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计数误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李磊;刘玉

关键词: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计数误差, 原因, 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产生计数误差的原因,探讨对策.方法 通过查询文献资料,结合操作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经验,总结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计数误差的原因,对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 影响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出现计数误差的原因多样化,不同的原因都有相关的解决办法.结论 影响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物差的原因很多,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解决的措施,使报告结果无误,方可发报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及其治疗

    目的 对呼吸内科老年人患有抑郁障碍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对在我院的200例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测试评分,分成非抑郁组和抑郁组,然后对抑郁组再次分成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对抑郁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咋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忧解治疗6周,在治疗的前后都进行SDS评分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抑郁障碍的发生率高达40.0%,使用百忧解治疗组的SDS评分和肺功能的改善都要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改善接近非抑郁障碍患者组.结论 在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抑郁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应该早期干预和治疗,联合抑郁治疗能够改抑郁障碍和肺功能,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

    作者:幸仕洪;谢胡咪娜;马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D-二聚体在血栓患者检测中的意义

    目的 了解血栓患者静脉血中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ACLTOP7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430例血栓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的D-二聚体值.结果 与健康组对比,血栓患者的D-二聚体数值明显增高(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D-二聚体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阴性预示能力,在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的排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明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关于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

    目的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与探讨,探索其护理关键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本医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之间收治的2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各有患者1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给予常规护理与指导,护理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胎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护理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28例,胎儿并发症24例;对照组病理妊娠和分娩期并发症44例,胎儿并发症48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认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质量是关系到产妇妊娠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并发生的重要因素.较好的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出现可以降低妊娠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余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界定及监管

    国家对中药材、中药饮片有不同的监管要求.所有经营和销售此物品的单位都应先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取得此许可证后才可进行此业务的经营.中药饮片的生产销售都应注意很多问题,各个环节上都应注意质量安全.在其上面还应标明药物的生产日期、批号、生产企业、产地、规格、品名等各项标识.这其中批号为重要的标识,现今对中药饮片的定义还没有完善,对其的监管也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导致其在生产销售等情况上易于发生一定问题.

    作者:孙太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实施和护理体会

    目的 新生儿听力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婴儿听力障碍,以便及早进行干预,早期获得语言能力,减少损伤对婴幼儿各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携式新生儿听力耳声发射筛查仪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检查.结果 对1284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通过率95.21%,复筛通过率88.40%.结论 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实施早期干预,可以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儿童,有效减少听力语言障碍的发生.

    作者:杨一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13例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PBC患者均采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异甘草酸镁、茵栀黄的治疗方案:UDCA片,每日剂量15mg/kg,分3次口服;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0mg/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茵栀黄注射液,20mL/次,静脉滴注,每日1次.其它的保肝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均按常规方法进行.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ALP,TBIL,ALT和AST等含量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后经疗效评定,显效2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3%.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熊去氧胆酸联合异甘草酸镁、茵栀黄用于治疗PBC的疗效确切,安全,是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郑彦彦;李润语;矫秀红;邵艳艳;田国利;张景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肠内生态免疫营养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19例结直肠癌,随机分为实验组(n=59),给予给予含精氨酸、ω-3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的肠内免疫营养液,加四联双歧活菌;对照组60例,普通肠内营养.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开始营养支持前1d两组之间Alb,PA,TRF,Hb均无统计学差异.开始营养支持后d7实验组TRF高于对照组为(P<0.05).Hb,Alb,PA在两组间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开始营养支持后d15实验组Hb,TRF,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lb在两组间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d15与开始营养支持前,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实验组系统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态免疫营养可以有效的减少结直肠癌病人感染的发生率,并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作者:许毓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观察心理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0年11月-2011年11月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2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46例;对照组痊愈1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4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龙玉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中胸部DR摄片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研究

    目的 通过胸部DR摄片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探讨胸部DR摄片代替X线在临床体检上保护体检人员健康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采取摄取胸部DR平片的方法,代替X线进行体检图像的采集,更好地完成体检任务.结果 体检的总人数当中,1569位体检人员当中阳性表现有327人,占体检总人数的21%,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所占比重大,其次是急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疾病患者.结论 X线在体检时会对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而采用胸部DR平片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胸部透视,较好地保护了体检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曹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析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与临床治疗

    在神经外科治疗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患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比较多,由于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病种之一,所以,对于三叉神经痛这种病种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临床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本文通过三叉神经痛的症状表现,能够准确的做出诊断,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治疗方法.

    作者:侯晓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治疗时间为7-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体征、临床症状、胸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和咳、痰、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为81.2%,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显著,显著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靖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对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实验组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具体内容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后变化情况及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比较.结果 实验组健康教育干预后,其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干预后比较,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健康教育后其满意度评分和健康教育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能增强其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治疗费用,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寇利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35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及出院宣教指导.结果 352例患者经急诊PCI后血管再通与心肌再灌注均获成功.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心电图、血压变化,认真落实护理措施,是提高抢救成效的有力保证.

    作者:靳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一次性睾丸下降固定治疗隐睾症(附98例报告)

    隐睾症是常见的睾丸位置的先天性异常,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异位睾丸.由于隐睾能引起不育和恶变,因此1周岁后,经内分泌治疗仍不能下降的隐睾,需要手术治疗.我们自2004-2009年采用一次性睾丸下降固定手术方法治疗隐睾症98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鹏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CT检查方法及表现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中胰头7例,胰尾5例,胰体1例,胰体尾2例.肿瘤大小在3.2cm×4.cm0-8.7cm×12.4cm之间,动脉增强期、静脉增强期实质部分出现明显强化,囊性部位始终处于低密度影,无强化.12例患者包膜完整,3例患者存在侵袭性包膜不完整情况.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特征较为明显,诊断价值重要,诊断时英语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癌、囊性假囊肿相鉴别.

    作者:于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慢性脂肪肝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4%-5%.如果肝内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重量的10%甚至15%时,就被称为脂肪肝.脂肪肝一般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脂肪肝类似于急性、亚急性病毒性肝炎,比较少见,临床症状表现为疲劳、恶心、呕吐和不同程度的黄疸,并可短期内发生肝昏迷和肾衰,严重者可在数小时死于并发症,如果及时治疗,病情可在短期内迅速好转.慢性脂肪肝较为常见,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是在做B超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人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胀满和压迫感.由于这些症状没有特异性,与一般的慢性胃炎、胆囊炎相似,因而往往容易被误诊误治.

    作者:郑志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经阴道旁修补(VPVR)手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阴道旁修补手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本院收治的阴道前壁膨出患者42例,全部给予经阴道旁修补手术治疗,对这4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2例阴道前壁膨出患者经阴道旁修补手术时间短的21分钟,长的62.21分钟,平均手术时间为(41.21±16.32)分钟;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9.43±31.23)毫升,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96±2.65)天.2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阴道后壁膨出,经再次手术治愈;1例患者手术后出现子宫脱垂,经再次手术治愈;2例手术后出现了压力性尿失禁,经临床保守治疗明显好转.在1年随访期间有3例发生复发,复发率7.14%.结论 经阴道旁修补手术治疗阴道前壁膨出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合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是对基层临床外科常用的锁骨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寻找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供基层外科工作者参考:从我院2000年-2012年十年间治疗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46例患者均用克氏针做内固定,术后伤口较其它方法恢复较快,也能进行小范围的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但有6例患者在术后1周内克氏针自肩外侧突出,作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将手术方法进行了小的改进,此后再未见克氏针突出,同时患者也能大范围锻炼伤肢,以利功能恢复.

    作者:翟永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方法 总结2012年1月至2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结果 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53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早期性癫痫患者中,死亡5例,33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未出现发作现象;15例迟发性癫痫患者中,8例患者偶再发作,通过分析,6例患者由停药或者不按时用药所致.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男性患者多余女性患者;依据癫痫不同的发作时间,可分为早期性癫痫及迟发性癫痫;病变处在皮质范围的概率比皮质下高.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及正规治疗尤为重要,可降低患者的而死亡率.

    作者:代洪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