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计划免疫工作中健康教育的目的及实施

林芳

关键词:健康教育, 计划免疫, 目的, 实施效果
摘要:目的 临床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计划免疫工作的目的 与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所管辖区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接受免疫接种家长1800例,以各种形式给予免疫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分析后得知,儿童建卡率为100%,计划内儿童免疫苗接种合格率为99.3%,计划外免疫苗接种率为93.6%,在接种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感染性疾病.结论 针对计划免疫工作,实施健康教育,目的 在于提高接种率、接种及时率,可提高儿童的接种率,降低传染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关于中药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研究探讨

    病毒性肝炎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等特点,并且国内外尚未研发出特效治疗方法或药品.我国中医药学总结出了大量的单方、复方的宝贵药剂,为现代医药学研究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效用.

    作者:李颖;张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护理管理在基层医院院前救护中的应用

    随着急救医学的快速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院前救护也越来越受人民关注.而基层医院所处的地理环境,给院前救护增加了难度,笔者认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地点准确、出诊迅速、紧急有效现场救护、安全转运等,都对护理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黄艳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川芎嗪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7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川芎嗪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结果 应用川芎嗪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疗效显著.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长期高血糖以及微血管病变有关,应用川芎嗪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改善微循环,疗效显著.

    作者:于红卓;杨晨;杨梦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在高危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米索前列醇在高危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其临床处理经验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术中使用米索前列醇嚼服预防治疗,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具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术中给予嚼服米索前列醇预防处理,能够有助于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对保障母婴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某市学龄儿童维生素A膳食状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了解某城区学龄儿童维生素A摄入水平,为制定学龄儿童维生素A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膳食记录法连续记录学龄儿童3d膳食,进行维生素A的膳食状况分析.结果 学龄儿童维生素A平均摄入量占RNI的比例平均值为67.67%,且女生高于男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 该城区学龄儿童维生素A摄入情况仍需改善,应加强营养教育,采取针对性措施.

    作者:刘雪峰;宫丽岩;王丽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肺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方案

    1 一般结核化疗1.1 短程化疗短程化疗指缩短化疗的疗程,在6个月或9个月的疗程中,采用合理的标准(杀菌和灭菌)化疗方案,达到与传统的长程(1.0-1.5或2年)标准化疗方案(3HSP/15HP)相同的疗效.1.1.1 用于短程化疗的药物为达到短化的预期效果,必须同时应用几种杀菌药以杀死正在繁殖生长细菌并同时消灭代谢缓慢的菌群(B及C菌群),目前异烟肼(英文简写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5种药物满足了这一要求.H、R和Z三药联合对快殖、慢殖、细胞内、细胞外、酸性、碱性环境中的结核菌都有强大的杀菌和灭菌作用,因此成为短化方案的三个主要药、首选药.

    作者:蔡维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84例重症胰腺炎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本研究选取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治疗后,有80例患者治愈,治愈率为95.24%;发生死亡的患者有4例,对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进行比较,术后第3天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治疗,从而使治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作者:李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胆结石31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与分析胆结石31例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胆结石的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B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方法.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术后观察,A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性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刘志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科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急诊科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12年2月护患纠纷80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 产生纠纷的原因当中,由家属认知能力、急诊重症患者多导致护理不及时而引起护患纠纷比例较大.结论 针对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田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急诊抢救中2种静脉穿刺方法运用效果

    目的 观察比较急诊抢救应用2中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抢救的患者13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发生针头脱出、皮下血肿、液体通畅性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所用的穿刺时间对比,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穿刺方法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发生针头脱出、皮下血肿、液体通畅性等比较,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均明显优于普通头皮针穿刺.以上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临床抢救病人的时候,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具有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易脱出等优点,适合在急诊临床抢救患者的时候应用.

    作者:张英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Ⅰ-Ⅱ鼻腔NK/T细胞淋巴瘤86例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及肿瘤侵犯范围对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86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ⅠE72例,ⅡE14例.放疗:放疗剂量≥40GY58例,<40GY11例,24例行颈部照射,其中预防性照射10例,治疗性照射14例.化疗:73例行CHOP、CHOPE、proMACE/CytaBOM、MACOP等方案化疗1-6个周期,其中22例放化疗同时进行,23例行化疗-放疗-化疗,11例放疗后化疗,17例单纯化疗、13例单纯放疗,化疗≥3个周期45例,<3个周期28例.肿瘤侵犯范围:Ⅰ区37例,Ⅱ区28例,Ⅲ区21例.结果 本组病例5年总生存率为55.8%,5年无病生存率为40.7%,局部控制率86.0%.B症状、CR率、超腔、PS评分对OS率、DFS率、局部控制率有显着影响;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对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5年OS率、5年DFS率有明显差异,P<0.05;首程治疗:化疗≥3个周期,放疗≥40GY,差异有显着性,P<0.05,全颈预防照射与未照射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 B症状、CR率、超腔、PS评分是影响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的主要因素,首程治疗放疗≥40GY,化疗≥3个周期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提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需进行足量的放疗和化疗,合理的治疗模式是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不必常规行颈部预防照射.

    作者:康恭礼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肿瘤晚期患者的临终护理

    目前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肿瘤患者的不断增加,临终护理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护理上应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家性的悲伤,使患者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后阶段.

    作者:王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药品的不良反应分析如何加强医院药物管理分析

    目的 分析临床药品不良反应原因,提出药物管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出现2638份药品不良反应的病历或处方.结果 抗生素、干扰素、抗感冒药及中药等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讨论 强化对药品质量及临床用药全程控制,加强对基层药品质量监督,有助于降低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肖建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及临床应用

    高血压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降压是临床治疗的关键,而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几大原则,掌握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才能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谢东杰;李有明;孙玉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RPR滴度检测对梅毒患者治疗疗效的观察

    目的 探讨RPR滴度检测对梅毒患者治疗疗效的情况.方法 跟踪梅毒确诊病人55例,治疗前后均抽采患者血液,按1:2、1:4、1:8、1:16、1:32、1:64检测出患者达到的滴度,判断其血清滴度转阴情况.结果 50例患者转阴性,5例治疗无效.结论 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判断治疗后梅毒患者是否达到血清治愈、是否复发或是否中枢神经系统受梅毒感染,其滴度检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戴宝平;蔡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本文就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后,探讨该方法对其产生的作用与影响.方法 我院187例精神病患者运用医学心理知识,根据不同病患的心理特点,通过对其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护理与疏导.结果 187例精神病患者在运用心理护理方法后,有效地消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碍,其精神症状得到极大地缓解,同时对自知力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结论 通过对精神病患者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保持相对稳定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避免病情复发,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街头食品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笔者所在县街头食品繁多,其真实的卫生情况不得而知,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卫生安全,笔者于2011年4月至6月选择我县街头食品进行调查分析,并对我县的街头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现在总结如下.

    作者:郑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2011年梁平县非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非法定传染病发生情况、构成及流行特征,给今后的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梁平县非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合计报告非法定传染病212例,报告发病率(/10万)为30.64;报告非法定传染病占报告传染病的5.96%;无死亡病例.其中性传播疾病报告发病率为9.45,呼吸道传染病为21.09,其他为0.29.城镇为62.75,农村为25.28;男性为34.06,女性为27.50;0-4岁、5-19岁、20-64岁、≥65岁分别为2089.950、339.359、409.305、344.206.发病率高的主要是水痘、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结核性胸膜炎,发病率分别是19.20/10万、4.51/10万、4.36/10万、1.89/10万.结论 2011年梁平县非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与2010年有所下降,在儿童中主要是水痘,成人主要是性传播疾病.

    作者:游茂林;谢辉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500例晚期癌症患者宁养服务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宁养服务对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00例晚期癌症患者给予以控制疼痛为主的宁养服务后,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临床资料.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接受宁养服务后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症状有明显改变,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论 宁养服务能够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晨芳;曹彩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152例分析

    目的 探讨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体检确诊与职业相关的慢性铅中毒的病例152例,测定血铅、尿铅等含量,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1-10年工龄的患者,血铅含量为(610.7±29.3)μg/L;11-20年工龄的患者血铅含量为(669.1±34.6)μg/L;20-30年工龄的患者,血铅含量为(750.4±36.7)μg/L,随着工龄的延长,血铅含量逐渐递增,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事与接触重金属铅有关的行业的人群,随着工龄的增加,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发病率增高,相关行业应提供健康工作环境,积极防治.

    作者:木尼拉·阿布力海米提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管协会