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李桂兰

关键词:穿刺失败, 小儿, 原因, 处理
摘要:临床治疗中患者多应用静脉给予药物治疗,故常需进行静脉穿刺操作,这也是护理操作中为基础的操作.但是给予小儿进行此操作时易于出现一些因素导致穿刺失败.本文对小儿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希望能够对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服务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究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具体应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0年6月到2012年8月之间做剖宫产手术的孕妇300例,按A组和B组各150例划分,A组行优质护理服务,B组行常规护理,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A组心理状态良好,且住院时间较短.与常规护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剖宫产手术孕妇的心理状态,确保剖宫产手术安全,同时也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吴艳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方法 将70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以康复护理为支持,二者协调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吞咽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查勇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减轻患者负担.方法 给予合理的护理管理,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增强控制医院感染意识,建立健全控制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控制医院感染.结果 经过合理、规范的护理管理,切断了传播途径,减少了患者的医院感染.结论 规范、有序的护理管理措施能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应在临床广为应用.

    作者:曾庆娒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运动医学领域周围神经损伤研究的特点与进展

    目的 研究运动医学领域中周围神经损伤的特点,为预防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 选取我基地96例运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通过对其研究和治疗为参与健身和运动的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和科学资料.结果 从96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来看,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应采取周围神经再生和物理治疗法进行有效防治.结论 运动性周围神经损伤不易被发现,要尽早对患者采取有效手法进行治疗.

    作者:林晓雄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清洁类化妆品的急性皮肤损害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洁类化妆品对皮肤的急性刺激性损害特点,了解其安全卫生状况.方法 于2009年7月-2011年6月,采集面膜类、洁面类、发用类、浴液类、卸妆类、磨沙祛角质类等6大类共计364种清洁类化妆品样品,并对其进行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测试;试验数据分析采用CHM方法.结果 各种化妆品均对皮肤显示出急性刺激性损害,但轻重不一,程度有较大的不同.A(面膜类)、B(洁面类)以及D(浴液类)化妆品对皮肤的刺激强度均较大;各类化妆品样品均被检测出引发皮肤红斑反应,其中A(面膜类)、B(洁面类)、C(发用类)和D(浴液类)比较严重,其有较多的样品可引起中度及以上的皮肤红斑反应,F(磨沙祛角质类)化妆品样品也引发皮肤红斑反应,程度却较其他的轻;试验中,F(磨沙祛角质类)化妆品引发的刺激性反应大多数能在72小时内恢复,也有部分样品引发的皮肤刺激性反应延续至14天以上,主要是B(洁面类)和D(浴液类).结论 本次测试结果显示各类清洁类化妆品中均能不同程度的引发急性皮肤刺激性损害效应,应加强化妆品的监督,提升其卫生安全水平,切实保障使用安全.

    作者:蓝秀安;石玉桂;蓝志鹏;黄海青;韦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注射用头孢他啶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 探讨注射用头孢他啶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注射用头孢他啶及注射用炎琥宁配伍后所出现含量变化进行严格的测定,观察配伍液所呈现的外观变化与pH值变化.结果 4h内配伍液含量、外观与pH值皆未出现明显的变化.结论 注射用头孢他啶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后,室温基础上4h内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可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刘伟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实例分析厄贝沙坦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适合标准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244例进行临床分析,采用厄贝沙坦治疗4个月后,对这些患者的用药前后血压以及血尿酸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在进行采用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统计学显示有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充分说明了厄贝沙坦具有非常好的降压效果,另外,治疗后四个月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进行比较也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厄贝沙坦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时有明显的效果,该方法起到降压的效果,同时也能够降低血尿酸,以此来更好的保护肾功能.

    作者:李冬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胆结石31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胆结石31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胆结石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B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术后观察,A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性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3例(占5.5%)死亡,32例(占58.2%)加重原发病情.结论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问题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作为护理人员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崔艳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创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在重症监护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闭式引流胸腔积液在重症监护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到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手术成功率达100%,无一例发生留置导管脱出,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引流前、后(24h)SaO2、PaO2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 通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微创闭式引流胸腔积液治疗,疗效显著,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邢元丽;王旭光;于大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术后低位肠瘘的非手术治疗体会(附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低位肠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总结我们医院近5年来腹部手术后15例低位肠瘘的非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15例:治愈13例、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亡病人后期因经费原因放弃治疗.结论 术后低位肠瘘非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尽早发现,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作者:魏强;潘泽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意义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 纳入2010年7月至12月到我院就诊的62例非稳定期哮喘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收集哮喘患者临床信息,并测定所有纳入者血清1,25(OH)2D3、和VEGF水平.结果 病例组1,25(OH)2D3水平低于对照组(7.4±3.6vs.28.3±4.1,p<0.01),VEG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2.3±108.2vs.201.2±77.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血清1,25(OH)2D3水平与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34,p<0.01).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1,25(OH)2D3和VEGF水平与健康者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变化可能与哮喘气道炎症及气道重构有关.

    作者:柯华;陈维永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阴道旁修补(VPVR)手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阴道旁修补手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阴道前壁膨出患者42例,全部给予经阴道旁修补手术治疗,对这4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2例阴道前壁膨出患者经阴道旁修补手术时间短的21分钟,长的62.21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41.21±16.32)分钟;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9.43±31.23)毫升,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96±2.65)天.2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阴道后壁膨出,经再次手术治愈;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子宫脱垂,经再次手术治愈;2例手术后出现了压力性尿失禁,经临床保守治疗明显好转.在1年随访期间有3例发生复发,复发率7.14%.结论 经阴道旁修补手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合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阐述计算机管理在医院运行中作用要点操作问题与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高科技的发展,医院计算机管理已经形成区域网的规模,这是形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一种手段.具体作用在网络配置上,将通信设备和将医院内所有计算机连接起来,搭建了医院工作运行平台,在功能项目完备的软件支持下,实现医院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换的计算机管理网络,使计算机成为医院正常业务工作的有效可靠工具.

    作者:韩廷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压给药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通过CT增强扫描高压给药,研究不良反应的护理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560例患者高压给药后的过敏反应及渗漏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 轻度反应15例:占总例数2.68%.中度反应2例:占总例数0.36%.造影剂轻度渗漏2例:占总例数0.36%.结论 针对高压给药的特殊性,制定相关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过敏反应及渗漏的发生率,让患者达到安全满意的预期检查效果.

    作者:顾颖;刘娟;王燕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方案

    1 一般结核化疗1.1 短程化疗短程化疗指缩短化疗的疗程,在6个月或9个月的疗程中,采用合理的标准(杀菌和灭菌)化疗方案,达到与传统的长程(1.0-1.5或2年)标准化疗方案(3HSP/15HP)相同的疗效.1.1.1 用于短程化疗的药物为达到短化的预期效果,必须同时应用几种杀菌药以杀死正在繁殖生长细菌并同时消灭代谢缓慢的菌群(B及C菌群),目前异烟肼(英文简写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5种药物满足了这一要求.H、R和Z三药联合对快殖、慢殖、细胞内、细胞外、酸性、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都有强大的杀菌和灭菌作用,因此成为短化方案的三个主要药、首选药.

    作者:蔡维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损害为主的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等方面具有某种特殊性,为了减少因心理负担而造成的不利于机体的影响,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药物治疗观察和饮食指导等措施,实施护理计划,执行护理目标,是做好艾滋病住院病人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护理是治疗爱滋病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作者:何东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无气腹腔镜下治疗宫角妊娠1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气腹腔镜宫角妊娠手术治疗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对18例宫角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均在无气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无中转开腹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气腹腔镜手术治疗宫角妊娠是安全、可行的,只要掌握手术技巧,可取得临床满意疗效.

    作者:唐海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胎膜早破62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期待疗法治疗的设为保胎组,给予积极引产治疗的设为引产组,对比两组分娩相关指标.结果 保胎组就诊至分娩完成时间明显长于引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剖宫产、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用保胎治疗或引产治疗,二者在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状况方面效果相近,均是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张少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粉防己碱纳米脂质载体的制备

    纳米脂质载体是由固体脂质纳米粒发展而来的一种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给药系统,具有物理稳定性高、药物泄漏慢、毒性低的优点.本文将TET制备成纳米脂质载体,对粉防己碱NLC进行了研究.在处方前研究的基础上,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脂质载体材料,采用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了粉防己碱NLC投药量100mg,包封率70-90%.

    作者:赵晓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