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辽市2007-2011年人间布病疫情分析

衣伟;林玉春

关键词:双辽市, 疫情分析
摘要:2007年以来,我市布氏菌病(下称布病)疫情呈活跃态势,发病人数逐年增多,并出现暴发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影响全市的牧业发展.为及时掌握布病流行动态和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因素,及时调整防治措施,现对2007-2011年我市布病疫情现状分析如下,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椎管内联合穿刺的临床应用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笔者所在医院收治8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需要进行择期收治疗的ASAI-II患者,其中,33例患者为女性,47例患者为男性,患者的年龄为18-62岁,中位为40岁,患者的体重为43-75kg,中位为59kg.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16例患者行直肠癌及乙状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20例患者行前列腺摘除术进行治疗,9例患者行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35例患者行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实施的麻醉措施如下.

    作者:姜亚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小儿输液操作中如何减轻护士的身心压力

    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心理压力,为减轻压力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观察我院减轻儿科护士心理的方法和效果.结论 儿科护士存在较大压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帮助儿科护士减轻和消除了心理压力.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DSA脑血管造影影像质量探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的X线摄影技术,是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它比传统血管造影检查简便、安全,可用于全身各处的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造影作为神经介入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像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正确的诊断及合理治疗.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医生对图像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DSA脑血管造影图像的质量就我院2000年元月至2011年12月所完成的800例全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分析,对影响全脑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因素及改进图像质量的措施做一探讨.

    作者:丁志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B超配合临床治疗5288例妇女子宫后倾位所引起腰背部疼痛的探讨

    采用B型超声仪配合临床监测子宫位置和形态是目前科学而不使妇女痛苦的唯一可靠方法.尤其是能够以它高灵敏度和有效定位子宫的全方位置.其检测方法简单迅速,即对妇女无损害而准确性还极高.笔者在三年中对16218位妇女病检查和普查总结中发现;其中5288例妇女均有不同程度的子宫后倾和倾斜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隐疼和各种疼痛等.根据各种倾斜和各种疼痛程度的不同,采用B超配合临床分段给以不同程度的人工复位治疗,均受到了满意的效果.B超配合临床做人工复位术在目前为优选方法.在5288例中做人工复位法的有4392人,占发病数量的83.06%,治愈率已达87.81%.由此可见,B超引导临床采用人工复位法来治疗子宫后倾所引起腰背部疼痛的方法是可以采取和推广的.

    作者:郑洪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抑郁症50例

    目的 观察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50例采用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西药组50例口服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用药前及用药60天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两名以上临床医师进行临床症状评定结果:临床疗效有效率中药组为86%,西药组为78%.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HAMD、SDS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自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定优于盐酸帕罗西汀.

    作者:钟向阳;李秋琼;缪雪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管移植在活体右半肝移植中应用

    现今,重症肝脏疾病患者处于终末期时多应用肝移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此治疗措施现今已经在三甲级医院广泛应用,但是因为肝源的问题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故众多学者都在研究替代肝源的可能性,Yamaoka等研究人员于1994年第一次开展右半肝LDLT手术治疗,并取得了成功[1],从此之后众多地区都开展了此手术治疗项目,我国由范上达等[2]研究人员在1996年开展此手术治疗项目,疗效理想.此治疗为在供肝切开中一般沿肝中线位置切开,必然将肝中静脉切开,右半肝第Ⅴ段血液回流到肝中静脉,在移植中如何解决肝中静脉断端于下腔静脉吻合,我们在2007年6月1日和2008年6月12日对2例患者实施此手术治疗,2例患者血管吻合完成后,均行术中多普勒显示血流通畅,移植肝第Ⅴ段无淤血表现,效果理想,现总结如下.

    作者:常浩生;张金辉;赵晋明;曹峻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医院工作人员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工作人员的自杀态度及影响因素,为自杀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291名医院工作人员进行自制的人口学问卷、自杀态度问卷进行测评.结果 自杀态度问卷总分为(2.72±0.34)分,对自杀行为性质态度为(3.16±0.54)分,对自杀者态度为(2.45±0.47)分,对自杀者家属态度为(2.52±0.44)分,对安乐死态度为(2.72±0.34)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婚姻状况和从事工作年限为影响自杀态度的因素.结论 我院工作人员对自杀态度基本持中立或矛盾状态,其中职业、婚姻状况及从事该工作年限为影响自杀态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胡细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维生素K及其临床新应用

    1 概述1.1 定义维生素K(英文vitamink)是一组抗出血活性的化合物,是2-甲基,4-奈醌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包括指溶性维生素K1、维生素K2和水溶性维生素K3、维生素K4.1.2 性质维生素K1呈油状,维生素K2是黄色晶体,溶点52℃-54℃,不溶于水,溶于油脂及醚等有机溶剂.维生素K3和维生素K4是人工合成的水溶物质,化学性质稳定,能耐热耐酸,但易被碱和紫外线分解.

    作者:杨在奔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对3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

    目的 深入探讨39例子宫肌瘤的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们诊治的39例子宫肌瘤的全部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X线照像检查、X线造影检查、综合进行诊断.结果 对本组39例子宫肌瘤患者都做出了正确诊断和治疗,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临床结合X线拍片及X线造影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吴晓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3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PBC患者均采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茵栀黄的治疗方案:UDCA片,每日剂量15mg/kg,分3次口服;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茵栀黄注射液,20mL/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它的保肝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均按常规方法进行.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LP,TBIL,ALT和AST等含量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经疗效评定,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3%.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茵栀黄用于治疗PBC的疗效确切,安全,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郑彦彦;李润语;矫秀红;邵艳艳;田国利;张景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影响的研究新进展

    早产儿及患病的足月新生儿通常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几周到几个月的治疗才能出院.6%-10%的新生儿在出院前经历过疼痛的刺激[1].而每一个婴儿平均每日都要进行(14±4)次治疗措施,而这其中多为疼痛刺激的治疗,其可占83.9%左右.随着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比年长儿和成人更易受到疼痛负面效应.所有的疼痛刺激都会对婴儿今后的神经发育有很大的影响[2].笔者现对住院新生儿疼痛的来源,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及疼痛的干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赖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采用联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200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成三组:联合康复组(50例)、单一康复A组(50例)、单一康复B组(50例)、对照组(50例).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定评分所得值和运动功能评分所得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所得值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所得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肺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通过不同的康复方式,患者呼吸困难、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提高了呼吸效率.

    作者:李伟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早期性癫痫患者中,死亡5例,33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未出现发作现象;15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8例患者偶再发作,通过分析,6例患者由停药或者不按时用药所致.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男性患者多余女性患者;依据癫痫不同的发作时间,可分为早期性癫痫及迟发性癫痫;病变处在皮质范围的概率比皮质下高.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及正规治疗尤为重要,可降低患者的而死亡率.

    作者:代洪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频电扁桃体切除术56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评估高频电扁桃体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吉林省四平市爱龄奇医院共应用沧州市奥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GBQ-1型高频电扁桃体切除器行高频电扁桃体挤切术56例,均为局麻,术中将挤切器放于扁桃体下极处,将扁桃体下极套入刀环内,紧抵下颌骨向上提,刀柄移至对侧口角,同时用拇指将扁桃体挤入刀环内,收紧刀柄,向内扭转180°,脚踏开关给予能量,输出功率:儿童120w、成人150w,时间0.6秒,切除扁桃体,检查扁桃体窝无残留,无出血,行对侧手术,如有出血点,双极电凝止血.结果 本组患者均成功在应用高频电扁桃体切除器行扁桃体挤切术,手术干净、利索,术后恢复好,疼痛轻,黏膜水肿轻.结论 高频电扁桃体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出血少、临床效果好的治疗方式.

    作者:杨文武;韩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T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CT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异常改变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 选择32例髋关节异常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用CT进行层厚3mm的连续扫描,对照组12例用X线做扫描诊断.结果 所有观察组患者发现髋关节间隙变窄,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对照组中有5例发现髋关节间隙变窄,7例未发现变化,用CT做二次检查发现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结论 CT对检查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诊断明确,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

    作者:颜月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高血压治疗中遵医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遵医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服药依从性、遵医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药物依从性、遵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药物依从性,改善遵医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女性甲状腺手术中给予不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

    目的 对女性甲状腺手术中给予不同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进行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两组,每组各有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对对照组中的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而对改良组中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情况进行了解比较.结果 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对于护理满意;而改良组中有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即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均满意,而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的甲状腺手术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女性手术治疗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时,应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对于患者的疾病治疗与恢复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住院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92名,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6名.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优质组产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优质组产妇护理质量评分、术后疼痛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优质组产妇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可以提高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效果,降低产妇术后疼痛,提高妊娠结局,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志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管保护的护理干预

    探讨化疗患者血管保护的有效护理措施.静脉化疗是我科乳腺癌术后患者常采用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对静脉血管损伤极大,除此之外,还不可避免人为造成的机械性损伤.通过对科室三年来320例静脉化疗患者的护理,不断总结经验,采取有效措施,现如今我科化疗患者血管的机械性损伤率减少.

    作者:吕晓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7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资料与17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血管瘤组患者年龄较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发生部位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诊断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鉴别,此疾病发生率较低,需要医生引起注意.

    作者:徐晓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