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武;韩丽娟
目的 探讨干扰素a-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05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干扰素(IFN)组和阿德福韦酯(ADV)组各35例,联合组给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IFN组和ADV组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和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 联合组HBV 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IFN组和ADV组,ADV组HBV DNA、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高于IFN组.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和单用阿德福韦酯,是临床上适合推广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万继红;刘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人工晶体植入术目前已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手段.优质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确保了患者的安全.结论 手术过程中患者的配合非常重要,因此做好术前宣教及训练,加强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波;韩芳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2010-2011年本地区结核病防治所结核病内科门诊登记的结核病初诊患者来源分析,了解不同来源构成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从而不断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工作.方法 对2010-2011年本地区结核病内科门诊登记的初诊患者的来源所占的比例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初诊患者来源于因症推荐177例,占35.6%;追踪103例,占20.7%;转诊96例,占19.3%;因症就诊77例,占15.5%;健康检查40例,占8.1%;接触者筛查4例,占08%.结论 结核病门诊初诊患者主要来源于因症推荐、追踪、转诊、因症就诊,故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这几方面的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及早发现并治疗肺结核病人,使之及时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减少结核菌在人群中的传播,从而降低患病率.
作者:刘东来;张海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苯巴比妥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新生儿窒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1%(35/3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3%(29/38),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苯巴比妥对于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效果较好,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够减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白华;王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3例(占5.5%)死亡,32例(占58.2%)加重原发病情.结论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作为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崔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急慢性鼻炎是青少年学生好发与多发的疾病,而鼻塞是急慢性鼻炎过程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睡眠休息及至工作学习均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睡眠的影响,其时身旁也常无解除鼻塞畅通鼻腔的药物备用,患者常常难以入眠或易醒.本人在临床工作实践中探索了一种非药物性治疗鼻塞的方法,简单易行,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天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本文就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后,探讨该方法对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方法 我院187例精神病患者运用医学心理知识,根据不同病患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其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与疏导.结果 187例精神病患者在运用心理护理方法后,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其精神症状得到极大地缓解,同时对自知力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结论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避免病情复发,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病时间长,会出现高代谢和高分解等营养物质代谢异常,对身体能量和热量的消耗量较大,治疗期间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减少并发症和肠源性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由于费用等原因大多数患者后期会在家休养,所以家属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患者家属在患者康复期的营养健康教育手段进行指导和评价.
作者:高丽萍;唐春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给临床医师提供老年肺结核病合并其它细菌肺部感染提供抗生素治疗的实验室依据.方法 痰标本分纯细菌并用琼脂扩散法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286株细菌做12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其中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吡肟三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均超过了90%.结论 头孢哌酮、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抗生素应为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的首选药.
作者:郑玉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肺结核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产生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精心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均明显得到改善,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为(96.2±1.4)分,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82.2±3.5)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应针对肺结核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给予有针对性、精心、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秋霞;张晓丽;苏丽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我院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效果良好,78例患者中,77例消融成功.结论 认真细致地做好射频消融术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确保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脑卒中在我国是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尽管脑卒中的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存活的患者中仍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认知障碍等存在而致残.给患者在精神和经济上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大限度地恢复其瘫痪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5例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超高热手足口病患儿均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皮肤、口腔、心理护理;注意营养与水分的补充;严格消毒隔离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宁华;汤晓迪;胡振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以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神鹿社区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控制以及用药情况.方法 利用神鹿社区服务中心近年来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资料作调查分析.结果 神鹿社区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38.73%;在263名用药患者中,血压水平1级的患者18.87%,血压控制率分别为79.00%;2级患者79.00%血压控制率为37.88%;3级患者37.60%,血压控制率为17.89%.结论 社区高血压病的控制不是很理想;降压药物的应用不太合理,有待提高.
作者:武桂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2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其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52例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患者均成功撤机,机械通气使用时间为2d至33d,平均11.5d,患者并发症发生4例,均为一过性PO2下降,采用相应处理后均迅速好转,43例好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7%(43/52).结论 在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为一个综合护理措施,需要护士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做好消毒隔离,加强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作者:张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血透患者在透析治疗时心律失常发生率可高达50%[1],尤其老年病人,由于身体耐受力下降常可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颤动.由此导致的猝死在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中较为常见,可以达到15.7%[2],美国USRD报告甚至高达25%[3],并且认为血液透析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与高血钾、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4].作者近来抢救一例低血钾导致的心室颤动猝死,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梅;宋增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5月-2012年6月于我院儿科进行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针对治疗组和对照组都先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对患儿进行抗病毒和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方面的治疗,将患儿的电解质和体内水分调节至正常范围内,同时以让患儿服用肠黏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来提高患儿抵抗力.针对治疗组的50例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葡萄酸锌治疗.结果 治疗组98%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90%的总有效率,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也要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帮助患儿改善腹泻等临床症状,降低了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廖润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胆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53例患者在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6.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数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科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老年胆结石能够取得良好地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顾晓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护士的责任与使命决定了护士素质不仅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而且是护理学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抓好护士的素质培养是实现高质量护理目标的基础.
作者:袁颂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临床分析舒适护理应用于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的患者满意度、疼痛程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I级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I级与III级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满意度,减少疼痛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素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