预,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作者:岳小娟;崔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RPR滴度检测对梅毒患者治疗疗效的情况.方法 跟踪梅毒确诊病人55例,治疗前后均抽采患者血液,按1:2、1:4、1:8、1:16、1:32、1:64检测出患者达到的滴度,判断其血清滴度转阴情况.结果 50例患者转阴性,5例治疗无效.结论 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判断治疗后梅毒患者是否达到血清治愈、是否复发或是否中枢神经系统受梅毒感染,其滴度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戴宝平;蔡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以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痛或麻木为主要症状.我科采用牵引,超短波电疗,腰背肌训练等方法治疗本病98例,并随机设对照组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采取舒适护理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1月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在对患者治疗的同时采取舒适护理,了解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护理体会及满意度.结果 其中痊愈84例,没有痊愈仍然出院8例,死亡8例.其中非常满意41例,满意49例,不满意10例.结论 舒适护理对患者的痊愈有很大的作用,可以让患者更加舒适,放松心情,缓解心理压力,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作者:陈淑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5g腰麻针行单穿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优势.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间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腰硬联合(CSEA)穿刺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25g腰麻针直接穿刺,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对照组麻醉成功率为87.5%,观察组麻醉成功率为97.5%,且观察组麻醉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出现麻醉不良反应比例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G腰麻针操作简单快捷,能在较短的时间进行麻醉,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发生少,是妇科剖宫产术较为放心可取的麻醉方式.
作者:鲍建中;刘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倒睫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本文探讨一例眼睑内翻倒睫的矫正手术及并发瘘道的处理,认为在行部分睑板切除术时,如果不慎切断了睑板,一定要给予一定程度的缝合,避免有空腔形成,以做到手术的完整与高效.
作者:孙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文化建设在当今医院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级医院都对文化建设在医院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高度重视.医院的文化建设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医院的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可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提高医院的创新服务意识,促进医院的更好发展.
作者:吴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314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carcinoma,nsclc)患者放疗后生存因素的差异,探讨Ⅳ期NSCLC患者放疗对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314例接受放疗的Ⅳ期NSCLC患者资料,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分析Ⅳ期NSCLC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11个月,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大于其它病理类型患者,MST分别为11个月、9个月(P=0.041);接受化疗与否MST分别为12个月和9个月.结论 病理类型、是否化疗是影响Ⅳ期NSCLC放疗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年龄、性别、分割剂量的选择等对生存期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翟传岭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存在而致残.给患者在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